雨中的小院
姚志顺
房子虽然不是很大,却有个不小的院子。管道燃气、网络和自来水等一应俱全。房前屋后还有二分多小菜地。去年春天的那个下午,听亲戚说,乡下老家的渔塘社区有这样的房子。我和妻于第二天早晨,便迫不及待地赶往乡下。
三十分钟后,我们到渔塘社区时,本来阴沉的天空飘洒起绵绵细雨来,泥土的气息在春雨的浸润下,伴着晨炊的烟雾即刻袅袅地弥漫开来。我不由深吸一口气,冒雨里里外外看一圈这农家小院,果如亲戚所说的一般,就签了购房合同并付完款。我说,我们买这房子就像去菜场买萝卜青菜一样,是否有点草率?难得遇上这么称心的小院,下手迟了,被别人买去怎么办?妻笑笑,指着围在房屋东边和后边的菜田说。
一星期后,工人开始装房时,我们买了铁锹、镰刀和锄头等农具,也开垦起小菜地来。当我卷起裤管,脱去鞋袜,双脚踩到土地上时,心里猛然哆嗦一下,一种无以名状的感觉让不由自主地颤栗着。是啊,从二十岁离开老家进城生活至今,几十年里,我再无这般实实在在地踩在土地上。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城市里,哪有方寸之地,能容我如此肆无忌惮地亲近大地母亲呢。
又过一星期。我们用砖头把翻挖好的菜园方成几块,分别种上青菜、萝卜、辣椒和西红柿。在靠边的地方栽上几行韭菜,韭菜是个好东西,可以循环收割。菜地的四周种一圈冬青,美观的同时又起到栅栏的作用。
屋后,我们在地边围栽上花色各异的蔷薇。妻说,等蔷薇长大开花的时候,把它们编连成五颜六色的花墙。未来的花墙内分别栽了几个品种的月季和玫瑰。最西边那颗高大的榉树下,种了一片兰天竹,兰天竹的叶片春夏翠绿,而到了秋冬,却若红枫一般彤彤的如霞燃烧。再于边角的地方种了枣、桃、杏、梨和山楂树之各一颗。朝南的院门两边,各栽两大丛爬藤的月季,卖花的老板说,一丛开紫粉花,一丛开大红朵儿。看紫粉的边上还有点空地,我又补了一颗倘没发芽的石榴树。
近两个月后,房子装好并置完家具。环顾屋里屋外,总觉得缺点啥,思来想去方晓少个休闲喝茶、打牌下棋的处所。和妻商量后,便取东面的一半院子,盖成全玻璃的阳光房。如此,也让一院子的花草盆栽过冬时,有了暖和的保温室。妻说。
让我最为得意的,还数 院内正屋门口的水缸。缸里种了藕,现如今早已荷叶田田、莲花亭亭。每到细雨纷纷时,我便会搬来躺椅,坐于檐下,看荷叶上晶莹的水珠滚动,观叶下碧水里的红鱼(金鱼)嬉戏,赏满院的兰花、玉树、八掌叶……绿油油地浸在雨水中呼吸。我的心情亦不由自主地愉悦起来,一扫尘世里所有的纷扰和烦愁,满足于这方小院给予我的静谧和安宁。雨声滴答里,忽地传来卖豆腐的叫声:"卖豆腐啦一一卤点的小磨豆腐。”久违的乡间叫卖声,随即换起我童年记忆来。那时的豆腐是用小石磨磨出豆浆来,用卤水点制而成,特别香甜。听到叫卖声,忙碌的妈妈会盛上半碗黄豆,叫我端到门口去等着换豆腐。几十年过去了,乡音的叫卖,还是这般的朴质亲切、让我感动。
现在,院门两傍的月季,像鼓足了劲地尽情绽放着,粉的、红的、紫的,一朵朵,一簇簇开得不知疲倦,开得热热闹闹。蝴蝶和蜜蜂穿梭在花丛中,雨丝也不能阻止它们飞舞激情和忙碌的身影。一只麻雀站在开满花苞的石榴树梢,隔着院墙,歪头眨着它乌亮亮的小眼睛盯着我看,好似在问:你是谁?坐于小院,置身于斜风细雨的乡间,嗅着这湿漉漉的泥土的芬芳,我的心灵便得以安放。久居于花香鸟语的小院中,我的失眠症亦不治而愈,常常如婴儿般睡得安稳,睡得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