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游戏(之五)
高迎春
跳远,是我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之一。跳远分为原地跳远和助跑跳远,在原地跳远,因为姿态有些像蛤蟆,村里人因此将原地跳远叫做蛤蟆跳。在地上画上一条横杠,比赛谁跳的最远。这比的是腿脚瞬间的爆发力。个子矮的,腿自然就短,往往比不过个子高腿长的。我的身子轻,弹跳力也不错,往往能战胜与我略高一些的伙伴。村里人去验兵的时候,体检项目里就有蛤蟆跳。据说还要脱的一丝不挂,一个挨着一个,连续做蛤蟆跳。参加验兵的人回来都说场面太尴尬,想笑却不敢笑,差一点就憋出毛病来了。助跑跳远,加上了奔跑速度,自然就能跳得更远。为了寻求刺激,我们会选择略微窄一些的猪圈,来比赛跳远。在我家大门口左边,我家开挖了一个猪圈,二爷爷高尚义家,也开挖了一个猪圈。因为他家的猪圈口狭窄,就成了我们比赛跳远的首选。胆子小的人,惧怕掉进猪圈里,往往选择退缩。我至今还记得,当腾空越过猪圈的时候,真是有一种很爽的感觉。我们这种冒险,一旦被大人发现,一准会被制止。后来我在德州六中读高中,得了全校跳高冠军(1.45米),破了学校跳高记录,或许与小时候练习跳远有关。最初,第八生产队的牲口棚,就在村里大队部西门外。牲口棚的北面,是一个又深又大的猪圈坑,围绕猪圈坑,散落着十几个木头栓牛桩。牲口们拉下的粪便,每天扫入猪圈坑内沤肥。每到雨季,臭水四溢,村民对此颇有微词。后来听从人们的建议,牲口棚就迁到了家西村外的老柳树旁。牲畜们走了,牲口棚内显得很空旷。有人就利用这个牲口棚,给家里的老人预备寿木。木匠利用牲口棚外面的猪圈坑,破拆粗大的红松木。一人在下,一人在上,随着木屑纷纷杨扬,红松就被锯成了厚厚的板材,做成了前高后低的棺材。而这些棺材,就停放在牲口棚里待用。做棺材常常引得我们一群小孩子围观,而那些没有破拆的大木头,就成了我们玩走独木桥的好去处。不必担心巨木滚动,因为下面早就被砖块卡住了。后来没有了木头,我们就把地上的砖块摆开一步宽的距离,在上面练习走独木桥,依然玩得兴致勃勃。踩着砖块过河,身体要保持平衡,心里不能发慌,不然身子摇晃,掉落下去,就算是落水了,会引来大家的嘲笑。我们第八生产队,有一户崔姓人家。在他家的影壁前,种了许多蜀葵花。我们村里人,才不这么文绉绉地叫它的学名。因为它们像秫秸一样高大,故而村里人就直呼它们“秫秸花”。夏季来临,走过崔家门口,就看到秫秸花层层叠叠盛开,颜色有白色,有红色,有粉色,有紫色;花瓣有双有单。有时候会忍不住进门去掐一朵,拿在手里把玩。秫秸花的种子成熟以后,就像一个小磨盘。小而圆的黑色种子,叠压在一起。撕破外面一层薄膜,叠压在一起的种子,就成了一个一个的小圆片。许多孩子,去他们家要秫秸花种子,拿回家种在院子里,两三年以后,秫秸花就会年年盛开了。秫秸花的根茎,到了冬天也不会被冻死,春天一到,它们就会迎着春风长高。辛亏有他们家引头,让孩子们把种花,变成了一种游戏。秫秸花的花瓣,天生带有一种黏性,采摘几朵,一瓣一瓣粘在脸上,我们的小脸,就变成了好看的大花脸。除了钟秫秸花,我还种过牵牛花,指甲花,太阳花,向日葵。想一想,那些美丽的花朵,依然开在记忆深处。
我们村的枣树,少得可怜。而居村不远的西南处,有一个小村叫姜庄,围着村庄的树林,竟然大多是枣树林。第八生产队的高清堂家,门南有四五棵枣树,结的是大而圆的紫铃枣。民谚说:七月十五腚红,八月十五全红。就是形容紫铃,由青变红的状态。打枣的时候,会引来一群孩子帮忙拾枣,顾不得红枣像冰雹一样从天而降,砸在头上生疼,小手快速往篮子里拾着。等挨了几次砸,便长了心眼,知道一只手护着脑袋,一只手来拾枣了。帮忙不会白帮忙,最后我们身上的袄口袋,都会变得鼓鼓囊囊的了。等到打完枣。枣树上总会落下零零星星的枣儿,村里管枣树上剩下的枣,叫做婪枣。这些婪枣可任人采摘,一般主人都是默认了的。弟弟和一些同学,曾经手拿竹竿,结伴去姜庄、吕庄找寻婪枣,而且收获颇丰。回到家他就藏匿起来,舍不得分给我和姐姐吃。村里的男孩子,会玩一种扳手腕游戏。在课桌上就可以摆战场,每个人伸出右手,手掌紧握在一起,等旁边的同学给个口令,双方较劲开始。如果一方强劲,一方稍弱,胜负很快就会分出来。谁的手腕被搬倒,谁就失败了。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两个手腕,立在中间,就是不肯倒下。直到有一方精疲力竭,才肯认输。有的时候,比完右手,还要比左手。有的人右手力量弱,左手反而有劲头。这一只右手手失败了,另一只左手却胜利了,这样双方就算扯平了。比完掰手腕,还可以接着比蝎子爬,谁爬的最远,谁就是胜利者。我的舅舅吴秀岭,曾经是吴桥杂技团的团长。他给我们表演拿大顶,可以纹丝不动。受他的影响,我和弟弟也在炕上练习倒立。我们把双腿立起来,搁在隔断墙上练习臂力。我们管这个动作,叫做“贴饼子”。等双手能支撑身体重量了,倒立才能稳得住。幸亏提前练习,和小伙伴比赛蝎子爬,我总能的第一名。拧旋子,也是男孩子爱玩的游戏。是将身子腾空,在空中横着平转一周,单脚落地之后,紧接着腾空再拧第二个,第三个……最多的能拧十几个,而且做的又高又飘。拧旋子,十几个拧下来,在平地上转了一个圆,非常好看。我在德州六中读高中的时候,体育老师李华楠,让我们练习俯卧式跳高,因为动作和拧旋子很接近,所以我很快就掌握了。我跳高跳过1.45米,打破了学校跳高记录,用的就是俯卧式跳高法。李华楠老师,纳闷我怎么一下子就掌握了俯卧式跳高技巧,我告诉他小时候练习过拧旋子,他才知道了原委。高二三班的一个男生,因为不得要领,练习跳俯卧式,竟然摔断了一条胳膊,被送进了医院。这个男生胳膊吊了很长时间,才得以愈合。学校从此下令,不准再练习俯卧式跳高。
有人感叹: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年轻的时候,对这句话理解不深。等到自己成家立业,父母故去,自己跨入老年队列之后,才体会时间果真是一晃而过。儿时的这些游戏,现在的孩子们很少再玩了。因为他们从小就接触了电视、电脑、游戏机、手机这些现代化的玩物,陈旧的游戏已经不屑一顾了。回忆这些儿时游戏,但愿人们能够记住这些以往的岁月,作为生活的一种参照与对比。但愿有人由此生发感慨,从而人生昧履,砥砺而行。
作者简介:高迎春,中国散文家协会会会员,德州市政协文史专员,德州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德州市第一批“文化之星”,宁津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宁津县收藏协会副主席,宁津县郭澄清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宁津县蟋蟀协会副会长 宁津县青年文学联合会特约顾问,《宁津古树风情》执行 主编,《宁津文艺》编委,《宁津文苑》编委,中财论坛文化创新版主。文学作品连续三届被评为“鬲津文艺奖”,至今已出版六部散文集, 一部文学评论集,一部书信集。

投稿须知
1、本公众号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酌情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赞赏功能属读者自愿行为,包含点击率、转发率等与刊发作品无任何关联。质量第一为首选条件。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茌平文苑 第1177期
本期编辑: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