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足从未到过“最危险的时候”
作者:董惠安
男足又一次毫无悬念地输球了,输给亚洲强队日本队本不为过,问题是输得太惨了——0比7!据说,这次中日国家男足的比赛结果,打破了107年前大清时代双方比赛的记录——0比5。想必让当今国内某个大学队或者贵州村超冠军队代表中国国家队出场,也不至于出现这般难看的输相吧。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抗日烽火之中。其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歌词,激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时刻“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就是在今天,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面临严重危机与挑战,“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警示并非危言耸听。此处无需多说。我要强调的是,任凭风云变幻,山雨欲来,中国男足从未感受到“最危险的时候”,除了一年年的常态化输球,尽管一次比一次输得惨不忍睹,输得酣畅淋漓,但只是偶尔听到一些骂声、缺少鲜花掌声。虚惊一场之后,一切都是岁月静好。
想想吧,当许多同时代的年轻人正处于被车贷房贷、子女教育以及裁员潮压得喘不过气、几近窒息的“危险”状态下,住豪宅、开豪车、拿着百万(有人说是千万)年薪的中国男足们,正嚼着海参,搂着美女享受没什么压力的美好时光呢。而这一切,应归功于他们有个好“爸爸”。这好“爸爸”何许人也?就是伟大的中国足协。
中国足协有多伟大?一两句赞美词不足于形容。简单地说吧,从来不差优秀的官员,从来不差钱,从来没有为男足的数十年间的屡战屡败承担过任何责任,也没见自我批评一次。虽然也从足协中挖出了十几个贪官蛀虫,但这些都不足以损伤中国足协的伟大形象,当然,也没影响男足“常败将军”的声望。
有球迷针对男足输给越南队的窘态,建议让某大学女足和男足比试一场,测一测男足的真水平,看看男足中有几人“是男儿”;也有球迷建议让男足参加贵州“村超”,让他们到民间“潇洒走一回”。更有球迷建议,干脆解散这支“死人扶不上马、烂泥抹不上墙”的中国男足,从民间通过真正比赛筛选出一支球队代表中国出征,可是,这些建议都被中国足协面无表情地大手一挥,拨弄到了垃圾箱,随后一切照旧。中国男足难得有这样一个“护犊子”的好“爸爸”!这在世界足球史上绝无仅有。由此,中国男足的地位,活像八旗王爷的身份一样不容置疑,雷打不动!而且水平下滑的曲线轨迹也很优美——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赛,在 B 组第八轮的一场比赛中中国队客场1:3不敌越南队;
2013年6月15日,中国国家队在主场以1比5负于泰国队。
这次对日本是0比7!
有球迷说,还有下降空间。尽管如此,男足健儿们天价的工资薪金一分不少,豪车照跑、海参照嚼,美妞照泡。没听说他们身边有哪个美妞良心发现,热血沸腾一下,冲着他们骂一声“球队上下齐弃甲,竟无一人是男儿”!他们遭遇不到这种危险。有球迷视频拍到,男足韦姓球星开的是法拉利812,价值约600万;一张姓球星开的是奔驰G63;守门员开的是迈巴赫625,价值约1000万,与马云的坐骑同款。问题是经常坐豪车没有能提升他们的进球速度,可能只提升了美妞投怀送抱的速度。
中国足协这几十年来最大的大招就是请“洋教练”,吸引“归化”球员。可“洋教练”一直“水土不服”,“归化”球员也一样“水油不容”。最终席卷一大堆人民币而去,留下一地鸡毛。倒是“洋教练”成功扮演了“背锅侠”的角色,给人民以“洋教练”教练无方,足协“呕心沥血”的印象。
几十年来,国歌总在绿茵赛场响起,球迷热血沸腾,但男足始终不见长出“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的“血肉”,也没有发出什么吼声,只是学会了嚼口香糖或者来几句“国骂”。他们和中国足协一起,始终也没有感受到中国足球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次次的输球丢脸,对他们的命运来说“有惊无险”,只是听惯了球迷的骂声,耳茧和脸皮厚了几分。像接客多了的青楼女子,早已没有了羞耻感。
不过有个好消息突然流传开了——就是在国足0比7输给日本后数小时,一位女士突然对中国足协和男足有了羡慕和热爱,她咨询中国男足还招不招人,她老公挺符合条件的,第一就是踢不进球,这一点他老公很能胜任;第二工资没有千万也行,百万就行,实在不行可以降低到年薪50万,这可以给中国足协节约一笔。
说的也是啊,中国足协钱多人善不欠薪、招聘门槛不高、考核指标也不严格,比赛进不进球都无所谓,主要是同世界各国的球队发展友谊,广交朋友,输球也被理解为帮助其他国家球队提振比赛信心,这还蕴含着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呢!如今的失业大学生大有人在,把男足生涯视为人生前程“天花板”者成群结队,他们若能得到中国足协的接纳和护佑,该是何等的幸运啊!说真的,我都想混到中国男足里享受一番人生呢。
值得一说的是,当今的大学生中,有不少“躺平一族”。他们含着“金钥匙”出生,自小生活在温室里,家长已经为他们安排了贵族学校,未毕业都已备足了豪车豪宅,而他们也为自己规划了在家啃老不知耻、不婚不育反为荣,只顾及时行乐享受生活的五彩蓝图。他们即使唱起《国歌》,也难以真正体验到什么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我咋就觉得这中国男足,特像这“躺平一族”!
董惠安2024.9.6
董惠安,男,汉族,祖籍辽宁海城,1955年1月出生于陕西宝鸡。198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97年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2000年以来在报刊发表大量针砭时弊之杂文,并公开发表历史政论专题片脚本《追寻盛唐雄风》、社会调查纪实《大创启示录——陕西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现实与思考》、长篇小说《神泉》《斜谷》、以陈忠实生平为题材的20集广播剧《呦呦鹿鸣》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