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徐妙云挡住朝廷征剿大军
作者:李铁
徐妙云是明成祖朱棣的嫡妻,她出身将门,是明朝开国第一大将徐达的长女,可以使一手厉害的鞭子,与朱棣相依相爱30年。
朱棣与徐妙云是娃娃亲。11岁时,已经称帝的朱元璋下旨把徐妙云接入宫中陪伴朱棣。年仅14岁就嫁给了16岁的朱棣。
明朝初年,朱棣作为戍边藩王,驻军北京,称为燕王,他要与各路地方官员接洽融合,因此应酬很多,有时根本忙不过来。
这时候徐妙云就把朱棣府内部事务处理放在手头,大到王府机构制度管理,小到给孩子找老师以及王府仓库收支等琐事,都操持得有条不紊。
男主外,女主内,生育了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还有四个女儿,一家人生活得很惬意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位传给了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他感到藩王叔叔们对自己的皇位有威胁,于是停止发了所有藩王叔叔的工资,并采取很严酷的手段进行削藩,然后柿子先挑软的捏,先后废除了几位叔叔的封爵,又逼死了湘王朱柏。眼看侄子朱允炆用这么狠辣的手段削藩,最有实力的朱棣非常害怕,他知道住允炆的刀早晚会砍到他身上。
一些谋臣开始劝他反抗,他有些犹豫不决。就在这个时候,徐妙云积极鼓励和参与策划靖难之变,给朱棣出了不少主意。她建议朱棣早做打算,不能坐以待毙。
靖难之役时,朱棣率主力部队去袭击大宁城(现今内蒙宁城县),留下妻子徐妙云、长子朱高炽带领一些老弱残兵镇守北京。
而恰在这时,朱允炆的大将李景隆率六十万大军奇袭北京城,猛烈进攻。她们用云梯攻城、挖掘地道、炮轰也全都用上。当时,北京城中老弱病残士兵全算上还不到一万人,城池随时都有被攻破的危险,朱棣大本营危在旦夕。
好在北京城曾作为元朝首都,城高池深,也不容易攻取。
此时,徐妙云和儿子朱高炽积极指挥军队守城,这个时候,虽然名义上是朱高炽指挥守卫北京,但他很年轻,没有经验,于是,徐妙云便站出来,帮助儿子一起守城。朱高炽每次安排战略部署也都要事先请示母亲徐妙云。
北京缺兵少将,眼看就要守不住了,危在旦夕。徐妙云深知,守城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士气,因此她每天都亲自披甲到城楼上督战,鼓舞士兵。与此同时,徐妙云还发动城中将士的妻子一同守城,发给她们每人一副盔甲。鼓励女眷们与她一起披挂上阵。
打仗时,徐妙云也亲自带着这些娘子军一起在城楼上往下扔石头,一次次化解了朝廷军队的攻势。
当时。北京气温特别低,徐妙云灵机一动。下令众人往城墙和城下泼水。水很快就结了冰,地下、墙上都特别滑,大大增加了攻城的难度,朝廷军队的进攻势头也减缓不少。
由于双方兵力悬殊,李景隆对胜利开始还是有信心的,但城墙已经被冻住,李景隆攻城无法成功。但都督翟能有办法,乘着北京防备松懈之际,他利用云梯攀登城墙,手刃数名燕军防守士兵,千余精兵随后跟进,打开城门。朱高炽赶紧抽调兵马增援,但瞿能太过勇猛,援军很快就被击败。
瞿能大声疾呼,率领士兵冲锋。谁知,关键时刻,李景隆害怕他抢夺头功,不但没出兵增援,还要求瞿能率兵撤退,次日再攻城,下令撤兵。最终,李景隆大队人马被拖住,没有任何进展,一直等到朱棣从大宁回援北京,内外夹击,打得李景隆惨败而逃。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