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南杨庄知青五十年特稿
在那段难忘的知青岁月里,发生了许多令人刻骨铭心的事。在南杨庄的日子,至今回想起来,依旧历历在目。
记得有一天,天空下起了雨,不用下地干活,组里便集合起来搞大批判。大家先是认真学习了一会报纸,之后玉玲提议说:“下雨了,不知道贫下中农屋里漏不漏水,咱一块看看去。”大家纷纷表示同意,于是一同前往几户农家。
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走着,大家都空着手,唯有玉玲手里拿着一包用报纸包着的东西。雨水淅淅沥沥地落下,打湿了脚下的泥土路。
当转悠到村中北部的一户人家时,大家看到这户人家正手忙脚乱地捣鼓着脸盆水桶,分别放在屋里的不同位置。原来,这家的房子正漏着雨,那些家什分布开是为了接雨水。屋内滴滴答答,地上已有不少积水。
就在大家都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玉玲不慌不忙地打开了手中一直拿着的报纸包裹,从中拿出一块塑料布,递给了那家主人,让他用来防雨。那人全家看到这一幕,感动得千恩万谢。
要知道,那块塑料布,是玉玲自己盖床用的。在那个时候,我们知青每人床上都盖着一块塑料布防尘。玉玲把塑料布送给了贫下中农,她自己的床有一段时间都没了防尘的遮盖。
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一块塑料布或许并不是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但玉玲的这份心意却无比珍贵。她的举动展现出了知青对贫下中农的真切关怀,也让我们看到了在艰苦岁月里人与人之间那份纯粹而真挚的情感。
这件小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它却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那段知青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温暖的光芒。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永远是最宝贵的财富。
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我们不应忘记那段过去,更要将那份关爱他人的精神传承下去。
(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