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俗(四)
高廷伦
大年初一,是正式的春节。过去称元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等,有30多种名称。严格地说,春节是从初一零点开始的。腊月三十晚守岁到三更,大年初一起床在五更前,家家户户要早起,大人孩子一个都不准落下,都要赶在五更头前起床,谁家起的早,谁家就有福气,这一年就交好运,所以乡亲们都相比着早起。这-天,大人孩子都换穿新棉袄、新棉裤、新棉鞋、新袜,梳洗打扮,一切从新,焕然-新,这就是大年初一是新年的来历,大年初一是新年的开始。
说起换新棉衣,因旧时穷,一般人家吃饭穿衣都很困难,往往吃了上顿没下顿,囤里无粮,锅里无饭是常事,半年糠菜半年粮的是好人家,遇上灾荒欠收年,讨荒要饭,卖儿鬻女,因冻饿而死于荒野路边者比比皆是。所以,普通人家冬天能有件棉裤棉袄穿是很幸运的事。那时穿棉裤没有内裤和裤头,穿棉袄没有内衣内褂,都是棉裤棉袄靠身穿,上下只有-件,从初冬穿起,整个冬天没有替换头,再加上没有洗澡条件,还要下力干活出汗,拾柴拉火,无法讲求卫生,时间-长,棉裤棉袄上就生了虱子,咬人痒了就用手搔挠,皮肤搔挠红啦,搔挠破啦,就生了疥,生了疮,没钱治,只有干受。那时候,不要说穷人和普通老百姓生虱子,据说皇帝,皇太后,皇妃也生虱子。所以,大年初一过新年,大人孩子都换穿新袄、新裤、新鞋、新袜,是人们最盼望的时刻,是孩子们盼新年的主要原因,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一天。人们起床后,先在屋门后里支上三块砖,点了脱了粒的高梁秫秸穗,用水舀子温了水,倒在脸盆里洗手净面。洗手净面后,男人们就忙于上灯,先点燃家堂桌子上的腊烛,这叫明堂腊烛,再点拉天灯,点燃门灯,点燃各屋的所有的灯烛,再点上灯笼打着去照一照院内的旯旯旮旮,通个院子都要照-照,亮一亮。上完灯后便是上香,先点上三柱香插在家堂桌子上的香炉内,在家堂桌子上的火盆内烧纸,再跪上团垫磕头,然后挎了纸篮子到全院所有挂有松枝把上上香烧纸,-处不能落下。洗手净面后,女人去厨房煮水饺,先把三十下午包好的水饺盖垫上的盖纸掀掉,往锅里下水饺时要从盖垫的外圈向内圈拾饺子,盖垫中间的两圈饺子不能下干净,要留到盖垫上,这盖垫相当于粮仓,大年初一头一顿不能把粮仓清干净。水饺煮好后,则把水饺用笊篱捞到锅篦子上,盖上锅盖保温。先盛上三碗水饺供上家堂桌子,再端上一碗供天、供地、供灶王、供财神、供门神、供仓神,水缸、牛槽、院内树等都要供,让各路神灵都吃上年饺,祈望各路神灵在新的一年里给家庭带来好运,添福增寿。上过供后,再放炮点鞭花,这时点放的鞭炮档次要最高的,兆示一年的开始就火爆,就兴隆。鞭炮放过后,一家人便围坐一起吃年饭,香喷喷的饺子,沾上酸溜溜,辣酥酥的腊八蒜,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满口溜香,大口小口地吃,没饥没饱地嚼,把不住点地咽,一碗又一碗地盛。这时,父母不停点地告诉孩子:“不能把碗里饺子吃光,每碗要剩下两个!”因为大年初一头一顿饭,若把碗里饺子吃光了,这一年到头就没有饭吃,不吉利。吃罢年饭,便要拜年啦,全家人都要给家堂桌子上的爷爷奶奶磕头,接下来是晚辈给长辈磕头,有时父母对儿女说:“一年就该你一个头!”就是指这-个头。这时,长辈向晚辈分发磕头钱,即“压岁钱”。
这一切进行完后,天还没有亮,接下来便要串门拜年。先要在家堂桌子上烧上三柱,再点燃三柱香拿在手里,在团垫上磕了头,带上懂了事的孩子,先到支分近的老人家给老人拜年,见了老人先问“起得早啊,新年好啊”,然后把三柱香插到老人家家堂桌子上的香炉内,表示我带了自家的老人来拜年啦,说罢便倒地向家堂桌子上磕头,再点上三柱香,带上自家的老人们串第二家,第三家等。近支串完后,便不再点香,开始全村性的大拜年,要各家都到,要在街上遇到啦,老远就喊“拜年啦!”如遇到的是长辈,不管是土地雪地,便要跪地磕头。拜年活动代代流传,是因为通过拜年活动可以改善和加深族人、庄乡、邻里之间的感情,消除隔阂。特别是在农村,如两家有过小磨擦,谁也不理谁,通过春节拜年,叔叔大爷的一喊,小矛盾也就解开了,以此相亲相近,团团结结,和和睦睦,亲亲热热地相处往来。
拜完年后,各回各家吃午饭,午饭除了饭前放鞭花和上供外,其他讲究少了许多。初一下午(有的初二上午),送爷爷奶奶,有时由大人送,也有时由已懂事的孩子送,送家堂时,一家的长者,点上三炷香,在祖先各牌位面前照一下,然后在供桌前烧纸叩头。这时,年少者将各门上的拦门棍拿开,长者口中念叼着:“爷爷奶奶,祖宗三代,年过完了,送您回程”。年少者则拿好香、纸、水饺、糕点、鞭炮等供品,还要用壶或瓶子,特地带上水饺汤,陪长者一直到林地里。在每个坟头上都烧香烧纸后,将水饺汤浇祭在地上,放一挂鞭炮,就算把祖先们又送回陵地了。送走爷爷奶奶,便收起家堂桌子上的盘盏供品,有的家庭中堂挂轴,谱折谱主,香炉烛台等保留到元宵节,也有保留到二月二的。大年初-这一天忌扫地,因为家家都供着天地神灵或祖先的牌位,扫地会尘土飞扬,脏了神灵或祖先的脸,而且笤帚也要放好,别让人看见;妇女忌动针线,忌洗衣服,这两项一直忌到初五日。这一天还忌吃荤,吃荤一年不素净;忌打人骂人,不说脏话等等。这一天,家养的鸡、鸭、鹅、羊、猪等都要圈好,说是怕这些动物弄脏了年或搅乱了年。另一个原因也是怕放鞭炮,惊的鸡飞羊跑,满院不安宁。还要把狗拴好或关起来,拜年的人多,别咬了人。
民间在除夕晚上,初一五更至太阳出来前,堂屋和各屋内的灯,院中的灯和灯笼都必须点亮,为各路神灵照路,这期间有些邪煞野鬼也常出来活动,但它们怕光怕亮,由于家内户外的灯都点亮啦,没有黑旮旯,-些妖魔鬼蜮就无处藏身,一家人就常年平安康健。正因如此,初一五更起来后,如要上厕所,不能去露天厕所,如急需大小便,可在牛屋羊圈内进行。初一太阳出山前院内不能泼脏水,一怕脏了爷爷奶奶的衣物,二怕冲撞了各路神灵,再者,水即财,泼即丢,泼水即丢财,大年初一就丢财,不吉利,如有脏水,如便盆,刷锅刷碗水等要等到太阳出山后才能再泼。大年初一早晨第一顿吃的素馅饺子,当娘的必须给闺女留一些,闺女来了让闺女吃,闺女吃了一年都素净。大年初一早晨第一顿饭,对于不能吃饭的病人,小孩,在远方没有归家的亲人也要摆上碗和筷子,拾满水饺,让他们-年中都有饭吃。

作者简介:高廷伦,退休教师。平时爱好广泛,尤喜养生健身与写作。作品涉及文史,文化,养生,谱牒等领域。已出版10部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