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苗向东
1965年出生于江西省于都盘古山钨矿,1982年10月入伍,2000年少校转业,任福建金得利集团副书记,现居福州。
2004年8月做自由撰稿人,是《读者》等杂志签约作者,系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2018年获得国家十三五建言献策一等奖,出版文集《活着的理由》。
一切为了胜利
作者/苗向东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完全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经过中国军民的顽强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我们胜利了!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世界上只有一种职业、一类行为是绝对经不起失败的。桑林峰说:“作为军人,我们不能不佩服邓世昌‘撞沉吉野’的勇气,不能不惊叹僧格林沁骑兵的血性。但我们更不能忘记这样一个事实: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却没有击沉一艘日舰;僧格林沁8000骑兵,全部被英法联军的排枪猎杀。签下一纸《马关条约》,任凭多少军人一死了之,也无法向国家和民族交代。”网友秋梦悄醉说:“军人,你输了,不仅你自己可能万劫不复,你身后还可能有千千万万的人万劫不复。”败了只会是人头落地、丧权辱国、割地赔偿。

战场只有“胜则为王”,只有胜利,没有第二名。军人的使命是捍卫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对祖国和人民最大的忠诚是夺取胜利。1952年的深秋23岁美国陆军二等兵麦·卡拉汉跟随大部队来到朝鲜的上甘岭投入战斗,快到顶峰时,卡拉汉听到:“……我是851,我是王成!……敌人把我包围了!亲爱的首长,同志们!请向我开炮,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当卡拉汉登顶后,看到“整个阵地上仅剩下三名幸存者:一个双腿被炸断,右臂被炸残;另一个被炸的双目失明,双耳炸聋:而我-----左腿膝盖以下全没……”经过我军殊死战斗,1952年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以歼敌2.5万余人而胜利结束。军人要用胜利体现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只有把赢得的胜利奉献给党和人民,才是最大的光荣。

打赢才是军人的最高荣誉。对军人来说,胜利就是一切。前苏联朱可夫元帅之所以被人们记住,因为他没打过败仗,他指挥苏联红军横扫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也有一位战争年代打出传奇色彩的名将粟裕,曾有“七战七捷”的典范。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获得这一殊荣,最重要的不是他们奋勇堵枪眼,烧死不暴露,而是因为他们能打胜仗。

军人最可宝贵的精神就是胜利精神。抗日战争末期,一美国记者拦住一名奔赴前线的军人,他一脸稚气, 美国记者问:“你多大?”军人说:“16岁。”“你想你的家人吗?”“他们已经死了。”记者沉默了一会儿,又问:“你觉得中国能胜利吗?” 军人斩钉截铁地回答:“中国一定会胜利的!”拥有此等精神境界的军人,是国家和民族千金难求万金难觅的无价之宝!毛泽东说:“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心胜则兴,心衰则败”这是制胜的精髓和决胜的根本。

***主席说:“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这就是军人之于国家的全部意义。”前空军司令马晓天说:“无论面对什么境况,心中都应始终想着胜利、行动始终为了胜利,这是任何国家、任何军队每名军人的永恒追求。”金一南将军始终提醒说“除去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胜利是军人对祖国和人民的最高报答,也是最强的使命。同样,各行各业我们都要有胜利的精神,夺取各行各业的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