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定乾坤”的梅加山神
文/秃山情
走进“梵音悠扬钟声亮”的“尖扎玛尼”(指化隆昂思多河谷地区)寺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雄伟壮观的大经堂,挂着经幡彩旗直指蓝天、高耸入云的“打搅”(藏语,指挂着经幡的木桩)和数百上千的煜煜佛灯、袅袅上升的桑烟,耳边不时传来以水为动力转动经筒时发出清脆的铃声。而在善男信女们常年累月叩长头磨的发光呈凹槽地板台子右面的墙壁上供着统辖青藏高原东北部所有山神和妖魔鬼怪的果洛“阿尼玛卿”雪山大神和“尖扎玛尼十二庄”各自的保护神。梅加村的战神和保护神名叫“阿咪(藏语,指地位最高的年长者或尊者)周加”,处于画的中上位置。他的“正殿”在离梅加村五、六公里外的西南山头上。梅加的藏族“麻尼康”(指村庄佛寺)里供其神案,汉族关帝庙大殿中专设一间供奉其神位,同时虔诚信仰的部分藏汉人家也世代供奉,还有种种原因远走他乡的虔诚弟子们也带上祖辈相传的神案在居住地予以供奉。早晚一盏灯,诚心三柱香,祷告“一盘桑”,企盼降吉祥。可见“阿咪周加”在普通信教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烙印在心底、祷刻在骨髓的永恒信仰。
如果前去“阿咪周加”“本殿”祈福,需向西南方穿过村庄,跨越梅加河滩,登上大约三公里多的缓坡后约需一小时左右时间。大多数人到这里小憩一会儿后,再用二十多分钟时间再鼓干劲、付出更大的精力去攀登最后一段非常陡峭、崎岖难行的羊肠小道后才能到达顶点。俗话说“远看是座山,近看是平川”,在山顶比较宽阔、平坦地势中间,又矗立着一座酷似馒头的漂亮小山坡。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真是令人惊叹,不仅山外有山,更是山上有山。再化上三、四分钟登上小山坡,蓝天白云仿佛触手可及,似海苍山犹如波浪轻涌。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俯视云雾缭绕的千山万壑,瞬间感受到人类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心灵霎时得到净化。在传统节假日、开春后即将出门、中高考、尤其是过去射箭其间到这里祭祀、祈福的几乎都是青年人,因为这不仅考验一个人的虔诚度,更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和坚强体魄。
馒头山顶插着较大的呈圆锥体、上下三层的箭垛,每层箭垛高约1.5米左右,还有少量的弓、刀、剑、枪等冷兵器模型。为了防盗,箭垛下面地基连同深埋的宝瓶、法物一起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周围砌成长2米、高约3米呈正方体的砖混结构围墙。墙体周围用金黄色的钛合金板材也是呈阶梯状分上下三层精心装饰,上面镶嵌着八宝吉祥、法轮、金坛、象驼宝瓶及佛家的六字真言等图案。早晚阳光斜射在上面,显得金光闪闪,耀眼夺目。小山下面约为100多米处,中间用钢管支撑起来的印着经文的五彩风马旗围成了圆锥形的漂亮图案。微风吹过,经幡便摇曳生姿,猎猎作响,不断为天下苍生祈福,同时也似乎在诉说着千年的信仰与永恒的虔诚。在这陡峭高耸的山顶上筑成这样一个“宫殿”、“神坛”,光运这些建筑材料化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之艰可想而知。如果没有虔诚信仰的强大支撑、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毅力是难以完成的。
远眺四周,“阿咪周加”所居的山脉犹如蜿蜒的苍龙。 向北发源于雄伟的马阴山横亘昂思多河谷全境而呈西部屏障;向南再绵延十多公里将龙头伸向黄河畅饮天上来水;西拥从事牧业名叫“洒拉”的小山村与闻名遐迩的著名佛教寺院~~夏琼寺的金顶交相辉映,遥遥相对;东矗昂思多镇关沙村头顶与传说中他的大哥雄居在先群村山顶的“阿咪高宝”默默相望,静静相守。“阿咪周加”犹如苍龙脊背上的一块龙鳞高高蟠踞在龙颈之上。
在漫长的岁月里,梅加村的诚信弟子们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围绕村庄祖祖辈辈的守护神、战神“阿咪周加”演绎了无数的神话故事,产生过不可思议的神奇异事,尤其是伴随射箭活动。这些精彩的故事、现象,承载着先民们不灭的记忆和高深的智慧,让人产生了深深的敬畏和魂牵梦萦的痴迷。相传出生于清朝康熙时期的第一世热振-赤钦-阿旺却旦活佛,又叫热振呼图克图,是“尖扎玛尼”十二庄之尕麻甫村人。他先后在化隆夏琼寺、西藏色拉寺、哲蚌寺、扎西伦布寺等地出家修行,不断参拜各地的高僧大德为师,潜心研究佛法理论,博采众长,造诣深厚,曾经通过西藏“三大寺”(指西藏的甘丹寺、哲蚌寺和色拉寺)的辩经大法会取得了“拉然巴格西”(指藏传佛教的最高学位)学位。名震西藏,众望所归,后担任了第七世达赖的经师和达赖少儿、学习期间的四大摄政之一。七世达赖亲政后,一世热振在荣归故里时带回了当时在西藏因战争而牺牲的战将~~弟兄三人的灵魂。将老大“阿咪加日”封置为尕毛甫(现尕麻甫村)部落的山神;老二“阿咪日增”封为日增扎(现白土庄村)部落的山神;将最厉害的老三“阿咪周加”封为梅加部落的山神。又相传“阿咪周加”与“公义六庄”(指昂思多河谷下游东南地区)的山神“阿咪高宝”和牙什尕镇拉公麻村的山神“阿咪下东”是亲弟兄,其中“阿咪周加”排行第二,“阿咪高宝”为老大。弟兄三人神通广大,守望相助,护境佑民,世代敬仰。有时候亲兄弟之间也难免会起争执,相传大哥“阿咪高宝”和二哥“阿咪周加”因某事二人意见不合,引起纷争,最后竟大打出手。“阿咪高宝”一箭射中了“阿咪周加”胸口,“阿咪周加”紧接着回身一箭正中“阿咪高宝”的头部。至今在“周加”大山上有一洞口,“高宝”大山的半个山顶不在,传说是二人当时互射一箭的印记。这些神话故事不仅增强了趣味性、娱乐性,还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供奉的传世唐卡看,“阿咪周加”画像极具鲜明的藏传佛教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身材高大挺拔,伟岸英武,两眼炯炯有神,严肃凝重的高挑眉宇间透露着威猛、坚毅、刚果和不屈的精神。白里透红略呈圆型的脸庞显得英俊帅气,倜傥不羁,乌黑的八字胡及下巴上一小撮胡子具有典型藏族美男的特征。一头乌黑的头发犹如瀑布般散披在肩上,给人一种威武不屈、不忍直视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头戴虎头盔,盔顶束为枪尖装饰且绒有红色绒线和绣球,在战场上起到震摄敌胆的作用,透露出一种独步天下、舍我其谁的豪迈和霸气。右手擎着系红缨的幡旗长枪,左手拿着盛满玲珑剔透希世珍宝的宝瓶。在右边腰间挎着虎皮和豹皮的两个箭囊中插满了神箭,左面悬挂着五色射雕神弓。身穿铠甲,寒光逼人,以橘红为主色调的衣服和铠甲上饰以精美的花纹和红、绿、黄、白、蓝五色相间的飘带,琼珠美玉缀满了衣服、锦帽和鞍辔。脚穿栗棕色的长筒战靴,端坐在展翘翱翔、堆满奇珍异宝、光彩夺目且呈莲花状的凤凰背上,而且最令人叫绝的是座骑凤凰口中衔着正受到惩罚的象征邪恶、凶残的毒蛇。满身珠围翠绕,流光溢彩,威风凛凛,神采飞扬。据说有缘的人若虔诚祈祷会觉得一股强大的气场从他的身上散发出来,瞬间感到浑身麻木。祥云缭绕,无数的神兵神将环列四周,根据流传至今的“阿咪周加”祝祷词说他是遵照莲花生大师的委派到此地驻锡,保佑众生,驱除邪恶的。宽广的胸怀和雄壮的身躯宛如巍峨的雪山,令人敬仰和向望;绝世超伦的武功和有求必应的神通使千家万户顶礼膜拜,祖辈相敬。可见“阿咪周加”是正义之神、战斗之神、护法之神和梅加村的护佑之神。
化隆地区的藏汉民族的传统射箭并不仅仅是展现双方射箭技艺的高低,而且展现比拼双方的精气神和凝聚力、意志力和战斗力,更是展现双方保护神、战神的通真达灵和神通广大。因此双方在赛前注重练习射箭技艺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祭祀神灵、至诚祈愿上。通过盛祭战神,人神合一,射出致命之箭,求得胜利,真可谓战神“阴里跑马,阳里显神”。自古以来,梅加山神“阿咪周加哈喔达杰”(藏语,意为英雄周加致命一箭)的神话故事在当地传诵不已,最后一个箭靶的胜利属于梅加人的传奇无人不晓。在与周围村庄历经多年的比拼中,看似对方胜券在握,信心十足,兴高采烈,准备庆祝之际,突然风云突变,一箭穿心,逆势成功的事例胜不枚举。可以说木龙沟、黑城沟、玉龙沟(指大山沟里面居住的村庄),沟沟都有“阿咪周加”一箭定乾坤、逆袭显神通的奇事;上八庄(指昂思多河谷上游的村庄)、下四庄(指昂思多河谷下游的村庄)、公义六庄,庄庄都有梅加人绝地奋起、反败为胜的佳话。梅加人因“阿咪周加”的神通广大而倍加自豪,“阿咪周加”因梅加人的争强好胜而声名远扬。
这种承袭了千年的民俗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何往,它犹如久酿的美酒,醇厚悠长。
2024年8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