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大峰山东南角的四台寺,四面环山,是个有几十个村庄的盆地。抗日战争初期,张耀南、魏金三发动的抗日游击战,就是以此为基地而开展起来的。长清抗日县政府、县委会等领导机关,曾长期住在此地。四台寺面积虽小,地理位置却极其重要。它西联平阿山区,南联泰肥山区,北靠五峰山区,是大峰山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区之一。
四台寺在尹庄南边,村南有四台山,山上有个四台寺。四台寺是个易守难攻之地,1940年敌人在此安上据点后,峰山游击队曾打过两次,都没有打下来,敌人气焰更加嚣张。守据点的是一个张风元的伪军队长,张风元依仗着自己手下有几十人的队伍,经常从据点出来抢劫百姓粮食、畜禽,强行向周围村庄摊派粮食、蔬菜,到集市上强拿东西、殴打百姓、强奸妇女,无恶不作,周围老百姓恨得牙根疼,这些敌人袭击我地方政府工作人员,他们经常出来“扫荡”,成为根据地一大祸害。四台寺严重影响党政军抗日活动开展,要巩固、发展大峰山抗日根据地,必须拔掉四台寺这个据点。
一九四三年年底的一天,部队进驻到四台寺北面旳尹庄村。大峰山游击队被编为泰西抗日大队,此时大队长是宋泮池、政委侯承寿(侯筱章)命令连长郭哲生拔掉敌人据点。连长郭哲生在尹庄村民兵队长陈光华带领下,他们悄悄的来到据点附近侦察据点地形。四台寺据点安在一个高大的土台子上,方圆有四五亩地,高二十几米,四面陡立,顶上有三亩多地的平台,台上原来有个庙,取名四台寺。敌人就借这个庙安上了据点,并加高了围墙,设立壕沟,鹿寨。
敌人据点周围地形开阔,北面距尹庄一华里,西南面距张庄一华里,东面是一条沙河。
进出据点只有西北角一条上下据点的小路。此处易守难攻,部队没有办法接近据点,强攻是难以取得胜利的,强攻不行。郭连长经过侦查,将情况汇报给大队长宋泮池、侯承寿(侯晓章),大队经过研究,决定对敌人先采取政治攻势,来分化瓦解敌人。
晚上七点左右,民兵队长陈光华手提大刀和连长郭哲生来到四台寺外面,郭哲生连长手提喊话筒对着据点就喊起来话来:“伪军弟兄们,你们都是穷人出身,不要为日本鬼子卖命,鬼子就要完蛋了,你们当汉奸没有好下场,赶快弃暗投明吧,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再不投降,我们就攻打据点了。”开始据点里敌人不但不听喊话,还放枪扰乱喊话,并辱骂游击队和郭连长。
郭连长等人从晚上喊到拂晓。搅得敌人惊慌失措,不敢睡觉。拂晓前,郭连长带着部队撤出了尹庄,移住小周庄,留下侦查员观察敌人动向。第二天,四台寺据点的敌人一整天没有开据点门,也没有敌人出进。
部队经过分析,认为据点敌人内部发生恐慌,害怕大峰山游击大队攻打据点,这些敌人怕被俘虏而成阶下囚。因此据守在据点内不敢出来。趁此机会,继续对敌人进行喊话,次日晚上,郭哲生连长又带人来到四台寺敌人据点外,对敌人进行了喊话,敌人在据点内,鸦雀无声,不敢应声。喊话对据点内敌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瓦解了敌人作用。
几天后,部队又移住尹庄。进村后,首先封锁了敌人据点大门,机枪对准了敌人炮楼的枪眼连续打了几梭子弹,吓得据点的敌人不敢出来应战,只是漫无目的放枪,为自己壮胆。
每到晚上民兵队长陈光华右手提大刀,左手提一壶水,跟着连长郭哲生等人就来到据点外,开始了喊话。与此同时,部队召集六乡办事处主任邵长仲、据点周围的村长会议,令其从即日起,不准给据点里的敌人送粮、送水、送菜,敌人不缴枪投降,就把敌人困死在据点里。
部队第二次移防来到尹庄的第三天夜里,部队接到情报,崮头据点、宓村铺据点的敌人,来增援四台寺据点了。根据情报,当夜峰山抗日县大队把部队转移到东西㠉、段家店,准备打增援敌人,围困四台寺敌人的任务交给了尹庄、王庄民兵。次日夜里,四台寺据点的敌人突围跑到黄崖据点,又和黄崖据点的伪军连夜逃到孝里石岗据点。从此,大峰山一带村庄全部解放,人民群众无不欢欣鼓舞,庆祝胜利。一袋袋红枣、花生、鸡蛋送到战士手中,村长送来几只大公鸡慰劳战士们,四台寺回到了人民手中,周围村庄敲打锣鼓,张灯结彩庆祝,到处充满着一种欢乐气氛。逃跑的四台寺伪军队长张风元在日本鬼子投降后,在1945年10月被峰山县抗日民主政府逮捕,峰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尹庄召开公审宣判大会,枪决了这个恶贯满盈的四台寺据点伪军队长张风元。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们开始更加深入地了解八路军和抗日斗争的意义。敌后抗日根据地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激发了农民和其他社会阶层的抗日热情。遭受战争破坏的农民开始认识到保卫家园、抵抗侵略的重要性,他们纷纷站出来要求参与抗日斗争,长清在抗战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拥军模范,游击队和群众结成了血浓于水的关系。
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战争的残酷和敌人的强大使得民众对于战争的态度普遍处于观望状态。共产党在敌后发动民众积极参加抗战,当时民众对于战争的严峻性和抗日的重要性还未完全觉醒,缺乏积极的参与和坚定的信念。许多百姓对于战争持有一种消极的态度,认为战争与他们无关,他们只需要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家庭。然而,随着战争的深入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抗敌意识逐渐在民众中加强。在长清县随着抗日意识的增强,一些社会组织如民兵、妇救会、工作组、儿童团等相继出现。这些组织在军队和民众之间架起了桥梁,为抗日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他们协助军队进行各项工作,包括送柴、送米、洗衣缝纫等慰劳工作,为大峰山独立营士兵提供必要的物资和生活保障。峰山县被授予“抗日模范县”,抗日工作走在了泰西各县的前面。
根据地民兵他们通过实际行动宣传抗日精神,组织民众参与抗日斗争,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这些社会组织的出现也反映了民众对于民族尊严和国家安全的渴望,他们愿意为了保卫家园而付出自己的努力和牺牲。这些社会组织的出现不仅加强了兵民之间的联合抗日,也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和参与。
随着民众的觉醒和参与,抗日战争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民众成为了抗日斗争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仅为前线士兵提供了必要的物资和生活保障,还积极参与到了抗日斗争中。一些农民自发组织起来,与日军进行游击战,打击敌人的后方力量。一些妇女则组织起来,为前线士兵做军鞋,动员青年参军抗日,为前线士兵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这些行动不仅为抗日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增强了民众的自信心和爱国热情。他们纷纷送子参军,送郎参军;父母鼓励儿子、妻子鼓励丈夫要他们到前线奋勇杀敌,早日把鬼子赶出中国,在大峰山根据地涌现出参军热潮。
在民众的积极参与下,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个胜利不仅是中国军队的胜利,更是中国人民的胜利。在这个过程中,民众的觉醒和参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真理,也树立了坚定的信念:只有依靠人民的力量才能取得胜利。拔掉四台寺据点是军民配合典范,充分说明军民团结的重要性。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民众在抗日战争中的觉醒和参与对于战争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清的人民群众也和全国根据地民众一样,在抗日战争时期,积极参与抗日工作,正是由于他们的觉醒和参与才使得抗日战争得以取得胜利。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依靠人民的力量才能取得胜利。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锤炼和升华。这种精神,来自中华儿女内心深处对祖国的无比热爱。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抗日救亡的战场。长清县有无数的革命先辈加入抗战行列,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建立献出了生命。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抗日战场上表现出了这种“坚定的意志”,用热血和生命浇铸了千古不朽、熠熠生辉的抗战精神。我们作为后代人应该继承先烈遗志,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