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是抗日模范县,在极其艰苦岁月,党政军民英勇顽强,坚持了大峰山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在周边各县独树一帜。长清(抗日战争时称峰山县)位于济南的西大门,处咽喉之地,创建和坚持大峰山根据地的斗争,对日伪的打击是致命的;对全省,尤其对鲁西、鲁西南人民的抗日斗争,给予了极大的鼓舞和支援。范辉孝堂山下逮汉奸的故事,虽然发生在80年前,但故事仍然在长清南部传颂着。
1940年6月中旬,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时期,红枪会头子朱存祯和日本鬼子勾结,趁日寇大举进攻大峰山根据地的时机,煽动组织红枪会暴乱,指使群众包围县委和抗日政府驻地,逮捕县委工作人员,在坦山一带捕杀共产党员和抗日工作人员,抢劫抗日公粮,帮助日军修公路、建据点;红枪会“总团部”在各区设分团部。
在日伪军对大峰山抗日根据地进行合围扫荡的同时,还在全县设了据点60多处,挖封锁沟、筑封锁墙,把峰山划为若干格子网,给大峰山根据地的抗日斗争带来了许多困难。我党、政、军机关部队转移到黄河以西,留守干部家属遭到残害。八区以伪区长张鹤泉为首的反动分子,为维持其统治,网罗30余人,于8月下旬,在孝堂山下(孝里铺)安设了据点。伪区公所人员和据点内伪军狼狈为奸,变本加厉地同抗日人民政府作对。建立了区、乡“红枪会”团部,配合日伪军在八区“扫荡”,屠杀共产党员和抗日工作人员,抗日根据地笼罩在血腥的恐怖之中。
对于作恶多端、民愤极大的汉奸头子张鹤泉,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杀一儆百、震慑反动势力,争取中间势力。上级把锄奸任务交给了范辉。
要坚决打掉这个汉奸头子,我区武工队几次想除掉这个汉奸头子,均没有得到机会。张鹤泉既是红枪会团长又是伪区长,他痛恨时任八区共产党区委书记范辉,八区的抗日工作搞得非常出色。叫嚣:“抓住范辉要用铡刀铡三百下。”范辉非但没有惧怕,反而下决心将其除掉,当他通过内线关系不断的了解到张鹤泉的行踪,当得到张鹤泉回家的消息后,范辉立即带人到了张鹤泉家。叫门不开,他说:“拿秫秸点火,烧了他这个汉奸窝”。张鹤泉老婆吓得开了门,他们立即冲了进去,把藏在床底下的张鹤泉弄出,绑了起来,押解到根据地,被峰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召开公审大会,把张鹤泉给枪毙了。
自从枪毙了张鹤泉,还有几个红枪会头子吓坏了,其中孝里铺的红枪会头子张鸿礼托人给范辉捎信见面。范辉跟他们说:“咱们都是中国人,不要帮着日本人办事,谁要帮着日本鬼子办事,当汉奸,张鹤泉就是他们的下场”。来人讲到:“鬼子不好对付”。范辉对他们讲:“只要给我们抗日县大队工作人员方便,不祸害老百姓,就没你们的事”。他给来人讲到:“你们装着看不见我们就行,不要死心塌地为日本人办事。”经过教育震慑,敌伪组织的八区的红枪会基本上不起作用了。
孝堂山据点设在济平(阴)公路咽喉之处,是峰山县党政军领导去泰西特委必经之路,严重影响根据地的安全。必须拔掉这颗钉子。1943年下半年在攻打敌孝堂山据点时,时任峰山县委书记、县大队政委侯筱章;根据敌工部提供的情况,制定了先瓦解争取伪军投降,如果拒不投降再强攻的两手作战方案。制定了如果敌人不投降就消灭了这些伪军,并存从两个方向突入孝里孝堂山下,该据点的虽然伪军众多,但大都是受汉奸、和鬼子的胁迫而被迫加入的,如果经我八路军峰山游击队经过工作后有可能投降。如果拒不投降就夺取孝堂山下制高点,包围了伪军设在孝堂山下的核心据点。如果孝堂山下的伪军负隅顽抗,就立即调整火力部署,调集机枪从制高点居高临下封锁据点敌人的火力点。向据点发起冲锋,投弹组、梯子组迅速冲上围墙,突击排很快就会攻下碉堡,因为这些伪军战斗力不强。
城工部接受任务后,由县委敌工部部长的范辉将敌据点伪军小队长诱出据点,侯筱章政委面对面地对这个小队长进行了教育,从历史典故讲到了民族气节,从政治形势讲到了日寇必亡的趋势,只讲得那个伪军小队长心服口服,他带领伪军小队60余人全部投降,我军没费一枪一弹,就拿下了孝堂山下的这个据点。同时缴获大批物资,并也瓦解了当地会道门红枪会,铲除了敌人这个的重要据点,峰山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这些例子展示了在战争中,通过巧妙的战术、心理战以及适当的策略,可以迫使敌人投降或攻破敌人的据点。这些胜利不仅需要军事上的策略,还需要士兵的勇气和智慧,以及领导正确的指挥和策略部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