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培华,1957年生,利津人,大学学历,清华大学MBA毕业,半生行政文牍,高级工程师职称。字,成之;号,三寿;笔名,乡隐居士;书斋,成之文苑,亦署,鸣丁书屋。山东省作协、中国煤矿作协、中国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东营市作协会员;《东营日报》特约记者,《鲁中晨报》老年记者;《中国乡村》编辑,《民建大厦之声》《东营五老会报》主编,《黄河口文学》《利津商业史话》《百科拾珠》丛书编委;《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原创达人;中国作家联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中国散文网、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青年文学家理事,青年作家网、辽宁文学签约作家。作品发表于各大报刊及官媒网络平台。
发一封微信电邮给我的童年
文/刘培华
我逾古稀之年
岁在辛丑暮春夜晚
夜深人静捧读手机
怀念童年
点击屏幕“百度”搜索
输入关键词源
昨日、稚气、顽皮、懵懂、岁月、流逝、记忆、遥远、温暖
以及欲抓却抓不住的梦幻
一连串的询查
却始终找不到失去的久违了的童年
我开始草拟微信信件
内容尽述一个甲子轮回的思念
接收邮址在虚拟的“家园”
收件对象我的童年
我伸出食指点击发送
毅然寄出一封
没有阅读者的微信邮件
发给遥远的伙伴
微信“寄”出
方得入睡安然……
那由衷的眷恋
——写在中秋夜前
文/刘培华
那由衷的眷恋
是每一次离家的前夜
母亲在枕边唠唠叨叨的嘱言
那由衷的眷恋
是每一次踏出家门的那一刻
父亲招手相送无语的挂念
那由衷的眷恋
是每一次车轮的启动
妻子撵着别离忍着不轻弹的泪颤
那由衷的眷恋
是每一次的挥手告别
女儿牙牙学语甜甜的“再见”
那由衷的眷恋
是每一年中秋的思念
静赏十五的月亮圆
那由衷的眷恋
是离家谋生游子的情缘
已轮回了一个甲子年
那由衷的眷恋
是每一天月亮初升的夜晚
浓浓的乡愁挂在上面
那由衷的眷恋
是我握笔码文的沉寂
不夜中的思绪辗转难眠
那由衷的眷恋
是每一次提笔的沉重
眼睛的模糊嗓子眼里的咸
那由衷的眷恋
是我在鸣丁书屋
发出的一首首没有格调的诗篇……
追逐爱的永恒
——写在七夕夜
文/刘培华
太阳升起来了
月亮落下去了
月亮升起来了
太阳落下去了
他们因为相爱
所以彼此追逐
因为彼此追逐
所以又一次次地错过
留给对方的
永远是自己的背影
而自己看不到的
也永远是对方的面容
太阳的朝升夕落
月亮的阴晴圆缺
陪伴人类和世界万物生生不息
所以爱就成了永恒……
换位之爱
文/刘培华
父母
珍惜
在来得及的时候
孩子的哭声总比父母的叹息
得到更多的疼惜
你不会忘记孩子放学时间
却忽略父母盼你回家的殷切
物质弥补不了精神的寂寞
最重要的是
多一点时间给父母
手足
站在我这边
以为爸爸对哥哥偏心一点
妈妈对妹妹疼爱一点
血浓于水的亲情
总在最需要的时候
他们就站在谁这边
爱人
爱有多少
付出也要有多少
爱情不是单行道
他(她)的好更不是理所当然
生气时想想他(她)的可爱
抱怨时想想他(她)的委屈
冷战时想想他(她)的温暖
两人都懂得付出
爱就会久远
毕竟真心相爱并不容易
不要轻言别离
送心爱的人回家
哪里都顺路
丈夫
有时他是你最大的孩子
脱下西装后容许他换一张脸
容许他总是关不好牙膏盖子
容许他老是要努力暗示后
才记得你的生日
其实,在坚强的外表下他的内心
也需要你小小的纵容和溺爱
妻子
换个角色做做看
是否你要求她的
总是和要求你的一样理所当然
偶尔换你拿起奶瓶
偶尔换你穿上围裙
柴米油盐之外
多给她一点关怀体谅
甜言蜜语和小小的惊喜和意外
孩子
他的小手
将来是怎样的大手
要求他成绩单上的数字
也教他欣赏大自然的法则
鼓励他必须坚强
也要他有一颗柔软的心
和他说话
不止用到嘴也要用到耳
在他长大之前和他站得一样高看世界
朋友
有时像一阵雾
有时像一片云
孤独时的思念
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相识于不经意间
重逢在危难之时
没有朋友的牵挂
纵有家财万贯
也是一位孤单的财主
孟秋
文/刘培华
秋来悄无声心飘无痕迹,
一个转身夏天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秋天变成了风景,
四季轮回一切美好都不期而遇。
最后一声蝉鸣在秋风里戛然而止,
终结了一个美满夏天的故事,
一滴热泪永远留在了心底,
凝结成一粒晶莹剔透的珍珠。
回眸一望,
夏天还在不远处踟蹰,
满含激情,
久久不肯离去。
孟秋是个令人感伤的雨季,
纷飞寂寞的梧桐雨,
淋漓了整个七夕,
今年的银河好似决了堤。
是谁守着窗儿独自凄凄惨惨戚戚,
鸿雁过尽相思却无处寄,
一场秋风吹散了阴霾的乌云,
却吹不走心头浓浓的恋依。
风吹凉了初秋的天气,
也吹乱了满头的银丝,
薄薄的衣裳难抵微微的寒意,
依然留恋夏天那骄阳如火的日子。
风吹皱了秋水一池,
也吹醒了夏天的记忆,
一片叶子夭折在风里无助地独舞,
似在倾诉夏天那些缠绵的往事。
荷花残卷塘池,
夜晚秋虫或近或远喃呢,
记起唐诗宋词里的一些美妙的意境,
而又充满无限期许。
回想夏季的热情奔放,
心情仿佛在河流中游弋快乐惬意,
然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沉甸甸的怀念积蓄在心底。
采一瓣鲜艳的月季夹在书里,
把这个美丽的夏季珍藏在心底,
每日翻阅,
即使寒冷的冬日也会有丝丝暖意在心头泛起。
与孟秋对话语言浸染凉意,
与孟秋对视满目落叶飞舞,
与孟秋相拥漾开流年的丹青,
与孟秋共眠花落萧瑟梦里。
孟秋的云载着秋天的风温柔地吹拂,
伫立在风里任思绪如水草漂浮,
款款情深随叶跌落在一笺水墨里,
秋天的故事刚刚开始便翘首硕果可期……
好邻居(散文)
文/刘培华
俗话说,行有好伴,住有好邻。家家都有邻居。我们小区的邻居们,人人都很善良,都很好。但人缘最好,令人佩服称道的是老孟。他因为心好善于做好事而出名,是大家公认的和睦相处的好邻居。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对此我深有感触和切身体会。老孟和我同住一个单元,我家住四楼西,他家住五楼东,老俩是为看外孙住在女儿家,我们相邻已近十年了,虽非对门,但我们处得很好,情同一家!
我们的邻居男主人老孟,很少有人知其姓名孟范廷。老孟常爱为社区内外、街坊邻里操个“闲心”,管个“闲事”,熟悉他的居民都亲切地称他“老孟”“孟大哥”,自然称夫人“嫂子”。我虽年长老孟一岁,不叫孟大哥,但一开始就称呼其夫人“嫂子”,习惯了,开始她还推辞:没哥哪有嫂?为此还多有“争执”,处久了,相互了解了,她也勉强接受了。
平时,我们两家来往密切,过年过节两家来往更甚,谁家有啥稀罕东西,做好吃的,水饺包子年糕粽子都忘不了对方,少不了对方。老孟爱好下网逮鱼,每当逮鱼回来都会给俺家送,有时嫂子还煎好或炖好做熟了再给我们端到家中。有时逮的鱼多了,他留下自家吃的,其余全部送给邻居们。
邻居家送,他家在楼顶种植了蔬菜,俺家跟着沾光,共同分享劳动果实。春天韭菜,夏天黄瓜,秋天丝瓜……葱蒜四季蔬菜不断,有他家吃的就有俺家的。采摘下来就给我家送,有时直接挂在门外门把手上。开始还谦让寒暄一下,后来也习惯了也就不客气了,以为“理所应当”。有时做饭时没有葱花,自己爬楼顶拔葱。
2019年8月,我因患脑梗在北大医院做介入治疗住院23天,儿子在北大读博请假伺候我,老伴一个人在家,经常不做饭,吃饭将就凑合,是老孟家嫂子,每天做好饭就给送过去。是好邻居的安慰陪伴和照料,使老伴在担心无助和难过中度过独居焦虑的日子,我回家后十分感激,此份邻居情谊给予我仿佛是一缕冬日明媚阳光的温暖,抚慰着当时因大病初愈而忐忑的心灵。为表感激,前往致谢,被倔绝相拒。他们说这不是小事吗,都是邻居应该做的。我想: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如此“应该做的”小事,那社会该有多美好。
他们不仅和我家如此,和所有邻居相处得都很好。
老孟是木匠出身,手巧,勤快,为人热情,乐于助人,好结交朋友。经常给小区内邻居磨刀、修家具。小区内,谁家东西坏了,找到他,有求必应。嫂子大方,热情,好客,热心肠,因老孟对外人对邻居施好,有些家里的事顾不上就由嫂子承担了,但她没有任何怨言。老孟夫妇是好心人,他们的“好”,在我们小区可谓家喻户晓,老孟全家深受邻居尊重。
老孟在社区还负点小责,是我们的楼长。楼道门坏了、灯坏了,他联系物业,谁家的太阳能漏水了,他挨家挨户敲门询问查找,直到修好。
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严控期间,他更成了“大忙人”。经常帮助社区,发口罩、发传单、发通行证,为社区公共区域娱乐设施打药消毒,志愿帮助小区门卫出入登记、测体温。因为他这些乐于奉献、温暖人心的小事,疫情让大家心更近了,俺小区48号楼也更团结、更和睦温馨了。
老孟有一电动三轮车,若有家轿不能运送的东西,找老孟很痛快,就连固定和防护用品都不用操心,一定会按时安全运回或送达。
老孟在市政干绿化。有一次,他准备去上班,看到小区后楼有一邻居老太太不慎摔倒,躺在地上起不来,老孟发现了,赶紧把她扶起来,并用自己的三轮车将其送到医院,之后,通知了老太太的家人,并为此耽误了上班。
即使是与他素不相识的人,毫不相干的事他也管也帮。看到路人需要帮助时,他都会搭把手。前几年政府为小区墙面保温、楼顶防水、楼道粉刷,他都帮忙递东西,在我们楼施工时,夏天施工热,他经常给工人端茶送水。
有一年冬天,小区广场绿化带里“住”着一只流浪猫,生了4个小猫,垃圾箱改成智能回收箱后,没了觅食渠道,饿得喵喵叫,大冬天,很让人可怜。老孟知道后,便找了个大泡沫箱,里面填上旧棉被,利用他的木工手艺工具,找了木料,制作成小房子,放到背风处给它们建了一个遮风避雨的“家”,给猫全家取暖。老孟并且每天送食物喂猫。在他的影响下,有不少好心人,时常喂猫逗猫,我也有过几次给猫送食。直到过了冬天,小猫长大后不见了,猫搬家了。
他下楼时看到谁家门口放着待扔的垃圾袋就顺便给提走送到垃圾箱,经常有人将垃圾丢在垃圾箱外,老孟看到后定会把垃圾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看到小区里有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他便把车子送到小区门口或停车处。
他帮了别人,人家报答他,送他礼品给东西他拒收,给他工钱他更不要。别人夸他,向他道谢:麻烦您了。他总是回应:邻居之间相互帮忙是应该的,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我只是做了一些寻常事,这些都很正常的,邻居之间就得这样。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好邻居!
老孟是个热心肠,心地好,脾气好,人缘好,手艺好,为人好,名声好。老孟的好,数不胜数,纸短墨少,笔拙嘴笨,难以如邻居们所愿,好在孟大哥的好已经被邻居们记在心里了,口口相传。
这就是我们的好邻居,一位普普通通爱管闲事爱办好事的好邻居。他是构建和谐社会、文明城市、现代城市新的邻里关系的榜样,是倡导和谐温馨的社区居住环境的典范。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自古一贯弘扬传承和睦共处的邻里关系。邻里和谐,社会安宁,国家文明,国泰民安。四邻旋律声声入耳,睦邻翠湖处处“微”光。相聚社区,共享美好社区生活,感受街坊邻里间的温情,进一步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氛围。同住在一个小区的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更像是一家人。我的好邻居的所为即诠释和谐社会,文明城市,现代城市新的邻里关系,倡导和谐温馨的居住环境的典范,是对城里邻居老死不相往来的偏见的抨击。愿我们所在社区、城市、社会,安邻、睦邻、悦邻、益邻,全民参与社区营造,共建四邻美好社区。
何其幸,我能拥有如此好邻居!摊个好邻居真好!
不需拉票,公平公正
茅盾文学杯
全国首届文学书画大赛!!
主办:中国燕京文化集团(我国引航级文艺组织)!!!

大赛日期:2024年8月12日--9月22日
第一副主编投稿微信:mimengdexiaoyu
茅盾,著名作家,文化活动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新中国文化伟人。他的精神被誉为中华民族之魂,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将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为纪念茅盾先生,铸造当代民族魂,我国引航级文化组织中国燕京文化集团特发起“茅盾文学杯全国首届文学书画大赛”,欢迎广大爱国志士踊跃参赛!!
一、报名步骤:
1、提交作品:书画、诗歌、短小说、散文、歌词等,均可投稿。
2、投稿请发微信(为提高沟通效率,本大赛不接受邮箱投稿)。附作者简介300字内,照片一张,详细联系方式、姓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
3、投稿数量:诗歌1--5首;小说、散文、杂文限3000字内;书画投稿,限照片5张。
两部大典同时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