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爸爸送你去上学,再帮你扛一次行李,以后的路,你就要学着一个人走……”,我一直对儿子这样说。“我一个能行,没有任何问题,爸”,儿子也总是这样回答我。我深知:遭到儿子的拒绝,主要原因是儿子因为自己没有考到好学校。要是我们实在非要送他去学校的话,就先让我们给他补帖5000元,原因之二是因为我们俩个人已老,网络观念太差,一个啥都不会、不懂,一路上需要他一直操心、帮忙和照顾。
年年如此, 2024年各大小学校新生都已陆续开学了。每逢开学之际,家长常常比学生还兴奋。我们一直说放下家里的事情和工作上的事,一块送儿子去学校,去所在辽宁铁岭市卫生职业学院,因为对儿子来说,上大学,是一个时代的开始,对作为父母的我们来说,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大学的确是一个分水岭。孩子离开家乡、进入了大学后,父母都慢慢变成了一种永远的守望。似乎心里从此再无春秋,只有冬夏……。
儿行千里母担忧。人世间有一种爱,送别于不断目送,成全于相互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无限与无私的爱。父母送孩子去大学,既是一种陪伴、见证,也是一段亲情的父爱母爱的旅行,更是一种鼓励与守望。按常理,送孩子上大学,不只是可以顺便看看孩子上学的地方,主要是对父母的一种安慰,一种放心的施舍,应该说对孩子没有什么不好,但也要看看孩子的性格、心理与志向怎么样,因为学校学生存在很大的比对,从简单的家长陪送到学生的吃、穿、住、行等,比对是很明显的。
记得自己上大学那年是1993年,老爸原要去送我到兰州甘肃中医学院,结果恰逢长官大表兄上兰州办事,因为有车,只是提前走了两天,车到家里来接我,也许自己是个“窝里老”、“怕离家”,在大家的目送下,就在自己上车踏进车门的一刹那间,鼻子不由得一下酸了,眼泪也充满了眼眶,转身瞬间看到了老奶和父母彼此的眼泪……。后来听老奶说,我坐车走后,妈妈哭鼻子大哭了一场。
我到校后不到一周,才发现原来自己高考拼了命的考,只是离家越来越远。那时候那有现在这么发达,和家里人沟通以书信为主,每周给家里要写一封信,由于家里离村部远,一收我信就是好几份,我实在等不住家里的来信,和家里提前约定好接打电话时间,到了每周五下午,我常常去学校附近的五里铺邮局打长途电话,一打通电话就是哭,惹得家人也难以挂电话。后来学校里也安装公用电话,一下方便多了。为了接打电话,我们也学会了精明、细算,把公用电话号码通过信件或打电话提前告诉家人,在约定时间里接打电话,至少不用等,由此也省了好多电话费。但不论怎么样,周末也很难打消一个人的孤独感。因为到了周末,家在兰州附近的同学,多数都趁周末回家了;有同学的,约上游逛去了,唯独离家远的同学、同学少的,只能默默的呆在了宿舍里……。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天下父母心。相信,绝大多数父母都存在矛盾的心:送子女上学,又怕孩子长大!希望孩子展翅高飞,不想给孩子任何束缚,可又怕孩子长大后离自己太远!有时候那种没着没落的思念折磨着彼此……。孩子学业繁重,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只能冲着父母发发牢骚,也许以后想听孩子发牢骚都是一种奢望了……。猛地想一想,孩子留在我们身边的日子也真的没有几年了……。这种亲情与无奈,体现在大包小包地去送孩子上学的心切,体现在父子、娘母之间默默的父爱与母爱,这种亲情与父母之爱,似乎从不缺席,天经地义,也无任何争议,大概无论在天涯何处,父母的心总是一样的吧。即便是在文化差异很大的其他国家,送孩子到大学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然而,父母送子女上大学,并不代表子女不能独立,而是父母与孩子共享进入大学的喜悦,是表达父爱与母爱的一种方式。送孩子去上大学,是一个仪式,见证孩子成长的仪式。对父母而言,这还是一种分享,是一种放心,是一种踏实,更是一种陪伴与慰籍。尤其是很多父母并没有上过大学,因为子女,终于有了进入大学校园看看的机会,踩踩这片土地,望望这片天空,逛逛这座城市,看看这座校园……。不管是上学的学生,还是送子上学的父母,多数都会开心地在校门口拍照、合影,好奇地参观学校的角角落落,热情地跟其他同学和父母打招呼……。相信这也是众多的家长、同学最快乐的一天、最快乐的一次,永远难忘的一天、永远难忘的一次。
子女是父母的最大牵挂,孩子上学后,父母听到最放心的话就是孩子给爸妈打电话说:“我在宿舍里爸、妈”,父母亲才能想象出子女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和什么样的人一起玩耍,才能放心。“我在食堂吃饭爸、妈”,父母才能想象出自己的孩子坐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吃着什么样的饭菜,才能放心。“我在去教学楼的路上,爸、妈”,父母才能想象出自己的孩子走在怎样的一条路上,才能放心。“你啥好着不?生活费够不”这是我们最爰问孩子的话,而最多、最担心、最急切的电话就是“爸、妈,我没有生活费了”。
自从得知儿子被辽宁学校录取后,我有说不出的难过,虽然在儿子面前假说“辽宁不远”,但从内心深处讲,一想儿子去东北上学,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一直自言自语的说“唉,娃去的太远了,要是想娃了,来去都不是很方便”。望着别人家的孩子在亲戚朋友的欢送下,在父母的陪伴下,高兴的提着大包,拎着小包,掀着箱子,上车呀,挤人群呀,下车呀,追公交、赶地铁呀……我不由得眼泪簌簌流下,看到别人家儿子的父母给子女买零碎东西、进宿舍铺床铺……想起前年2月份送女儿到平凉甘肃医学院报到,虽然当时自己还扖着单拐,行路艰难,但怎能挡住送女儿上学的心切,虽然当时天气很不少,下过雪,天也好冷,但什么疼呀、冻呀、滑呀似乎一点没有感觉到。
最近这些天:两个娃上学、老爸第三次住院与自已工作上的烦恼恰逢交织,令人十分的焦灼与纠结,也让一向心静如水,充满希望与激情的我,似乎一天陷入了神昏巅倒,坐卧不安的深渊。让人感觉自己像长时间没有休息好,身疲心不在焉……。五味杂陈,看着愁,瞳着梦,梦中想。想着姑娘至少当年我们俩个人还亲自送到学校。想着儿子一个人怎么出行到遥远的学校…,想着儿子是怎么孤单的去学校报到……。老人就在县中院院住院,但自己一点也没有顾及伺候,全部放心的甩给了临时回家的小会姐照看……。单位上的工作,一下也让我难以应对、处理不急……。
时光荏苒,午夜梦回,梦中想,想着梦。这些天,我天天都梦到了,梦到了自己和儿子在西安、在辽宁、在沈阳、在铁岭………,怎么一醒来还是在自己睡的床上……。“儿子,爸爸同样爱你,不是你认为爸爸光爱你姐,因为你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掌上的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