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创作歌曲《唱给父亲的歌》的初衷
吴福林
2025年5月14日<农历四月初一>,是我父亲诞辰110周年。2020年10月30日,在纪念父亲诞辰105周年系列活动开幕式上我曾承诺过三件事,一是出一本《吴兴让年谱》,二是筹建一处《吴兴让纪念馆》,三是将纪念馆父亲作品全部捐献给磁州窑历史博物馆。<现峰峰博物馆>目前,这三项计划正在实施之中。
今年以来,我写了一些怀念父亲的文章。突然,有一天,我萌生了亲自给父亲写一首歌曲,以这个形式表达怀念父亲的深情厚意。经过三天的构思,一首《唱给父亲的歌》歌词初稿写成……。
写这首歌的初衷基于三点:
一.深切怀念父爱如山之情意。
我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父亲对我的爱是深情的,也是一个父亲给予儿子的亲情。俗话说:“父爱如山比山高,父爱似海比海深。”父爱对我来说,体现在我的青少年阶段。
襁褓中父亲经常用他那长滿胡子的嘴亲我的小脸蛋;三岁时,父亲只要有时间,就拉着我的小手去逛庙会,走一段就把我扛到他的肩头上,还不时给我买爱吃的糖果;四岁那年冬天的一个下午,父亲抱着我在院子中间照像,这是我和父亲唯一的一张合影;五六岁吋,父亲利用业余时间给我讲孔融让梨,孟母三迁,司马光砸缸,凿壁偷光等故事,鼓励我刻苦学习,早日成为有用之才。八岁时,父亲第一次带我坐绿皮火车去邯郸,陪我一起登武灵丛台,讲述赵武灵王和成语典故;1968年8月初,我参加工作的头天晚上,父亲语重心长对我说:你要踏踏实实工作,清清白白做人……。
二.铭记父亲百般呵护子女之深情。
1957年,姐姐被国棉二厂录取,父亲借邻居自行车带我姐姐从马头坐火车去邯郸报导。我六岁那年,因感冒发烧41度,父亲用自行车将我带到陶瓷—厂保健站,输液一晚上,父亲始终守护在我身边。1964年,一个下大雪的晚上,父亲徒步好几里地去彭城中学接上晚自习的我回家。1969年4月30日,父亲和母亲俩人轮流在彭城百货大楼排队一晚上领了一张自行车票,给我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让我上班骑。
“一滴水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从这几件平凡小事,可以折射出
一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对子女的舔犊之情和父亲对我们的厚爱。
三.追思父亲一生坎坷跌宕之经历。
父亲1946年5月,经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建设厅副厅长、工业制造研究所经理刘雨辰介绍参加了革命工作,当年转为国家干部,1946年秋天,因平汉战役,制造所整体迁往山西长治,因表现突出,父亲被破格提拨为副经理。1947年秋,制造所又迁回彭城西岳家窑原址。
1948年刘雨辰调华北窑业公司任经理后,父亲被任命为经理。工业制造所改称为彭城细瓷研究所,1950年改为华北窑业公司彭城磁厂,1951年改为鼎新瓷厂,父亲任副厂长。<见邯郸陶瓷志第421页>1952年“三反〞运动开始,父亲被人举报,副厂长职务被免,行政降了一级,经审查,行政职级当年恢复,职务降为技术科长。1954年9月,又任峰峰矿区工业局试验研究所副主任,后任彭城细瓷厂副厂长,1962年任陶瓷研究所美术设计室主任,文革期间曾受到不公正待遇。纵观父亲一生的经历,可以说是坎坷不平,跌宕起伏。
基于以上三点初衷,我怀着对父亲的无限尊敬和无尽思念,写出了《唱给父亲的歌》歌词初稿。
初稿写好后,我先后发给好友周桂鑫、王百军和杨宇峰,征求他们意见,他们分别对歌词个别词句提出了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我又把歌词发给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区音乐家协会主席郭二刚,请他审词并作曲。他收到后,立即着手谱曲,郭二刚用他那娴熟的作曲技法,很快就谱好了曲子。为了好唱又接地气,他也对个别句了进行了修改,基本成型后,我们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唱,二刚用他那富有磁性的嗓音和饱含深情的演唱技法进行演唱,使我热泪盈眶。经三易其稿《唱给父亲的歌》定稿。随后,二刚又找他的同行音乐人夏雨,阿丛,经他们编曲和混音,一首完整的歌曲音频编成。随后,我让新视界图文工作室的杜晓辉制作音频,经杜晓辉精心制作,一个图文并茂,画面清晰的音频基本完成。后我又征求区融媒体中心主任曹彦彬和资深影视人周桂鑫的意见并让影视人马小光对画面进行加工,这样,一首完整的歌曲《唱给父亲的歌》制作完成。录制完成后,我又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播,反映良好。
总之,是伟大的父爱激起我的创作热情,是对父亲无尽的思念付于我创作的源泉,是多位朋友的支持给了我创作的力量,在此,对本文中提到的和没提到的朋友一并表示感谢!
制作:都市头条编辑刘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