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边身份存疑的枭雄(连载1)
文/郝蔚民
洛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重要支流,她发源于华阳西北秦岭草涟岭下的黑龙潭,故此地小镇名曰洛源。洛河沿峡谷而下浩浩荡荡出陕西流到河南巩县后注入黄河。河岸两边的花石浪龙牙洞猿人遗址、张原猿人遗址、焦村猿人遗址和仓颉造字、灵龟出书等人文遗迹,标志着华阳是河洛文化的交汇地带。河洛文化像那洛河水一样长流不息经天纬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滋润着华阳人,使这一方热土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洛河的北岸云蒙山,高耸入云,云遮雾罩。山下的这一段洛河有一个很文雅的名字,称作白昶河,白昶河南有一个村子叫鹿村,住着姓鹿的山民。按照中国家族姓氏来源揣测,大约上祖之人以祥瑞动物鹿为崇拜“图腾”,鹿,禄也。故指“鹿”为姓。这里的人好学上进、重文习武,生性刚烈、正直公道,人才辈出。
过去这个村口建有牌楼,竖立有双旗杆,旗杆上端有烟兜子,这个规制是明清地方出过举人的标志。据说这里在清朝丁戌年间鹿家出过一个名叫鹿德茂的武举人,由于武艺高强,精通兵略,皇上钦点三十六名武举之魁首,赐封号“武魁”,皇上御笔“武魁”二字的大匾额悬挂鹿举人的大门之上。皇上的御笔“如朕亲临”,官员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朝拜此扁。鹿举人有四子,起的名字颇具威武气势,唤作应龙、应虎、应麒、应麟。后辈繁衍生息,人丁兴旺。
话说在民国时鹿村出了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人称“鹿石头”,他名叫鹿英武,生于1898年8月。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世代以务农为生。鹿英武从小顽皮,在私塾里不好好念书,好打闹嬉戏,浑身油黑,像洛河边一块乌黑的石头。因此,母亲亲昵地唤他“石头娃”石头就成了他的小名。
长到十七八岁时,石头居然成了一名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汉,不事农桑,专爱舞枪弄棒,喜交江湖人士。见过他的人都说,鹿石头面目之中有一股黑煞之气,与《水浒》中的天杀星黑旋风李逵有几分相似。
鹿石头匪耶?侠耶?“地下党”耶?至今还是一个不能破解的迷!
鹿村人传说,鹿石头,是“一个泰山崩于前面不变色、刀枪加于身亦不改容”的枭雄。鹿石头自小习武,腿上经常绑着铁瓦子和沙袋子。一杆快枪不离手,有百步穿杨之技。他波澜跌宕的人生颇具传奇色彩,在他身上所发生的故事,又和鹿举人的后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私有制极度膨胀的社会。鹿举人的后人经过几代人的聚敛财富,到了他的后人手里,全家二、三十口人,房屋八十多间,占地五百多亩。雇有家丁长工,骡马成群,十几杆长短枪护院,俨然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大财东。
穷人的血汗汇集成了土豪劣绅的财富。富人为富不仁,穷人要抗争要生存,两者是血淋淋的阶级斗争。土豪劣绅欺负、官逼民反,使多少百姓走上了聚啸山林打家劫舍杀贫济富之路。
俗话说,“人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眼看着鹿举人的后人在村里耀武扬威、盛气凌人。鹿石头不信这个邪。心里憋着一口气,心里暗暗发誓要和他鹿大财主家叫板。鹿石头租种本村小财主一块八分稻田。这块稻田紧挨着鹿举人家旱涝保收的三亩稻地。八分地种了三年后,鹿石头就将鹿举人家的三亩地给一勺烩了,都插上了秧苗,并径直找到鹿举人家,言说这三亩地本来就是我家祖上的,现在是物归原主。鹿举人家里不服,找来了村里的老年人和权威人士说理。鹿石头身背猎枪,历数祖上与鹿举人家里因这三亩产生的纠纷,看着鹿石头一副拼命的架势,就无奈放弃这块地的所有权。也正是因为这块地的纠纷,鹿举人的后人和鹿石头结下了不可化解的仇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