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春秋靓点
作者/侃珂
合诵/相逢一笑·云朵
音乐合成/云朵
是谁在研究穿越津门故里的传奇踪迹,
是那些默默奉献的南开档案工作者,
将那些记载南开春秋靓点的展览呈现,
打造成回眸南开历史底蕴的研学基地。

那些闻名遐迩老字号的趣闻轶事,
那些家喻户晓的工商业名牌商品,
唤起我们跟随电视记录片的画面,
寻觅老字号与南开共潮生的传奇印迹。
从鸵鸟墨水到海鸥手表,
从耳朵眼炸糕到郁美净,
从泥人张到风筝魏,
记载着传承非遗的历史记忆。

适逢甲辰年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
当你与我走进南开区档案馆大厅,
跟随着讲解员深情入境的步伐,
悦看乐赏“南开春秋”的主题展览,
那些老图片、音视频和实物文献,
那些条千秋带、老城砖、路牌、牌匾、黄包车等历史遗存,
吸引各地游客以视、触、听觉交互体验的方式进行研学观展,
寻找那些演绎南开人文历史的印迹。

还有他或她以及团建活动的企业团队,
漫步聚焦在每一个展览主题之中,
静心聆听讲解员深情入境地讲述:
那些津门故里厢风卫俗的形成,
那些鼓楼、天后宫和漕运帆影的历史。
驻足观赏那幅《潞河督运图》的画卷,
探寻画中商贸繁荣的津门故里之地。
细观慢赏卫商传奇中的老字号家谱,
浏览那些弥足珍贵的泥人张、风筝魏、乐器张等非遗作品的真迹。
追溯天津方言源于老城厢的踪迹,
解读那些拔闯、褶咧等天津方言的寓意。
近观那些铜烫壶、铁熨斗等老城厢市井生活的真品实物,
感受着老城厢民俗文化的迷人魅力。

是谁唤醒东方巨人崛起的身影,
成为你与我、他或她参观的主题。
那些铭刻着风云南开历史的珍贵图片,
用近代先声串起那些令人难忘的历史记忆。
让我们探寻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
北上天津广东会馆发表著名演讲的革命足迹。
寻觅李大钊、周恩来,邓颖超、于方舟等革命先辈投身革命,
领导南开爱国运动的红色史迹。
教育后代传承先辈的红色基因,
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注入新活力。

不知道多少次走进文庙博物馆,
探寻从明正统元年(1436年),
天津第一所地方学校-卫学在东门内建立,
逐渐地形成南开崇文兴学的聚集地。
到1752年问津书院在鼓楼南落成,
彰显着儒学教育思想的独特魅力。
从严修在1904年开办南开学校,
到张伯苓和严修在1919年创办南开系列学校,
培育许多近代名人成才于南开的感人事迹。
不知道吸引多少参观者来此打卡,
探访绽放南开春秋精彩靓点之地。

不知道有多少历史遗存的名胜古迹,
记载着津门故里春晖的神秘传奇。
回眸国家主席视察古文化街的难忘记忆,
激励南开打造日新月异的商业聚集地。
不知道有多少企业争先恐后地入驻天开园,
共同筑牢开创科技兴国的新高地。

穿越六百二十年的时光沧桑隧道,
那些档案文献记载着老城文化历史,
让你与我、他或她沉浸于其中研学求疑,
唤起了那些老城文化的美好记忆。
开启走街串巷的研学南开春秋之旅,
感受着丰富多彩的老城文化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