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物件:扇子
文/高迎春
我小的时候,乡村还没有通电,过夏天自然谈不上使用电扇。因此,扇子就成了人们驱赶酷暑的手中物件。扇子有多种多样,因为蒲葵扇物美价廉,故而更受农村人的青睐。蒲葵属于热带植物,鲁北人过夏天,几乎人手一把蒲扇,却很少有人见过蒲葵的模样。
蒲葵叶子,应该是绿色的。制成扇子之后,经过水洗,压平,漂白,再用蔑丝缠边,自然失去了本来面目。更高级一些的蒲扇,是在上面用烙铁烙画三国人物、西游记人物,或者烙画山水风景,价格就比普通蒲扇贵了许多。蒲扇买回家,因为怕蔑丝缠边破损,母亲常常是再在上面缝上一圈布。人手一把蒲扇,为了便于识别,我们通常用圆珠笔,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为了防止别人使用,还要在上面写上打油诗: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立冬。夏天在室外乘凉,手里的扇子,可以扇风,还可以驱赶蚊虫。白天外出,手里的扇子,也可以用来遮阳。蒲扇用的时间久了,就成了毛边的了。即便是这样,母亲也舍不得丢弃。冬天点煤球炉子的时候,可以用破蒲扇来扇风。村里人用砂锅煎药,也需要用蒲扇助火。
村里人家家户户都养鸡,把鸡蛋卖给供销社,可以变来柴米油盐酱醋茶。如家里有上学的孩子,鸡蛋还可以变来铅笔、橡皮、作业本。养鸡,最怕传鸡瘟,只能眼睁睁看着公鸡母鸡死绝。得了鸡瘟的鸡肉,人们不敢食用。但是,可以将鸡毛拔下来,高温消毒之后,做成鸡毛掸子,做成鸡毛扇子。做鸡毛扇子,需要选公鸡母上身上的硬翎。将鸡毛硬翎有序排列,用铁丝或者铜丝穿连,用柳木做扇托,扇柄,一把鸡毛扇子就算做好了。用柔软的鸡毛,染上颜色,可以做成小巧的团扇。这样的扇子,更受女孩子的欢迎。拿在手里,可以扇风;插在头上,就成了装饰。高级的羽毛扇子,是用天鹅、大雁的硬翎做成,扇柄或用犀牛角,或用象牙骨,只有帝王将相才使用的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手摇鹅毛扇,以至于他手中的扇子,也成了足智多谋的象征。古代先民狩猎为生,最早发现用羽毛可以做扇子。因此造字的时候,特意在“扇”字里放了一个“羽”字。
村里人家,有使用麦秸秆扇子的。将麦秸长挺,如编圆形宝塔一样,交叉向上延长。编足小半尺长形成手柄,将余下的麦秸秆形成扇面,用柘木条包边,一个小巧的麦秆扇子就制作完成了。因为麦秸秆每到麦收容易采集,只要有心就可在本地取材,现编现用。制作麦秆扇子,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把麦秸秆编成小辫,找准圆心缝制一尺大小,再用柳木固定成手柄,就可以随时扇风驱汗了。在学校里,小孩子们也有自制扇子的办法。找一张硬一点的纸张,折叠成条状,然后反复折叠,到头以后,从中间对折,再把折叠处扩张开,就成了一把至折扇。如果将纸对折成三角,从一个角开始折叠,纸折扇就成了蝴蝶翅膀模样,就更加美观别致。虽然拿在手里扇的风小了点,但总比没有扇子要好一点。真正的纸折扇,需要竹条做龙骨,收拢起来便以存放,伸展开来可以扇风。纸折扇可以在两面印上书法、绘画,美观雅致,人见人爱。当然,价格要比寻常蒲扇略贵一些。
麦秆扇,清代的王廷鼎编写的《杖扇新录》里,有详尽记载:“麦扇:以麦秆编成扁带,广寸余,圈作规形,如盆大,用竹片两面夹之为柄,中心贴五色绫缎一小圆,绣山水、人物,极细,麦色金黄而润,轻灵便捷。麦秆扇,风格独具,各显其长,相映争辉。”我小的时候,公社曾经号召各村编结麦秆辨,由供销社统一收购。麦秆编结辫子,很容易学会,当一根麦秆快到头的时候,将另一根的粗头插入细稍,因此在编结时可以不留接头痕迹。麦秆是麦子最上面的一截,整理的时候,是把麦捆从中间用铡刀切断,然后再拿回家,细心去除叶鞘,就可以用来编结麦秆辫了。麦秆扇:编织多种多样。有的将麦秸从柄向四周辐射状地展开,然后编成石榴、孔雀尾羽等形状,再用绣线将麦秸中间串联在一起,称为"串扇"。有的将麦秸一端紧扎为圆心,然后用线将麦秸扎结成网孔,中间隔一层布,用以衬托网孔图案,称为"扎花扇"。民间工艺智慧,尽在其中矣。
现在,农村普遍用上了电,电风扇进入各家各户。在室内可以不用扇子了,但如果到室外乘凉,依然离不开蒲扇和纸折扇。在我收藏的纸折扇中,有著名画家任恒泉为我画的两把扇子,一把上面画的是兰草,一把上面画的是枇杷。还有已故书法家张庆峰为我题写的两把纸折扇,一把上面写的是:明月清风。一把上面写的是唐代王维的一首古诗。时光悠悠,乡村物件扇子,依然会伴随人们,渡过漫漫人生。

作者简介:高迎春,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德州市政协文史专员,德州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德州市第一批“文化之星”,宁津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宁津县收藏协会副主席,宁津县郭澄清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宁津县蟋蟀协会副会长 宁津县青年文学联合会特约顾问,《宁津古树风情》执行主编,《宁津文艺》编委,《宁津文苑》编委,中财论坛文化创新版主。文学作品连续三届被评为“鬲津文艺奖”,至今已出版七部。

投稿须知
1、本公众号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酌情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赞赏功能属读者自愿行为,包含点击率、转发率等与刊发作品无任何关联。质量第一为首选条件。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茌平文苑 第1166期
本期编辑: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