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433》「飘舞的剑」(6573辑)

晨间寄语
没有故意搁置作业的意思,有些事需要早上去做。碰巧,赶公交车时,有些见闻,索性作为素材写一回。
现代人的见识,可谓别开生面,每个人都有权利做自己喜欢的事,“羊肉炒酸菜,各人心头爱”。口味轻重,自己形成的习惯,吃什么、穿什么,本不该受到干涉。余以为,前提是不要太过“别具一格”,能够融入大众,最好不过。
走出地铁车厢,在电梯上,忽然感觉很多人都在向后看,上了出站平台,看的人更多,视线里出一男两女年轻人。两女浓妆,是那种惨白粉底,墨黑描眉并长拖鬓角、像电影里的僵尸黑袍人。男人头发超蓬松、分两边往后披挂,一腰黑色紧身衣、却是大筒袖口,一袭黑色缦纱罗裙,白布鞋带袜,举手投足间,兰花指招摇,一副典型的“娘们”气息。毫无疑问,三人已是大家的“不速之客”了。又可谓,既然有人设计做出来,自然就不存在没人不敢穿了。这,也可以是当今足见“回头率”的一种类型吧。
我还不完全承认自己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老古董,从70年代后期,在北京街头第一次看见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到长年陪客人游览八达岭长城时,听到外国人与中国人“哈喽哈喽”的打招呼,从看到这些外国人像看西洋镜似的,到怕挨近他们难闻那股身上的骚气怪味…。有战友说,狗日嘞这些外国人搽嘞雪花膏太难闻狠。几十年了,见过很多阵仗,现在一下子在地铁站看到这样的年轻人,真的有些莫奈其何。
微信上说,老来的人尽量不要多管闲事,少操那份闲心。是的,我已经事不关己,还高高挂起,只在心里说,他们爹妈看到会怎么样想?尤其现在是热天,男男女女,纹身者比比皆是,其家人又是怎么样的感觉?我曾问过一位带着两个小孩的年轻父亲:你感觉以这身纹身在孩子们面前,是什么样的心情?他说十分懊悔!特别是教育娃娃时有不好意思,说话的底气不足,因为自己的形象榜样不好。我也问过一位当兵退伍回来的侄儿,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一是庆幸当初听劝没有纹身,要不就去不成部队。二是军人意味着真正的男子汉,尽量丢掉坏习惯,堂堂正正做人做事。
都是年轻人,我以之比较,凡是在自己身上找怪做怪的人,不习好的多,朴素者虽无奇,惟有正人先正己。余不存在非论奇装异服,感觉不适应的同时,愿与同音同意同好的朋友们找些同味,谢谢[抱拳][爱心][握手]!
2024.8.26


202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