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藏寨气象信息员
——记拉莫盖托村村支书赵建文
魏新功
8.8灾后重建,我们给曲告纳乡拉莫盖托村安装了区域自动站。赵建文是该村村支书,2010年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重建起,兼任该村气象信息员。
也许是人太脆弱太渺小,苍天为这世界定了许多规矩,若触犯了,老天的惩罚往往让人付出的是血的代价。8.8带着血腥和悲伤走进了舟曲人的记忆。特大山洪泥石流后,舟曲人对天气和气象灾害的关注空前高涨,尤其对泥石流更是敏感。山大沟深的拉莫盖托,曾经林木繁茂,植被秀美,林木开采的时代,乱砍滥伐,森林破坏殆尽,生态失衡导致植被脆弱不说,只要天下大雨滑坡泥石流就随时发生。夏秋雷雨天气多,一响雷群众便心慌,怎样让村民既懂得泥石流的形成,又不草木皆兵是一个十分现实且很重要的问题,既是村支书又是气象信息员的赵建文一直也被这个问题困扰。带着疑问,他来到了县气象局,了解到他的心事,县局领导建议他召开村民大会,给村民下发气象实用手册,将泥石流的形成讲解给村民。
2011年4月20日清晨10时,春末的阳光暖洋洋的洒在藏寨拉莫盖托村级组织活动室院内。院内坐满了父老乡亲,他们人手一册气象实用手册,有的翻看《抗震、救灾、减灾》,有的在讨论《防雷避险手册》中的插图,边看边听他们的村支书赵建文宣读讲解降水与泥石流的关系及冰雹、雷暴等灾害的防范。随着赵建文的讲解,一页页插图让父老乡亲了解了与农村生产安全息息相关的气象小知识外还知道了二十四节气歌。小黑板上,赵建文从看云识天气开始,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图讲解,因为一些村民不太听得懂汉语,每句话他都是说完汉话就又用藏语重复几遍,直至男女老少脸上露出听懂的眼神,最后还不失时机的将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的形成进行了剖析讲解,让人们懂得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环境所致,坐落在河谷的村寨,经常遭受干旱、大风、低温、暴雨等气象灾害的侵扰。为了寨子的安全,凡接到气象局电话预报有暴雨或复杂天气过程时,赵建文就通过广播、电话和召开会议的方式告知群众,并组织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工作。拉莫盖托背靠的山坡大部分是沙性土壤,土质结构疏松,一有暴雨,不同程度的山体滑坡直接威胁着寨子的安全。自兼任气象信息员后,汛期,赵建文经常都会到那些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方查一查,看一看,走遍寨子的坡坡坎坎。哪里是荒坡,哪里是林地,哪里有隐患,哪里最安全,他都一清二楚。2011年7月2日,赵建文接到县气象局暴雨橙色预警信息后,立即用大喇叭通知村民,要大家做好防范,又亲自到沿河和离滑坡隐患较近处居住的几户村民家里督促他们紧急加固门前屋后堤坝之外还进行了人畜及粮食转移,这次大暴雨气象部门预报准确,曲告纳乡普降大到暴雨,拉莫盖托村3日降雨量达到62.5mm,是该村罕见的强降水天气,因了赵建文的通知和村民们提前预防,避免了人畜伤亡,也未遭受重大财产损失。
2011年春末夏初,拉莫盖托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干旱,干旱期间,赵建文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并根据气象预报组织村民抗旱、改种,开展生产自救。
2012年气候反常,雨水较往年增多,主汛期,赵建文经常一个人坚守村级组织活动室,密切关注天气情况。恶劣多变的气候和多雨天气十分不利于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生长,赵建文结合本地地理环境,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并特别提醒村民雨水较多,重点要抓好清沟沥水防渍害和预防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建议多施农家肥,加强草害和病虫防治,保温保墒,将恶劣天气影响减少到最小。
气象信息员工作平凡,却关系到群众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赵建文平时十分注重认真阅读有关气象书籍和了解不同季节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气象灾害的防御。学习过程中,他深深地体会到利用气象知识科学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和预防气象灾害,是农作物保丰收的最佳途径。
赵建文能在做事方式和社会活动中将自己的智慧(譬如他乐善好施,注重环保,平日喜欢与山水土地为伍,又乐意组织引导人们保护环境)献予社会,能为大多数人的利益着想,便是他最佳胸怀的积极展现,更是生命美善的高度。只有高中文化的藏族汉子赵建文在他的学习笔记中这样写道:因为环境破坏,气候变化无常,气象信息在农村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气象信息员,不管今后的工作有多难,有多杂,有多繁,为了我们的村寨和我的父老乡亲,我一定会加强气象知识的学习,一如既往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深、做细、做踏实。
作者简介:魏新功,文学爱好者,现就职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气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