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芦山简介:
伊芦山坐落在我的家乡伊芦乡境内,(现已与同兴乡合并为同兴镇)伊芦山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伊芦山位于连云港市南、灌云县城东北各15公里,是商代开国大臣伊尹晚年结庐退隐的地方。拥有三千多年人文历史,现存有古代石刻群、三生石、钟庵、石佛寺、七十二藏军洞等众多旅游景点。以伊芦山为核心的伊隐小镇特色旅游景区除伊芦山山体公园外,还新建了伊芦山梅园、伊芦山枫园、伊尹美食街、伊尹中草药种植园、伊芦中医馆等景点。
伊芦山成山于20亿年前,是泰山东起首脉,古时是海上的一座岛屿,素有小蓬莱之称,又有“海上仙山”的美誉。商代开国贤相,“厨祖”“汤药之祖”伊尹晚年曾来此结草为庐、隐居修练,因此后人便称此山为“伊芦山”。无论从成山历史还是从人文历史上来看,伊芦山不输给国内任何一座名山大川。
汉朝大将钟离昧出生在伊芦,后人为了纪念他修了钟庵;伊芦山自古以来还是军事和交通要地,薛仁贵征东在此屯过兵,栓马松今尤在,陆凌霄成仙在伊芦山,一日千年的故事代代相传……凡此种种,伊芦山被当地百姓称之为神山。
从伊芦山顶向西南方向看,还有大小两座山,大的称做大伊山,小的称做小伊山,连云港灌云境内的三座山皆因伊尹而得名。
伊芦山不仅有如画的山光水色,优美的自然景观,还有历史悠久人文景观:摩崖造像、文字题刻,加上文人雅士的吟诵诗章、笔记小品,民间代代流传的轶闻故事,记载着伊芦山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以上简介选自网络,略有删减,鸣谢原创者)
我家就在伊芦山下西北方向的玉兴村。自小时候起,每到冬天和清明,伊芦山总要发生几次火灾,火光冲天,黑烟乱冒,心痛不已。童年时,经常和小伙伴背着大人偷偷地爬伊芦山。稍后年长,到了伊芦山南钟庵下的伊芦中学读书,天天走读,每天都从山前来回四次。那时贪玩,逢到周末,有时逃学,跑山上打牌下棋。初三住校后,有时趁月明之夜,自学课间,爬到钟庵院内玩耍。
再后来九三年左右,机缘凑巧,到伊芦山南钟庵下的奇泉酱油厂干了几年,其间,同事江氏兄弟曾带人上钟庵把奇泉清理积淤乱石,使奇泉水清如镜,助奇泉酱油宣传扬名。
青年时曾多次梦见家山伊芦山被开发建设成风景区,没想到若干年后,竟然梦想成真,诗中的谶语变成了现实,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封山育林,白鹭翔集。规划梅园,开园迎宾。还有一个美梦,梦见山后毛场至一帆河的河东前川星庄一大块地方被开发成一个风光绮丽的人工湖一一恋伊湖。如能此梦日后成真,则不虚此生矣。
今年7月底8月初,连云港市民间诗社潮河湾文学社在马丙红社长策划下,发起了征集吟咏伊芦山风景的诗词的活动,准备出一期《潮河湾》社刊,并打算出本专门咏伊芦山的诗集。作为从小在伊芦山下长大的我,虽然此刻远在千里的江南,不禁也心潮澎湃,欢欣豉舞。决定把多年来吟咏家山伊芦山的部分诗词集中整理编此美篇,献给家乡。希读者喜欢,如有谬误之处,亦望方家指出斧正。
望伊芦山
水碧长堤映远峰,心湖漾漾日初升。
恨无妙手生花笔,梦境千回画不成。
上为戴俊宝先生书作者《望伊芦山》诗书法
故乡情
郁郁伊芦景壮观,江南几度梦家山。
离乡十载情何似?心若红枫秋季燃。
上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吴江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凌在纯宗亲用钟鼎文书作者《故乡情》诗书法墨宝
家山北望
一
草堂邻翠微,北望兴遄飞。
白鹭和黄犬,家山待我归。
二
莫道山多火,闲雲远扎堆。
森林惊郁郁,白鹭似邻陪。
更衣处
一
山风扑面凉,古迹在何方?
欲访更衣处,征途阻教堂。
二
教堂门上锁,古迹应犹存。
闻道更衣处,霉苔满石根。
龙神岩
一
几度凝眸望巨岩,拜神求雨事犹传。
龙王难觅更衣处,管甚苗枯干旱天。
二
似镜神岩滑且平,童年临此寄闲情。
何期老大身千里,频梦家山攀不停。
咏家乡伊芦浅水藕基地
伊芦山下写新章,多载辛劳富一方。
浅水藕塘三万顷,荷风吹过梦皆香。
观荷
藕塘千顷几回张,竞采团荷遮太阳。
翠叶连天如美玉,风吹凉气又吹香。
登伊芦山
一
大伊山可望,难觅小伊山。
沧海桑田里,高峰勇者攀。
二
二水东归海,云山缈可寻。
何人如玉树,昂立出红尘。
三
纵目穷黄海,台胞未挂帆。
何如云守信,朝出暮归还。
四
善后河如带,云台山似邻。
年初登绝顶,尘外觅高人。
五
处处神龙迹,洞崖危且高。
伊山莫相比,端不逊分毫。
上为安徽省书法家凌长龙宗亲书作者《三生石》诗墨宝
三生石
谁刻三生石在岩,情人恋此手相牵。
一朝爆火成风景,千里扬名梦里攀。
三生石
一
海誓明心志,山盟将爱示。
一朝倾万言,情定三生石。
二
谁刻三生石在岩,情人恋此手相牵。
一朝爆火成风景,千里扬名梦里攀。
三
恋侣时来作一探,三生石下证姻缘。
爱河永浴真堪羡,万里江山几忘还。
云关
娇龙无影觅枯潭,翠壁云关几探看。
疑窦萦怀来又去,人生最美是童年。
云龙潭
峰望闲云潭觅龙,云龙潭忆旧行踪。
童鞋四散五湖里,一片天真存在胸。
第一峰
一
曾立家山第一峰,凝眸望远欲飞腾。
于无人处伸双臂,虎啸龙吟猛发声。
二
竞攀绝顶乐无穷,谁是虎来谁是熊?
便削枯枝如宝剑,峰前比试论英雄。
三
年少常攀第一峰,豪情千丈每盈胸。
蹭蹭似兔快如箭,稳稳如僧立似松。
万块农田青豆腐,两排车队小蜈蚣。
夕阳西下风光好,三五飞鸿路几重。
奇泉
一清一浊傍岩生,浊欲濯尘清欲缨。
常著谢屐钦客旅,迢迢千里辨分明。
猴头石
石化灵猴亦有情,西游记里早成名。
一方净土南山上,遥望西天忆取经。
上为戴俊宝先生书作者《伊芦山猴石》诗书法
伊芦山石棋盘
一入深山路便迷,幸逢樵子问东西。
人生如梦百年里,欲访仙家学弈棋。
上为安徽省书法家凌长龙宗亲书作者《石棋盘》诗书法墨宝
六神台
童年忆到六神台,双翼难生上不来。
广乐仙筝声隐约,长留遗憾独徘徊。
游伊芦山六神台
犹存疑窦觅神来,举首茫然万丈台。
夕照空中星半现,梦游峰顶弈初开。
仙筝遥荡饥忘尽,彩带纷飘柯烂回。
谁识游人留滞久,一山明月送将归。
上为凌云志宗亲书作者《六神台》诗书法
出云洞
一
洞纳浮云出入闲,登临游客每如仙。
飘然跳出红尘外,静坐修身想数年。
二
觅得云藏洞里身,或吟或啸自由人。
山中愿逐凌霄去,观弈神台秋复春。
咏伊芦山古松
生在名山长在陂,松如篷笠秀成堆。
亭亭华盖君知否,屡屡临风赏忘归。
上为戴俊宝先生书作者《古松》诗书法
藏军洞
草木葱茏掩洞门,亲临几次觅遗痕。
惊来别有玄机在,歼敌曾藏铁甲军。
钟庵
祥云缭绕半山中,尘世谁闻报晓钟。
古迹重修风景异,钟庵漫步兴尤浓。
钟庵怀古
年年秋季探深山,不识钟离建此庵。
客发淮阴缘胯辱,途穷荆棘惜儿男。
临泉舞剑壮怀烈,踱谷无琴流水寒。
回首桂花香尽处,征心惆怅月初圆。
水调歌头.秋游钟庵
旧景依稀在,今日幸重游。身边不见窗友,无限少年愁。遥望石阶向上,几度随峰回转,俯首立山头。入目青松古,叶落报清秋。 穿丛竹,听流水,兴悠悠。知音何处,余晖散尽洞云收。忆桂香飘十里,犹盼逢僧闲话,僧桂两难留。往事相思苦,千里月如钩。
注:此首词为三十年前刚加入灌云诗社习作。
水调歌头.再游伊芦山
谁把钟庵寺,换姓改名来?晨钟暮鼓响起,祈愿遂胸怀。收拾征囊趁早,说甚江南未老,快马越江淮。跃进门东处,仲子汗盈腮。 园经处,花如海,客成排。登阶越岭,又踏仙径六神台。谶语留痕应验,美梦几番实现,连日总惊呆。胜景今朝醉,堪比小蓬莱。
注:钟庵古建筑群几年前重建后,有关方面负责人把钟庵寺改名为“众安寺”。
月泉
洞下古泉如月形,已难掬水解征情。
谁人助我携锹至,清理淤泥扬美名。
高山流水
知音千古众争谈,百级阶梯一气攀。
谁识高山流水处,琴弦断后巨岩寒。
上为安徽省书法家凌长龙宗亲书作者《枫园》诗书法墨宝
枫园
枫径幽幽景惬怀,远峰如幔接神台。
相思梦里赠红豆,知否家山火起来。
枫园
一
枫径幽幽景惬怀,远峰如幔接神台。
相思梦里赠红豆,知否家山火起来。
二
枫园添胜景,红叶满山中。
水逐相思去,白雲峰外空。
三
高山流水
漫随流水声,行至高山下。
谁坐自弹琴?长廊闻者寡。
四
漫步高山麓,置身廊榭中。
思君弹一曲,月下兴无穷。
恋伊亭
一
风和日丽近清明,重上家山半日行。
流水高山环望里,恋伊亭接六神亭。
二
身在亭中心恋伊,千年往事已如迷。
欲寻结草为庐处,一片斜阳坠岭西。
三
亭内徘徊悔恋伊,芳心未许几猜疑。
黉宫犹见红旗舞,学业荒芜愧晓鸡。
咏伊尹
修庐结草羡先贤,古迹高山流水前。
不恋功名身勇退,遍尝美食赛神仙。
上为安徽省书法家凌长龙宗亲书作者《恋伊亭》诗书法墨宝
恋伊亭
身在亭中心恋伊,千年往事已如迷。
欲寻结草为庐处,一片斜阳坠岭西。
钟庵奇泉酱油厂
一
山下栖身春复秋,钟庵四季为生谋。
羡他伊尹先贤事,取水奇泉酿酱油!
二
人生无悔暂淹留,职业何妨打酱油!
闲觅先贤古遗迹,逍遥自在度春秋。
咏梅
万树梅花竹几丛?春光独占慰初衷。
一生正气如君子,老干虬枝别样红。
上为中国凌门诗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吴江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凌在纯宗亲书作者《梅花》诗书法
咏梅
万树梅花扑鼻香,诗人到此最颠狂。
痴情堪比林和靖,恨不移家守在旁。
梅园
看透红尘绝市寰,一生归隐卧梅园。
爱他疏影横斜处,绽我清心寡欲颜。
闲倚虬枝香入骨,偶抬倦眼冷观山。
人间羡此痴情种,宁爱梅妻不爱官。
上为连云港市诗词协会《花果山诗词》原编辑,《灌云诗词》原副主编戴俊宝先生书作者《梅花》诗书法
紫荆园伊芦山微景
一
笛香园接紫荆园,一路游来兴正酣。
几树腊梅才赏过,又惊微景览家山。
二
伊芦山下玉兴村,最美童年忆尚存。
几度临时邀伙伴,攀岩探谷到黄昏。
三
那峰那谷那阶梯,庵古台高神自迷。
莫问家山有多美,江郎才尽笔难题。
四
龙神岩下几人知,一瞥惊鸿忆旧时。
山路弯弯明月夜,阿芳老去尚相思。
五
钟庵墙上练轻功,鹞子翻身跃半空。
记得初中明月夜,童鞋竞技乐无穷。
六
也曾逃学入山中,对弈打牌闲趣同。
此夜相思千里外,鸟朦胧又月朦胧。
上为中国凌门诗社书法顾问,安徽省皖电书画院院长凌士明宗亲书作者《梅花》诗书法
廉政园
今古清官聚此园,一生正气不孤单。
口碑已立民心上,花海千姿供仰瞻。
上为中国凌门诗社书法顾问,江西省凌云志宗亲书作者《梅花》诗书法
笛香园
水车车水水哗哗,游旅疑临处士家。
鹤子双栖情有寄,梅妻独宠思无邪。
推敲月下屐痕乱,辗转窗前枝影斜。
此处噤声尘不到,迎春几树绽新花。
上为凌云志宗亲书法
望梅花
(用孙光宪格)
大灾过后甚心情?偶纵目,神州初醒。嫩绿鹅黄杨柳青,梅径月初明。空巷争游未暂停,车笛竟争鸣。
上为凌云志宗亲书法

望梅花
(用孙光宪格)
一
那年相约访梅花,恨突遇,新冠拦驾。冷落梅园朝晚霞,苞蕾满枝丫。频起香风送万家,游旅望天涯。
二
满园新蕊绽枝头,醉四野,香风盈袖。疏影横斜惊月钩,长笛暮声悠。花海谁家少女游?拼旅莫强求。
凌门诗社简介:
凌门诗社,简称凌社,2021秋,由湖南凌风,江苏凌双仲等人发起成立,并由凌双仲拟定社名,由凌氏宗亲凌风,凌双仲等多人讨论通过,名誉社长大家共同推举凌泽欣宗亲担任。并请凌朝祥、凌世祥二位宗亲担任本社顾问。2022年7月,宗亲们选举广东凌远科宗亲担任凌门诗社第二任社长兼主编。凌门诗社是全国较早成立的由国内姓氏成立的诗社之一。凌姓在全国姓氏中虽是小姓,但已有三位宗亲先后担任省市级诗词协(学)会领导:江苏省原副省长、省人大原副主任凌启鸿曾任江苏省诗词协会会长、江苏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凌泽欣宗亲任重庆诗词学会会长,凌朝祥宗亲任新疆诗词学会名誉会长。诗社本着团结全国喜欢诗词楹联,书画等有共同爱好的宗亲进行诗词歌联书画方面的文学创作为宗旨,适当时机出诗社成员专辑,并挖掘整理历史上凌氏先贤的诗词,适当时机出精选合集,个人专辑。今后对古今咏凌氏先贤的诗词作品将加以整理。
编者声明:
中国凌门诗社是一个以凌姓宗亲结成的民间团体,坚决持不以赢利为目的,守定初心,每期发刊之时就先关闭平台的打赏功能。也杜绝了以后为些蝇头小利可能引起的经济纠纷的隐患,志趣不同者可路过。 篇中部分图片和作品选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感谢本社书法顾问,连云港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陈凤桐先生百忙中题赠本社社名墨宝。
凌门诗社及社刊组成人员职务简介:
名誉社长:凌泽欣
社 长: 凌远科
副社长:
凌双仲 凌长龙 凌伟添
秘 书 长:凌 丽
副秘书长:凌拥军
文学总监:凌天明
宣传部长:凌仕钿
顾问:
凌朝祥 凌世祥 凌云尚 凌在纯
凌斌全 凌均久 凌风 凌铭 凌苑
书法顾问:
凌在纯 凌长龙 凌剑飞
凌宏康 凌 云 凌士明
凌云志 凌海林 凌丽
社外特邀书法顾问:
陈凤桐 (连云港) 马丙红(南京)
谢莉 (广东) 郭鸿森(苏州)
顾龙平(无锡)李家旺(连云港)
美术顾问:凌裕斌
主 编: 凌远科
副主编:凌双仲 凌云丰
凌门诗社社刊都市头条特邀编辑:
阿 可(北京) 凌沧海(连云港)
《凌门诗社》社刊编委:
凌远科 凌双仲 凌 风
凌天明 凌云丰 凌拥军 凌一二
凌 斌 凌万东 凌未风 凌生喜
凌苑 凌伟豪 凌伯俊
刊头刊尾书法:陈凤桐
刊中书法: 凌在纯 凌长龙
凌云志 凌士明 戴俊宝
中国凌门诗社社刊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