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九色甘南,探访神秘藏家
作者:张利平
初识甘南是在抖音上。几年前不经意刷抖音,刷到甘南美景,之后抖音不停向我推送,惹得我心里直痒痒,于是去甘南旅行就成为心心念念的美事。2023年8月曾约好几位朋友欲去甘南看看,但天公不作美,那几天连阴雨一直下了半个月。听说甘南也是阴雨绵绵,于是只好作罢。等到天晴了,天气也变冷了,据从甘南旅游回来的人说,那边的草也枯黄了,所以暂时打消了去甘南的念头。我们约定,2024年一定要去甘南看看。
7月10日,这个愿望终于变为现实。我、老婆和老表两口及商州区其他兄弟姐妹共45人在九洲旅行社报名并成团开启甘南之旅,九洲旅行社导游小白全程陪同。我和老婆7月10日早上05:40在彩虹桥上车,大巴车一路穿越秦岭隧道在福银高速上撒欢,08:00左右送我们到西安北站,换乘D2721次动车,于11:00左右到达甘肃天水南站。当地的导游阿吉在出站口接我们,我们登上当地的大巴,在阿吉的带领下,一路欢歌向天水古城疾驰而去,12:00左右到达天水古城。游览了天水古城、伏羲庙,品尝了名吃天水麻辣烫。我之前没有吃过麻辣烫,总感觉他们的麻辣烫就是用火锅料炖的一锅烩菜。由于是团队餐,餐馆给每人盛一碗麻辣烫,再发一个用发酵面粉烙的馍,外带一碗麻辣粉带,口味一般,没吃出什么特别,老表戏称这名吃好像咱们那儿坐席吃剩下的大烩菜。天水古城也是仿古建筑,老街一棵700年树龄的老国槐很吸引人,树上挂满红布,树干上有保护牌,算得上古城一景。伏羲庙我们没有进去,只在旁边看了看,倒是广场上一个祭祀伏羲的大牌子高大宏伟,气势震人。
14:00我们上了大巴,向腊子口战斗遗址进发。一路上车窗外满目全是黄土高坡,坡上沟壑纵横,是雨水冲刷的痕迹。坡上光秃秃的,没有高大的乔木,只有零星的小灌木,显得荒凉、落寞。一路上,导游阿吉向我们讲述藏族同胞的生活习俗,他说,藏区是缺氧而不缺信仰的地区。他来自四川阿坝,是过来支援甘肃的。每年的7、8、9三个月,他们四川都会派导游来甘肃支援当地旅游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阿吉说,全国人民都是四川人民的亲人,他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诚心邀请全国人民回家看看。因为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全国人民支援灾区,仅用三年时间重建了家园,建设了一个新汶川、新北川、新阿坝。阿吉告诉我们,地震后,政府拨给每户受灾群众3万元安家费,之后还拨给每户5000元修建卫生厕所的费用和5000元修建太阳能洗澡间的费用。灾区人民对党和政府十分感激,藏区家家户户挂有领袖像。阿吉在谈到藏区的风土人情时说,有人说藏民一生只洗三次澡,说得对,也不全对。他们平时也经常洗澡,只是有三次洗澡最重要,第一次是出生时,第二次是结婚时,第三次是归天时,这三次洗澡是人生三次洗礼,有绝对隆重的仪式。他还说藏区目前还存在一妻多夫现象,大多是兄弟几个娶一个老婆。藏民的丧葬方式也与汉人不同,他们一般有五种丧葬方式,分别是塔葬、天葬、水葬、火葬、土葬。活佛和喇嘛才有塔葬的待遇,财富多的人选择天葬,夭折的小孩进行水葬,普通人选择火葬,做坏事和犯罪的人死后执行土葬。他还告诉我们,藏族是唯一一个将财富带在身上的民族,他们每年将赚的钱分三份处理,一份捐赠给寺院,一份用于日常生活开销,一份给女儿和老婆置办首饰。藏区每年举办一个亮宝节,专门为女性展示自己的金银首饰,谁的首饰多,谁就是最尊贵、最幸福的女人。我们边看窗外的风景,边听阿吉讲述当地藏区的风土人情,不一会儿就到了宕昌县哈达铺镇。这里是红军长征中两次经过并暂时休整的地方,是一片红色热土。在这里,毛主席做出红军主力北上到延安与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的正确决定,因此这里到处可见红色哈达铺的标识牌。因为车没有停,我们只是眼观哈达铺,但激动的心情仍溢于言表,也算重走了一回长征路。
18:40左右到达腊子口战斗遗址。腊子口是甘川古道上一处地势极为险要的峡谷隘口,它因著名的腊子口战役而闻名天下。当年的中央红军正是在突破腊子口天险之后,才踏上了进军陕北的道路。腊子口是腊子河峡谷的一道隘口,两侧岩壁陡峭,山势险峻,悬崖千丈,高与天齐,远远望去东西峭壁形似一扇门户,巍然对峙,地势非常险峻。石门之间,清澈的腊子河,水色缥碧,激流翻腾,白浪若奔,泻门而出;四周遍山苍翠,古木参天,山花烂漫、百鸟争鸣,实为一处风景绝佳的游览观光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到此,穿天险,登高台,实地凭吊战争遗址,遥想当年红军浴血奋战、人喊马嘶枪炮连天的悲壮场面,饱览迷人的自然美景。拾级登高,面对群山,四方皆欲倾,云岫青青,天险云水路,雄关漫漫,忆当年,云崖栈道,腊子口上炮声隆;看今朝,遗址再游,战地黄花分外香。我们在这里游览了半小时,瞻仰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凭吊了在战斗中牺牲的红军战士,更加觉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19:00左右,又乘车向迭部县方向进发,20:00左右,将车停在318国道边的一处酒店,晚上就在这里住宿。这个酒店面临318国道,有一个很大的后院,后院有两个台阶,餐厅就建在台阶上,绿化很好,一片百日菊开的很艳,不少游客在此拍照打卡,到此第一天行程结束。
11日早上06:00出发,车程两小时后于08:00到达扎尕那。“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位于迭部县西北34公里处的益哇乡境内,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正北是巍峨恢弘、雄伟壮观、璀璨生辉的光盖山石峰,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东边耸峙壁立的俊俏岩壁,凌空入云,云雾缭绕;南边两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石门;再南至东哇、纳加一带,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飞轮,流转不息。我们去时有雾,能见度不高,但远处雾气沉沉,如若仙境,景色还是很美的。在扎尕那游玩两小时后,向九曲黄河第一湾若尔盖大草原进发。一路上风景如画,草原一望无际,牛羊成群结队,引人注目的牦牛悠闲自得,神态各异,有的发呆,有的吃草,有的喝水,有的观望过往的车辆,没有一个乱跑乱窜,好像对自己当前的生活很享受。
黄河九曲第一湾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海拔4500米)之黄河,流经四川省境内,在若尔盖县唐克乡索克藏寺院旁形成著名景点。黄河在此横切径为300米,白河横切径为400米。黄河于此段流程中,为四川与甘肃之界河,河西为甘肃,河东为四川。黄河自甘肃一侧来,白河自黄河第一湾湾顶汇入,型如“S”型,黄河之水犹如仙女的飘带自天边缓缓飘来,在四川边上轻轻抚了一下又转身飘回青海,故此地称九曲黄河第一湾。此地丘状高原如小岛,浮于河中。九曲第一湾岛屿众多,红柳成林,婆娑多姿,锦鸡野兔隐遁其中,水鸟翔集,渔舟横渡,是锦鸡、黄鸭、野兔、丹顶鹤、黑颈鹤的乐园,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宇宙中的庄严幻景”。索克藏寺前侧有一山丘,登丘顶可远眺,但见白河逶迤直达天际,黄河婉蜒折北而逝,草连水,水连天,苍苍茫茫,两条河流优雅别致,像一对情侣,携手走向西北天边,令人胸襟为之开阔。落日时分,这里又有“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神韵。簇簇帐篷、缕缕炊烟、牧歌声声、骏马驰骋,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古寺白塔,相伴黄河,更显自然之悠远博大。傍依在第一的斜山坡上,是草原上著名的索克藏寺,这里是观看日出和日落的最佳位置。远远望去,茫茫原野与辽阔幽深的蓝天自然地融为了一个和谐的整体。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竟为这片高地上最初的活佛所理解、所表达,让人叹为观止!真是若诗若画若尔盖,若尔盖的美景让人心醉。排队登上天边云梯,爬上最高的观景台,黄河如一条飘带,蜿蜒成一个乾坤弯向远方流去。举目四望,到处是绿草如茵的大草原,高低起伏的小山丘,天上的片片白云遮住了太阳,在草原投下一个个阴影,周围的景色形成一幅壮美的油画。木栈道两边鲜花盛开,黄顶白底的佛塔在绿草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庄严肃穆。美中不足的是我们都有些高原反应,头晕、头痛、气喘。阿吉一再叮咛我们小口喝水,缓步慢行,防止出现意外。下午18:00我们进入藏家,品尝牦牛肉火锅,感受藏家生活,一声声“扎西德勒”拉近了大家彼此的感情,大家和藏族小伙、姑娘一同载歌载舞,其乐融融,亲如一家。不少游客还向一个十岁的藏族小男孩捐了钱,让他购买学习生活用品。晚20:00我们从藏家出来,入住若尔盖县宝螺大酒店。
7月12日早上06:50出发,先参观了梅花鹿基地,主要是基地推销鹿制品,有鹿茸、鹿皮、药酒等。09:20到达若尔盖县花湖景区。花湖又名“麦朵湖”,位于阿坝州若尔盖县,面积约6.7平方公里,是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的一部分,全国最大黑颈鹤栖息地。花湖因湖面五彩斑斓而得名,主要由泥炭湿地、花湖生态、安多藏族民俗体验三大部分构成,“急雨飞虹”“鱼戏清波”“雪域舞者”“湖浣霞衣”“花湖夕照”“花湖之眼”堪称花湖六大自然胜景。花湖景区其实就是一大片沼泽地,最吸引人的是成群的海鸥和游人嬉戏。花湖周围是看不到边的水草地,零星点缀着各色小花。水中有野鸭、不知名的水鸟、游鱼,景色确实很美。在花湖景区吃过午饭,12:00出发去郎木寺,13:00左右到达素有中国小瑞士之称的郎木寺。郎木寺,古称南番中心,全称德合仓郎木,意为虎穴天女,又名格尔登寺院,由世格尔登始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位于甘、青、川交界处,截至2022年2月23日,海拔3480米,占地面积55公顷,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生态乡镇,是藏区24胜地之一。到了才知道,郎木寺不是一座寺院,而是坐落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的风情小镇。说这个小镇偏远则很偏远,说这个小镇不偏远也不偏远。说它偏,是因为它地处四川、甘肃、青海三省的交界处,这里山峦重叠、翠柏长青、湿地汩汩,是白龙江的发源地,海拔3800米左右,山口海拔4000米以上。相对三省的大景观、大景致,这里算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由于这里海拔较高,表妹、老婆及十多名游客出现高原反应,没有到寺院最高处去,她们只在大门口溜达了一圈。14:00左右到达郭莽湿地,此时天上下大雨,我们下车拍了几张照片就又上车了,主要景点是黑颈鹤雕塑。16:00到达尕秀新村,了解藏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导游安排让藏医给游客看病,同时推销藏红花、冬虫夏草、贝母、天麻等中药材,由于价格较高,购买的人不多,之后乘车前往甘南州合作市赶,20:00左右到达合作市住下休息。
7月13日早上07:30出发,半小时后到牦牛产业园参观。主要是推销牦牛奶粉、银水杯、泡脚中药包、香皂等。营销方式独特,让游客先买,之后发放广告补贴。大部分游客买了三、五千元的牦牛产品,商家大赚一笔。10:00去美仁大草原,它位于甘肃省合作市东,海拔3500米,是合冶公路通往康多大峡谷和莲花山等景区的必经之地。草原地势平缓、景色奇特,风格迥异,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山草甸草原地貌,草原上矗立着一整块奇特巨大的白色石头,约6米,呈锥形,占地约50平方米,挂满了经幡,边上还有一个插箭台,传说是镇压妖魔的巨石,当地藏族把它当作吉祥之物,摸一下此石,能保佑家族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听说现在是草原最美的季节。我们到时,由于下小雨,雾气蒙蒙,看不清草原的全貌和远景,大家在木栈道上照了几张照片就上车了。美仁草原属于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山草甸草原地貌,草原表面一望无际凸起的大小均匀、排列整齐的浑圆状小草包连绵不断,呈现出奇特的自然景观。这片草原属于高原留化草原,是我国非常独特的一种草原类型,其成因较为复杂,是在多种条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青藏高原剥蚀风化的岩土及上覆泥炭和草原纷繁生长的植物构成了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并在冻土和风力、水流侵蚀等地质营力相互共同作用下发展、演化形成了美仁草原的独特地貌。半小时后经过全长600米的经幡隧道,一路向天水进发。13:00左右到康乐县莲麓镇小学附近街道休息吃饭,14:00左右继续出发,一路上看见到处是黄色的油菜花海、才抽穗的大片绿色青稞田,田野里、山上树木也渐渐多了起来,大家的高原反应也慢慢消失了。车上两个小孩也变得活泼好动起来,不像前两天昏昏欲睡。20:00到达天水市,住陇昌路火车站斜对面的鑫盛大酒店,这个酒店是这几天住过的最好的酒店。前三天导游提醒,由于高原反应不敢洗澡,今天终于可以美美洗个澡了。
晚上我和老表两口子到街上溜达,欣赏天水城市夜景,再次吃了网红食品天水麻辣烫,比起10日吃的团队餐好吃多了。我们先是挑选好菜品,服务员称重收费后给烫熟,然后拌上芝麻酱等各种自己喜欢的佐料,配上红油、蒜苗、葱花就可以开吃了,真是色、香、味绝佳,改变了第一天吃团队餐时对天水麻辣烫的不良印象。天水作为旅游城市,确实有过人之处。一是街道干净整洁,目之所及没有垃圾;二是街道规划布局合理,夜市在步行街一溜摆开,烟火气十足,形成各具特色的饮食一条街;三是市民素质高,遇到问路的游客,当地人会亲自送你去目的地;四是城市品味高,主干道十字路口建有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商场大部分建在地下,城市空间利用效率高。地下商场出口随处可见,开始我以为是地铁入口,仔细一看才知道是地下商业街出入口。
7月14日9:00吃早餐,早餐是酒店提供的兰州拉面,味道不错,比起前几天在高海拔地区吃的面,这里的拉面更劲道、耐嚼、美味。10:00出发去麦积山,麦积山古称“秦地林朱之冠”,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麦积村(秦岭西端北侧),海拔1742米,面积215平方千米,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分水岭穿过景区,是国家AAAAA级景区。麦积山拥有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五个子景区,180多个景点。景区内动植物物种丰富多样,地质地貌,气候典型独特,以麦积山石窟艺术为主要特色,兼有赤壁丹崖、幽谷泉溪、白松险峰、茂林云海等自然景观。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384-417年),现保存了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000多平方米壁画,题材丰富。麦积山石窟以泥塑、石胎泥塑为主要艺术形式而闻名,是中国唯一保存北朝造像体系最为完整的石窟,同时还是唯一保存有中国北朝崖阁式建筑实例的石窟,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我们11:00到达景区正遇游客高峰,站队上山的人排成长龙,原计划游览三个小时,14:00返程,但是游人太多,夹在队伍中进不得退不得,我们在山下排队一个半小时于13:30才到山脚,原打算退出队伍,问过保安之后得知第三层大佛后有应急出口,我们四人匆忙参观了三层洞窟,赶紧从应急通道下山,吃过饭赶到车上,时间刚好是14:30。由于大部分游客卡在上山的队伍中,故而返程时间一再推迟,到15:30最后一个游客才上车,司机一路超速,于16:10赶到天水南站,坐17:08发车的G2004次高铁于18:40到达西安北站,九洲旅行社安排大巴将我们送回商州已是晚上21:20。至此,五天四夜的甘南之旅结束!
电影《罗马假日》中有一句台词,“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旅行结束了,回忆才刚刚开始,记得当我踏上甘南的这片土地时,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愫。这里的天空湛蓝如洗,白云悠悠飘荡,远处的山峦起伏,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我想起了那首老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
甘南,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书于2024年7月16日
作者简介:张利平,男,陕西商州人,生于1971年10月,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国家公务员,闲暇喜欢阅读写作,《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