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海泛舟
———一组诗人的作品欣赏
上刊诗人:
于智慧 谢巴特尔 韩志华 曹达环 都市牧人 独舞风铃 泽民 苗 木子铎 张兴瑜 罗忠义 蓝天风 包彦军 苦觉 太平王子 江帆 张凤春 杨建军 思羽 蔡春德 冯德章
1. 乡土,健壮了我的魂
文/于智慧(新疆)
别离四十年的乡土记忆
在雁归的季节里再次降落在乡土上
踏着红尘之路
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乡土 健壮了我的灵魂
稚嫩的童谣里藏着梦想
熟知的麦苗儿绿了又黄
熟知的乡亲未改
熟知的黑瓦红墙
乡土把带有泥香的我送上枝头
接受海风的洗涤
乡音伴我踏入他乡
面对乡土带来的恩泽我不会忘
因为这有父亲的烟味
因为这有母亲的温存
我在陌生的地方比拼
筋骨也一天天长得健壮
憧憬在慢慢靠近
而每月雷打不动的电话里
父母殷切的叮咛被缝在思乡的被子里
始终伴我走过每年四季
乡土 清香葱笼
风雨洗不掉 走那忘不了
我年复一年感受到这根的沃土
那怕两鬓如霜
那怕客死它乡
2. 夏营盘,远去的小牧村
文/谢巴特尔(内蒙古)
七层山脚下,戈壁河畔
呼少白音敖包
是我,魂牵梦萦的
——夏营盘
……
炊烟,折叠的日子
深埋心底
半坡的老土屋,夯土的棚圈里
欢笑、泪水,五谷杂粮
在越来越窄的,亲情圈里
——酵出醇香
……
那些,曾经日夜兼程
泥泞山路
弯曲着,儿时的梦想
绕膝的猫儿、狗儿,小毛头
——黑山羊
……
如今,茫然不知去向
像丟在昨夜,秋风中的落叶
每一个折痕
都填满,新鲜的
——血液
……
挂了砖,粉了墙的
——小牧村
一如城市垢病,冷若冰霜
厚厚的墙,代替透风的
——篱笆墙
防盗锁,隔断老屋的温暖
坚不可摧,堵在
——我的心房
……
那些,蒙尘的古老、质朴
相亲相爱
无论,村南那口
——老井
让我,怎么清洗
也回不到,当初温馨的
——旧模样
……
3. 爱不够的秋色
文/韩志华(内蒙古)
走进这秋的世界
满眼都是金黄色
田野五谷丰登随风起舞
农民盼的就是这个时刻
高粱举头把秋天映红
稻浪翻滚那是期待收获
玉米露出金黄的牙齿
紫红的葡萄焦急的想把束缚摆脱
那最不起眼小草的换装
仿佛就是在短暂的一夜
把黄色奉献给秋天和冬天
就是为了来年的满园春色
枝头上那一颗颗硕果
在频频的向人们诉说
那笑容已经掩饰不住
心中那激动和喜悦
最有吸引力的还是那枫叶
鲜红的色彩就连鸿雁都想停落
仿佛要把秋日点燃
一树树一片片红的似火
就连那条小河都变得了清澈
都焕发了精神也唱起了歌
与岸柳对话与白云招手
唱出了幸福唱出了欢乐
树叶添了几多色彩
苹果的脸上都露出了笑靥
篱边的菊花开得正艳
鸿雁声声依依不舍做今年的告别
霜在夜里来
露在枝头落
秋雨往往是不期而至
心中只有那爱不够的秋色
4.赞桂林象鼻山
文/曹达环(江西)
从古老的传说中走来
硕大粗壮的神鼻伸入水中
似在饮水
又似在低头俯视照着镜子
更似在醮着圣水描绘着蓝得像玛瑙的天
明亮得像玉带的江河
青翠欲滴的草木
鬼斧神工般的山石景象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最美莫过象鼻山
它曾是玉帝驾座的神象
它消除水患确保了一方的平安
它造福人民不计回报
它坚守初心一直庇护着桂林的安康
如今的桂林天更蓝水更绿
人民幸福生活在美丽的富甲一方
海内外的游客慕名而来
流连忘返迷醉在人间天堂
四季如春的大美桂林
象鼻山的强大吸引力
令全世界向往
5. 秋天的最后一只苹果
文/都市牧人(北京)
是怎样无情遗忘
在最美的季节里
一颗高傲的苹果
等待成忧伤
指尖优雅划过
融化之心 攀附于一只大手
甜言蜜语……
相拥相依……
然后 是吻别 搁置
秋天的最后一只苹果
苍白的脸 因野蜜蜂的光临
而泛起红晕
6. 玲珑心
文/独舞风铃(内蒙古)
木质的身体,流水淌过
二十一根筋骨,撑起两千多年的时光
穿过帝王相将、平民草根
在勾、抹、托、劈、拨、搓、提中
铮铮作响
无孔窍的心,附着玉的灵
透风、透雨、透光、透宫商角徵羽
唯独,不透喑哑与死寂
我十指笨拙
起与落,都滑不过它一米六三的玲珑
我想,只有知它、懂它
才能于高山流水中泛起浪朵吧
于是,一次次与它对坐
一次次将心付托
终在轻抚中,与它清越相和
7.水坑的启示
文/泽民(广东)
不止一次地绕路回避
都因别人的警醒
逃脱每次的风险
前车之覆,后来之鉴
悲与喜,仿佛一瞬间
没有天上掉下个玉饼
唯独诱惑的迷茫,身陷囹圄
水坑启示录
犹如一剂苦口良药
苦口利于病
8.村前那座古老的石板桥
文/苗(四川)
不知你的年岁多少
你已默默地躺成了古老
你身上那些深深的钻痕早已磨平
那是人们用脚步书写着你的劳苦功高
你承载了多少人脚步
你连通了此岸与彼岸的道
你实现着人们的理想
是你让人们把幸福拥抱
多少年的风风雨雨
你仍然是那么坚牢
你经历了多少酷日风霜
你仍然挺直着腰
人们已经走进了新时代
可人们还留着你的原貌
那是人们对你的不弃不舍
只因人们都记着你的功劳
9. 金错刀·秋盼
文/木子铎(山西长治)
本已秋,
挂骄阳,
高温依旧热风扬。
涔涔汗水关公脸,
凉友频繁左右忙。
长渴望,
速梨霜,
翘看人字雁南翔。
萧萧桂雨丰登企,
人愿天随盼廪粮。
10. 处暑两首
文/张兴瑜(黑龙江)
一
处暑傍晚雨如泼,
疑是天河岸堤绝。
愠怒上苍恶作剧,
甲辰何故洪涝多。
二
处暑次昼整天晴,
午夜隔窗偶见星,
刚才披衣户外看,
银汉隐约白云浓。
11.品味江南
文/于智慧(新疆兵团)
半辈子没有走出新疆
这次跟着旅游团飞向南方
湿雨的气候 诗也被淋湿
没有见过的竹林在雨中沙沙响
雨停后蘑菇一定肥大而青香
和边陲相比 绿是顶帽子
不论城乡只要有土壤
便挡不住绿的疯狂
不知名的草草本本
醉了我的思想
小巷深处 手里擎着花折伞的姑娘
说着一口听不懂的鸟语
还有生意人的呦喝声
不紧不慢声细而好听
大家忙着拍′照取景
人多的数不动
此时内心的郁闷 说不清
我看见一棵茉莉茶花
悄悄揪了一把 心里盘算着
带回新疆也泡一瓶真正的花茶
12. 消失的旧房屋
文/于智慧(新疆兵团)
在新疆兵团辖区内
房改在逐步推进
六十七年代的老旧的泥土房
多荒芜破败
远处的机械轰鸣
时代的描绘这里会建成新农村
整齐化一豪华炫丽
连队会吸引许多外乡人
旧房屋记录着艰苦创业的兵团人
曾经拥有的辉煌
而一个高大尚新居所圆了几代人的梦
书记杜占西如是说
让我的心里杂草丛生
13. 说水
文/罗忠义(内蒙古)
可长可短
可方可圆
已是身不由己
容器说了算
可暖可寒
可坚可软
志愿自知否
无奈季节变幻
多棱镜羞赧
变色龙汗颜
一个哲学命题
千古依然
14. 你是一本书一幅画
文/蓝天风(湖北)
每次你走过的身影
总是牵引我的眼睛
好想与你一起前行
共同享受和煦的光阴
如翻开一本有益的书
洞察你的智慧聪明
了解你的品德习性
一桩一件深入我的心
每次你绽开的笑靥
总是那么怡人温馨
期盼与你愉悦相伴
释放胸中久存的欢欣
象欣赏一幅美丽的画
沉浸你的神采气韵
记清你的音容笑貌
一颦一笑打动我的心
15. 咏秋(五绝)
文/包彦军(内蒙古)
凉爽人换装,
朝阳放霞光。
大地涌金浪,
菊绽溢芬芳。
踏走康庄路,
年景万户昌。
咏歌丰收曲,
朋聚叙沧桑。
秋歌荡村乡,
大田泛金黄。
农夫心愉悦,
把酒歌声扬。
16. 墙的城市
文/苦觉(曼谷)
左边是墙右边也是墙
鸟种的榕树根也没能扳倒墙
强大的太阳翻到墙里面
黄昏了还是被赶出来
只有打坐冥想的思想
才能穿墙,自由来回
17. 驶往何方
文/太平王子(吉林长春)
公交站点停靠车站名字相同
都是东电小区住着草根百姓
终站点大有说道三个小名谓
谁是大金主却让乘客看不清
南关交警队毕竟管周围交通
红绿灯也会生金生银惹心动
一中专靠临河风景暗藏故事
掉之轻心也许坏了锦绣前程
混惯官场熟知世间面热心冷
那厮前大襟短后大襟短成龙
凭本事丈八长矛干不过舌头
气死公瑾的却是吊孝的孔明
自以为厚道原来却十分薄情
浪花淘尽绝不是心目中英雄
庙堂之上口中念念有辞之人
哪如一个行走江湖的小孩童
18. 【仿古体新诗】.秋日
文/江帆(新疆)
清风送夏
细雨接秋
杨灿枫赤
谷穗点头
酥梨半红脸
苹果叶掩羞
甘蕉弯月聚
抱团甜石榴
枯干鞠躬迎宾客
蜜香四溢报勤酬
六畜旺
鱼泛舟
采蓬莲藕摸
撒网抛金钩
磨快镰
加足油
整装待丰收
19.鹧鸪天·突暴雨(新韵)
文/张凤春(黑龙江)
秋雨悬泉倒泻湖,野蛮狂暴乱砸珠。
横街转瞬舟劈浪,大地回头水过
足。
变脸快,胜翻书。遇淋狼狈抱头哭。
人生不预寻常事,有备平心走宕
途。
20. 寻找思念
文/杨建军(西安)
打开微信笫一眼
首先寻找我牵念
我问地
我问天
翻遍了群
望穿了眼
趟过了河
跨越了山
擦肩而过一串串
沒有一个进眼帘
进友间
不眨眼
只寻心中梦难断
魂牵梦绕终找见
众有万语和千言
知心话儿说不完
一言一行触动感
一表一情皆喜欢
前世的因
今世的果
千年修得今生缘
那怕相融万重山
谁也无法难阻断
微信传递常思念
独找逍遥寻乐观
流失岁月难逆转
天地无私心底宽
争取活它一百年
21. 调笑令
文/思羽(贵州)
当年把酒话英雄,
冷眼频观尽化虫。
满口虚情追作面,
回头老态欲期同。
真人座上衣衫乱,
道士跟前粉色融。
若许来生谁予顾,
层层猪狗向穹窿。
22.《秋花秋果系列诗词》之五
木兰花慢. 赏秋芙蓉有感(平声韵程垓体 中华通韵)
文/蔡春德(河南)
霜染繁花调,秋花艳,俏林梢。
岁月近清秋,芙蓉竞放,玉蕾荣苞。
天香夜浮宫阙,
隐夜莺鹂鸟唱萧萧。
尽赏千番国色,莫将韶华轻抛。
悄悄岁月伴人老。
世事辨秋毫。
忆红尘岁月,酸甜苦辣,何必推敲?
月下花前尝咏,
更那堪、雪夜弄弓刀*。
今已霜侵斑鬓,来春再赏二乔
(注*:军旅岁月。)
23. 遇见
文/冯德章(杭州)
人生会有多少次的遇见
遇见梨花暴雨,遇见风雪交加
每一次的遇见都是一种淬炼
遇见丹阳吐穗莲叶碧水
万般柔情羡煞旁人
遇见博学才智尊贵良善
平步青云前程锦绣
遇见魑魅魍魉小鬼缠身
凄苦境遇恶梦连连
无论怎样的遇见皆应宠辱不惊
淡然置之深仁厚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