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7年12月,日寇占领了津浦铁路及长清县城和长(清)肥(城)平(阴)公路两侧重要村镇,整个长清县境沦陷于敌手。日本帝国主义侵占长清后,对人民实行了残酷的“三光"政策和血腥统治,在长清县城以城南重要村镇都安上了中心据点。“蚕食”我解放区, “围剿”我抗日军民。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长清党组织的领导下,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长清县境南部山区随着我地方武装力量的诞生和大峰山根据地的建立,于1938年冬,先后在当时的三、七、八区的尹庄、王庄、三黄崖、坦山等十余个村庄组织了群众性自卫队,进行站岗放哨、盘查行人,给抗日组织送情报、当向导、开展抵制日货等抗日救国活动。七区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了民兵,利用有利地形,和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七区民兵象一把老虎钳似的卡住了济肥公路的咽喉,截断了日伪顽的联系。敌人为了占据这险要地形,打通济肥公路,把这七区作为争夺的要地之一。
随着大峰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壮大,到1941年已有百余村建立自卫队组织,约有两万余名队员,并在条件好的村建立了大村十几人、小村五六人的模范班,成为自卫队的骨干力量,在县动委会的领导下,区、乡、村均设有自卫队领导开展抗日斗争。七区的民兵,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用地雷战、麻雀战、地道战、熟悉的山地地形和民兵联防战等巧妙的战法,有效地打击了敌人,壮大了自己。
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抗日斗争情绪的高涨,1943年在三黄崖、坦山、马西南部、五峰南部、万德西峪等地区的约30多个村庄,在模范班的基础上改组为民兵,当时约有300余人。新生的民兵组织成立后,积极地开展了抗日斗争,取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壮大,到1943年已有公开和秘密的民兵2000余人,武器有大刀、长矛、土枪、手榴弹,也有少量的钢枪和地雷。
在县委领导下民兵配合我大峰山地区游击大队、区中队或单独开展反抢粮、反“扫荡”,使日、伪军不敢轻易出来“扫荡”,只能固守据点。战斗使民兵的斗争情绪高涨、组织日益壮大,解放区日益扩大,逐步把日、伪军压缩在长清城和铁路、公路沿线的几个据点里,民兵的组织和武器装备也空前壮大和加强,到日寇投降全县有民兵6000余人。
在八年抗战中,我县民兵配合部队和单独对敌作战1500次,毙伤、俘敌约300余人,缴获步枪600多支。
长清沦陷后,日伪到处安据点,三天两头出来“扫荡”,奸淫烧杀、抢粮、无恶不作。为了破坏敌人交通线,我长清自卫队在党的领导下展开了敌后破路斗争。1940年间,仅三、四、七、八区就动员组织5000余名青壮年拿起铁铣、镢头在济长、济肥、长平公路上,在90华里的地段内进行了拆桥破路活动。敌人白天修好了,民兵晚上再扒掉。长清民兵就这样反反复复的百余次,英勇顽强地向敌开展斗争。
在反“扫荡”斗争中,民兵充分发挥了地熟人熟这一条件,采取迅速集中、迅速分散的麻雀战,三人一伙,五人一群,漫山追野,出没无常,随时扰乱打击敌人,使敌人处于“风声鹤唤,草木皆兵的境地。
那时,村的民兵还没捏成一个拳头,一有情况,常常是各村单独行动,各打各的,有时虽也聚在一个山头上,可是缺乏统一指挥。因此,常常影响作战效果,弄不好,还要吃敌人的亏,被敌人抓走了人,抢去了牲口。七区民兵从战斗的实践中认识到,必须把力量拧在一起,对付敌人。他们并“五指”,攥拳头,建立起民兵联防队。
1942年秋末的一天,联防队民兵正在坚壁粮食,山上的瞭望哨发现敌人,民兵们立即拿枪,进入指定的阵地。联防队的民兵埋伏在马山下,骄横的敌人毫无提防,大大咧咧地走到马山脚下,钻进了民兵的伏击圈。
“打! ”联防指挥一声令下, “轰!轰!轰! "土炮、土枪一齐吼叫起来。只见一条条火舌,从各个山头喷向敌群,硝烟夹杂着生铁块子,象一把把巨大的铁扫帚横扫过去。与此同时,铁桶里鞭炮齐鸣,民兵们齐声呐喊,整个马山西部沸腾起来了,真是地动山摇。敌人顿时大乱,只顾抱头鼠窜。敌人逃出三里远,才惊魂稍定。当他们看清了打炮的都是些民兵时,便纠集残兵败将,气急败坏地反扑过来。民兵们等敌人走近了,就运用麻雀战术,东山上打一阵枪,西山上放几声炮;敌人向南山涌来,北山的民兵们便在他们的屁股后面开火,逼得敌人东窜西跳,进退不得。民兵们利用熟悉的地形和敌人周旋,直到日头落山,敌人才拖着死尸灰溜溜地窜回崮头和宓村的据点。这时,满天烧起火红的晚霞,庆贺七区联防首战告捷。村村人民把军事斗争、政治斗争同经济斗争巧妙地结合起来,保粮抗捐,广泛开展了“反资敌”运动,整得敌人一筹莫展, 日子很不好过。
1942年整个秋季,汉奸日伪军的抢粮队没有从七区村捞到一点油水,可把他们气昏了。敌人扬言要消灭联防民兵,踏平七、八区这三十多个村。
“呸,好臭的口气! ”马西民兵联防连长董同林怒骂着,便到联防指挥部去研究对策。
联防指挥部召开了紧急会议,作了战斗部署。几个村子分头召开了群众大会,进行战前动员。大家听说日伪军又要来行凶作恶,人人都怒不可遏,纷纷议论道: “要粮要款,没有!敢吃"花生米,、 "瞪眼丸',早就准备好了。让狗崽子来吧! "散了会,民兵们加紧拾掇土炮,擦拭"老套筒"等武器,单等敌人前来送死。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第三天,敌人派遣了一个连伪军向七区马西一带偷袭而来。敌人进村以后,见村中空空荡荡,方知中计,便急忙向村外溜逃,埋伏在西山的联防队员们,迎着敌人就是一顿痛击。
夜色沉沉,敌人不知虚实,只顾逃命。这时,联防指挥部发出向敌人反击的信号,马西村、杜庄、庞庄的民兵联防队边追边喊:"抓活的!"“不让狗杂种跑掉一个! "“缴枪不杀! ”的民兵有的挥舞着大刀片,有的端着红缨枪;青妇队的女将们有的拿着菜刀,有的举着粪叉,都大声吆喝着向前冲。喊杀声、枪炮声,排山倒海般地压向敌群,吓得敌人魂飞魄散,狼狈逃窜。
1943年4月的一天,我峰山抗日县大队得悉了盘踞在崮头、宓村顽匪要到根据地“扫荡”的情报后,便派了两个连和七区武工队、七区联防民兵配合作战。军民作出战斗方案:由武工队、村联防民兵把敌人引进来,然后,军民夹击,次日拂晓, "麻雀组”的十几个民兵来到南山引诱敌人,其余民兵隐蔽在周围几个山头上。敌人走到杜庄,就拐出大路,由西向南迂回。“狗东西,真狡猾! " "麻雀组”的民兵一看敌人不走大路,便"当当! "打了几枪。突如其来的枪声,使敌人懵头转向停了下来。两个民兵,故意地暴露在敌人面前。敌人一看只有几个人,便端着枪嗷嗷地冲了过来。敌人追,民兵就撤,敌人停,民兵就打,紧紧地把敌人牵了过来。等敌人追过来时, “麻雀组”早已转移到北山上,打起了冷枪。正当民兵们牵着敌人且打且退的时候,我们峰山大队的两个连迅速插入敌人背后,截住了退路,形成了包围圈。
敌人被民兵们死死地牵住鼻子,气急败坏,狼狈地吼叫着向山上扑来,刚刚爬到半山腰,四处枪声骤起,各山头杀声雷动。敌人一看遇到了八路军主力,掉头就跑。敌人扔下尸体、伤兵、枪支弹药,向西北方向死滚乱爬逃跑,被我军迎头痛击。
1944年夏天,我马西民兵联防连长董同林带领十余个民兵,分三个方向从山上冲进村去,把30多个正在马西抢粮的日伪军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俘敌7人,缴获步枪11支。
大峰山地区民兵就靠巧妙机智的战斗,打退了敌人无数次进攻“扫荡”,保卫了我抗日民主政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到抗日战争后期,为了更有力地消灭敌人,民兵又实行了村与村,几个村甚至几十个村的联防作战,大量的配合部队拔除据点和消灭敌人。
1944年的6月里,刚过麦。时任七区副区长的王善臣召开了各村民兵干部会议,专门研究了防止敌人抢粮问题。马西民兵联防连长董同林表示决心说:“三个晚上,把几个庄麦子全部坚壁清野,一粒不让敌人夺走! "天黑下来了。侦察组四处监视敌人的活动。麻雀组负责阻击,保护群众藏粮。敌人利用夜间妄图偷袭三黄崖村,被我在村外站岗警惕民兵发现,他立刻警觉起来,大喝一声:“口令?”民兵一听口令不对,便“砰”地一枪打过去。敌人立刻显了本相,就扑过来。麻雀组的民兵听到枪声一齐赶来。夜间,敌人不知虚实,听到四周都是枪声,吓得抱头鼠窜。
在我峰山县军民的沉重打击下,鬼子白天行动不敢出门, 日夜胆颤心惊,象陷入火阵的野牛,坐卧不安。日本鬼子和伪军连遭到民兵的打击以后,整天龟缩在宓村、崮头据点的“乌龟壳”里。民兵怎样引诱,敌人也不出来,于是,他们就找上门去打。
1944年夏季的一天夜晚,天阴得墨黑,对面看不见人。三区五峰王峪村民兵民兵背着两个大地雷向宓村日伪据点摸去。
宓村据点鬼子的岗楼里,不时地射出手电筒的光柱,扫着鹿岩、壕沟和周围的山坡。手电光刚过,忽然四个黑影象箭一样射了过去。
在蒿草、地堰的掩护下,三区王峪民兵拉开一定的距离,时而躬腰快跑,时而匍匐前进,敏捷迅速地来到了宓村据点炮楼底下。他们刚要接近鹿岩,突然传来“咯喳、咯喳”的皮靴声,敌人的巡逻哨出来了。他们一翻身,隐蔽在壕沟里。等鬼子走过,四个人飞身跃起,到了据点门口,民兵把刺刀往地里一插,使劲地转了几下,就挖成一个雷坑,熟练地埋上了“封门石雷”。不一会儿,大石雷都埋好了。早晨隆隆几声巨响,震得山摇地动,换班的两个鬼子巡逻哨坐上“土飞机”上了西天。
1944年冬,我民兵配合游击队打崮头据点,同时组织了王峪、涧东、程官庄等十余个村民兵联防队,对芯村、小屯、归德据点的敌人进行设伏打援,敌人几次出动增援,均被我民兵的冷枪、地雷逼回“乌龟壳”内,有力地配合游击队拔除了崮头据点,俘鬼子7人、伪军一个排和全部武装。
1944年春节敌人一个团向七区马西以南30个村庄“扫荡”,民兵连长董同林带着联防队麻雀组的民兵早就埋伏在各个山头上。我七、八区地道战很出名,在几米深的地下构成村与村衔接的地道网。
“轰!轰! "敌人刚进入村庄就踏响了地雷。这时,麻雀组一齐开火,只听东、西、南、北,四面都是枪炮声。日本鬼子和伪军向东扑一扑,又向西窜一窜,可是对打枪的人看又看不见,找又找不着。他们无可奈何,只得顺着大路向南直窜。
日伪军的大队人马窜到七区马西以南见路上有些新土,怕有地雷,忙向路旁的石堆后边躲。这一下,正中了民兵联防队爆炸小组的计。原来他们在这乱石堆里埋了一个连环雷,在近旁的泥堆后又埋了一个大号雷。日伪军往路旁一闪, “轰!轰! "乱石腾空,连环雷响了。一些鬼子赶忙往泥堆后面躲,谁知立脚未稳,又是一团烟雾,大号雷爆炸了。十几个鬼子、汉奸的皮靴炸上了天,血肉飞溅。
日伪军象蛆虫一样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好一阵,一个鬼子军官从地上爬起来,呜里哇啦直叫唤。鬼子这才一个个哆哆嗦嗦地爬起来,有的蹲着一步一步往前挪;有的四肢撑地,一步一步往前爬。这样,也免不了挨炸的命运,连续又踏响了几个雷,丢下了几具尸休。日伪军进了山村,就象入了迷魂阵,战战兢兢地从上午九点直到下午两点多,四里半路走了五个多钟头,踏响了多个地雷,被炸死十多名。
但日伪军并没死心,它们又在傍晚时分向马西、杜庄、庞庄突袭,妄想一举扑灭马西以南30多个村的群众武装。日伪军大队闯进,见没有踩响地雷,以为这次闪电式的偷袭成功了,便大胆地往南闯。民兵们等敌人走出村头,忙在村里挂好雷弦,从背后向敌人开了火。 "砰砰、"就是两枪。鬼子一见两个民兵,拍马就追但一眨眼,两个民兵又无影无踪了。他们正待勒马搜索, “轰隆”一声,便从马上栽了下来。鬼子不敢再战,七天的“扫荡”两天就结束,抬着死尸和伤员夹着尾巴夺路而逃。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军队是人民的靠山,人民群众是我军生存的基础。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人,任何时候也不能脱离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