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杨利华老师新作《傍晚滠河滩漫步》 作者:三月雪
傍晚滠河滩漫步
杨利华
东风伴我赏金秋,碧水无波映画楼。
几处青蝉鸣柳树,谁家小女荡轻舟。
花飞点点迷人眼,鸟语啾啾入镜头。
最爱河滩观夜景,星如眼睛月如钩。
杨利华老师的新作《傍晚滠河滩漫步》犹如一幅细腻的山水画卷,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引领我们一同走进那个宁静而美好的秋日傍晚。
诗歌开篇,“东风伴我赏金秋”,简洁明了地点出了季节和情境。秋日,本就给人一种宁静与深沉之感,而东风的相伴,增添了几分惬意与闲适。此句为整首诗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基调,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轻柔的秋风拂过面庞,带来丝丝凉爽。“碧水无波映画楼”,这句诗描绘出一幅静谧的画面。平静的河水如镜子般倒映着岸边的画楼,一动一静之间,尽显自然之美。河水的“无波”状态,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的心灵也随之沉静下来。画楼倒映在水中,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让人不禁想象画楼中的故事,或许是一段浪漫的故事,或许是一个家族的兴衰,或许是一座新建的文旅城。总之,诗无达诂,读者可以展现你想像的翅膀去思索。
“几处青蝉鸣柳树,谁家小女荡轻舟”,此句动静结合,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青蝉的鸣叫打破了寂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柳树作为背景,为青蝉提供了栖息之地,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绿色。而“谁家小女荡轻舟”则充满了生活气息,小女荡舟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纯真与美好。这一画面仿佛是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花飞点点迷人眼,鸟语啾啾入镜头”,对自然景观的描写细腻入微。飘落的花瓣如点点繁星,令人陶醉。花瓣的飘落是一种动态的美,与前面的静态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迷人眼”三个字,生动地表现了花瓣的美丽和迷人之处。鸟语啾啾,清脆悦耳,仿佛能被镜头捕捉下来。这里的“入镜头”一词,富有现代感,使诗歌更加贴近生活。
最后结句,“最爱河滩观夜景,星如眼睛月如钩”,将诗歌推向高潮。夜晚的滠河滩别有一番风情,星星如眼睛般闪烁,月亮如弯钩般高悬,营造出一种浪漫而神秘的氛围。“星如眼睛月如钩”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星星比作眼睛,将月亮比作弯钩,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夜晚的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浩瀚的星空下,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诗人通过对滠河滩傍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从东风、碧水、青蝉、小女、飞花、鸟语到夜景中的星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在这幅画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也可以感受到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歌在艺术手法上也运用得恰到好处。首先,诗人善于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如“碧水无波映画楼”是静态描写,而“几处青蝉鸣柳树,谁家小女荡轻舟”则是动态描写。动静之间的转换,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其次,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星如眼睛月如钩”,将星星和月亮比作眼睛和弯钩,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夜晚的美景。此外,作品的押韵,使诗歌在音韵上更加和谐优美,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杨利华老师的《傍晚滠河滩漫步》是一首优秀的诗歌。它以其优美的语言、清新的意境和巧妙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让我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