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九州苍,江海同归草野黄1188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秋风万里九州苍
江海同归原野黄
云凛高熏成鸿志
峰东旭起复夕阳
疏林就径掩陂塘
大道存心岂彷徨
愿做文流一砥柱
英含华咀与贤扬
秋湖荷楚,残云碧浮,余芳兰竟,岁月老去。前度桃林何人栽?飞花秋敝落瑶台。道不远人有丰地,自降天衢通心来。生死区区,契阔缕缕,尘风如流,金沙共舞。我们若以平常心去顺天应地,自然而然道不远人人不离道。道法自然者,大道要效法自然无为的精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是什么?道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抹斗星塔光,在失得茫然之中高照着人生的坐标。而人间一切道途皆悟源于文化。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存而不相悖,我们的本心与宇宙同框。红霄驱云顶,独步轻裘行,林深花瓣雨,芳残不见蜂。
天感地自应,书伟非云鸿。客音千里远,心知弦外风。生命是一场上下求索之漫漫修行过程,伟大与渺小本无界线,圣贤与凡客亦无距离,两者的区别就是前者一旦立志就终生坚守且而不怨天尤人。生命在时间里呈现衰变,在空间里又呈现渺小,或许时空的世界对于尘缘生命的倥偬无住根本没有任何记忆,而生生不息的轮回又总是流云般空空来了又空空回归。芸芸众生并非都要立下鸿鹄大志以经纬天下,而是用平凡之心将身边的每件事物做成生命精品且终生坚守这样道法自然的原则,最终都会活出属于自己本性的伟大!然若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则未有能生者也!空吟南湖乐,烟花泛龙波。
莫错芳菲地,妄自捡玉镯。
烛红秋风寒,夜去又新天。日日案书旧,诗赋悠悠然。万物由道而生,求道与生俱来,生死路上几乎人人凡如草芥,一株小草尚能秋风中展示出其不屈不挠的崔嵬壮丽,活出自己的伟大与自信!毕竟它曾向人间奉献过短暂平凡的美丽与绿颜,并将小草的绿色价值观坚守一生,直到天荒地老,不为己喜亦不为他悲,平凡生命的最大意义在于在追求成长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道法自然的价值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类社会脱胎换骨于宇宙世界,若无后天习气与欲望的牵绊,其实我们都具备与生俱来自然天性,它与世无争、善良朴素,道法自然,我们终生求索的东西就是返朴向真,回归自然,天人合一,融入自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也许意境妙心并非丽辞华言可达,夜色迷离之处,曦光将至之时,一切风景皆是过客!路漫漫其修远兮,生命求索就是立志坚守而不忘本然初衷!这是对人生平凡价值观的执着定位,又是对微小目标的日日坚守!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曕望大地,草木婀娜,然而这种小草勇劲守恒的生命价值与贫贱富贵没有关系,其精神魅力的春秋光彩与思想成熟与天地同归。
夜坠烛光泪,旭升万里川 1189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金玉难买智
流水无复返
朝夕星斗换
书赋平生闲
夜坠烛光泪
旭升万里川
举目无穷处
一筝跃霄天
海阔任鱼跃,长空寒鸟飞,拈笔复书寄,画帘夜入颓。半湾流月照,暗香花坞浓,别了西山萃,正待旭东红。中华文明是世界唯一生生不息尚没中断的古老文明,中华民族是历经万年风雨未忘初心的炎黄族孙,中华文化是以一贯之且符合天道法则的精神思想,古老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且将自然、哲学、科学高度合一,浑而不乱,融而不争,和而不同,这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用谦谦之道及海纳之心为世界文化大融合作出的超凡贡献。流云霁月,潇潇雨发,相逢时节,你我及他,莫问前程贵贱与荣华,擦去战火残泪,从此天下一家。
文以载道,万变一宗。人类修养需要心以道化,古之修心就是修出灵魂的高度而不是知识的宽度,因为知识不过术几而耳。文以载道,心以“道”为修;知识为术,身以“术”为养。文化与知识仅仅此异便可见一斑。大千世界,阴阳相和则万物苏生,身心合和则社会和谐。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文明之争,文化之争,价值观之争,意识形态之争,无处不在!东方文明及其文化价值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将逐渐被世界接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成为百年世界大变局中的重要一环!文化自信、文化复兴、文化强国、文化繁荣乃至文化普世将为中国文化建设增砖添瓦。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别了康桥,借了东风,岁月梭梭,大梦不迟。
文明是文化的承载沃土,文化是文明的灵魂寄托。自伏羲画卦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中华文明已达七千年以上,其中文字记载就达五千年历史。两千年前的先秦诸子百家时代是中华文化星光最佳灿烂的时代,各种文化宗派如雨后春笋萌芽般遍野竞发,儒、墨、道、法、名、杂、农、阴阳、纵横、小说等流派文化繁荣文明昌盛,但众家公推易经文化为中华文明的根系文化,中华文明之史亦是祖先文化之轨,无论如何文化是宇宙大道在历史文明中的体现,文化承载的都是大“道”之理,且以一贯之,与道同行则得道之佑,这是中华文明、中国文化及中华民族精神从未消亡的重要原因!文以载道,大化天下,道法自然,天下一家,利益至上者失道寡助,天下为公者得道多助,以道御事,以德配天,仁义礼智,公信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千万年来立于不败之地的文化基础!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本科专业法律,道学、现代哲学、文学、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编者: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只为文化强国。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沐浴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