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峰
欣赏歌曲《孤鹰》随感
天生桀骜搏击命,
管他风霜与浮云。
俯瞰苍茫万千色,
一路长歌伴星辰。
一一甲辰年夏天于惠州
【诗说】
这是诗人听了歌曲《孤鹰》激情迸发的小诗。诗小气度非凡,志高意远,场面恢宏,扣人心弦。寥寥数语,把雄鹰傲视群雄、勇猛天下的气势勾勒得大气磅礴,威震山河。
据我对许兄的了解和分析,他之所以对《孤鹰》这首歌那么感兴趣,并能写出这种气度恢宏的诗,是因为他自己的性格和魄力与孤鹰高度契合使然。说白了,这首诗实际是许兄对自己人生经历和追求的真实描绘。
据我所知,许兄一生在业场上从不甘落后,无论是当农村青年还是当部队战士,无论是从事军队新闻工作,还是转业后从事地方的组织工作、督查工作,他都是以“只争第一”的追求和实力的形象展现在众人面前。
许兄退休后,似乎把“孤鹰”的性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当今诗坛上他独来独往,开宗立沠,俯瞰诗坛。几十年来,在新闻界也好,文学界也罢,他既有资格,也有实力成为这“会员”那“会员”,甚至他的好几位学生都是当今文坛这“会长”那“理事”,但他从不参加这“会”那“会”,更不自诩这“家”那“家” ,以他自诩的“文化个体户”身份,独闯诗歌天下,并自成一体,取得了瞩目成绩,赢得了不少赞誉,难怪文评家邹中海先生评价他“无论是作品的阅读量、评论量,还是在文坛、尤其是诗坛影响力,一个人顶得上千军万马”。真可谓诗坛上的一只纵横天下的孤鹰矣!(邓三君)
欣赏王琪演唱《军令如山》随感
枕戈待旦守疆垣,
一声长啸狂沙卷。
但闻狼嚎杀声起,
怒目仗剑出边关。
一一甲辰夏于惠州
【诗说】
许峰兄的这首诗,写得气势恢宏,威武霸气,气贯长虹。诗人曾从军,驻扎西北边陲。那里天空辽阔,大地广袤,使诗人具有了大气魄,大胸襟,于是就有了如此大手笔的诗歌面貌。
这首诗把保卫祖国边塞军人守土责任的思想境界和大无畏英雄主义的精神状态描绘得顶天立地,令人敬仰;把中国军人藐视敌人,不畏战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赞叹!(邓三君)
听歌《欲向上天借壶酒》随感
春不谋耕秋怎收?
惰于稼穑岂无愁!
纵然上天赐壶酒,
肝肠醉断苦何休!
一一甲辰年暮春于惠州
【诗说】
这四行诗,一看就知道是一位过来之人对年轻人的忠告与规劝。诗人就像邻家和蔼可亲的大叔,告诫年轻人,躺平没有出路,奋斗才有希望。短短四言,却用了三个设问,可见诗人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急切殷殷之心。
《欲向上天借壶酒》这首歌显然咏叹的是对自由、理想追求而不达的年轻人的无奈心情,诗人认为纵然如此,我们却不能躺平,不能气馁,不能厌世。面包牛奶和诗与远方同样重要。否则,将一事无成。正如诗人劝告的那样,春不谋耕,秋天哪来收获?即使上天赐酒,喝得个酩汀大醉,肝肠寸断,又怎能解除心中的块垒?正所谓借酒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矣!
此诗的旨意就是要我们树立信心,恒久不辍,心中的理想终会实现。我们要坚信:日拱一卒,必然抵达理想的彼岸。(邓三君)
听歌曲《我给岁月斟一杯酒》随感
岁月本是苦作酬,
愁男怨女泪何休?
田头地角蓑衣处,
风雨同耕伴白头!
——甲辰年夏天于惠州
【诗说】:“岁月本是苦作酬”,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的不易与艰辛。岁月悠悠,人生的道路上有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困难,甚至有时候,这些挑战与困难会让我们感到痛苦与无奈。但也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我们的坚韧与勇气。
但当前社会上有很多年轻人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一些不良倾向的影响,不愿吃苦,害怕吃苦,成天愁眉苦脸、怨天尤人,总想不劳而获、赚快钱,甚至有一些通过拍摄一些内容低俗、无视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混乱、影响社会风气的短视频博取眼球、赚取流量。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批判的眼光。
“田头地角蓑衣处,风雨同耕伴白头!”诗人描绘了一种朴素而真挚的人生画卷——在广袤的田野上,一对男女身着蓑衣(简朴),共同耕耘着属于他们的土地(勤劳),无论风雨如何交加,他们都坚守在彼此身边,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与困难积极向上、坚韧不拔。这种不畏艰难困苦、勇于拼搏担当的精神才是年轻人面对人生应该有的正确态度。(陈正)
欣赏歌曲《人生需自渡》随感
沧桑岁月笑脸留,
酸甜苦辣忆中收。
哀怨人生形自秽,
枕戈笑看月沉浮。
——甲辰夏天于惠州
【诗说】:时光悠悠,沧桑的痕迹悄然爬上了我们的面庞,但心中的那份纯真与笑容,却如同陈年的酒,越品越醇厚。岁月如梭,带走了青春的稚嫩,却也沉淀了人生的智慧与从容。于回忆中细细品味那些酸甜苦辣的过往,它们如同五彩斑斓的珠子,串联起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
人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有时挫折与磨难会让你顾影自怜。正如诗人描写的那样:“沧桑岁月笑脸留,酸甜苦辣忆中收。”用这种心态面对人生冷与暖、荣与辱,只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我们要学会在逆境中笑对人生,将哀怨化作前行的动力,让自己的心灵在磨砺中变得更加坚强。
“枕戈笑看月沉浮”,这是一种何等的豁达与超脱!在夜深人静之时,我们或许会感到孤独与无助,但请抬头望向那轮明月,它夜夜孤悬,却无论世事如何变幻,都保持着那份宁静与淡然。人生虽短,但我们可以选择。让我们也学会像那轮明月一样,无论面对何种困境与挑战,都能保持一颗平和而积极的心态,不抱怨,不沮丧,坦然面对,做好准备,笑看人生的起起伏伏。(陈正)
欣赏歌曲《岁月的云烟》随感
岁月如刀梦少年,
几多执着化云烟。
莫问荆棘前程路,
抱善守诚踏歌恬。
——甲辰初夏于惠州
【诗说】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勾勒出了人生的沧桑与坚守。
“岁月如刀梦少年”,开篇便以形象的比喻,揭示了时光的无情,让人不禁感叹青春梦想的远去,给人一种厚重的岁月感慨。
“几多执着化云烟”,则表达了曾经的执着与坚持,或许在时间的冲刷下渐渐消逝,令人心生无奈与唏嘘。
“莫问荆棘前程路”,体现出一种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决心,让人感受到一种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信心。
“抱善守诚踏歌恬”,作为结尾,也是主题,传递出了保持善良和真诚,以平和恬静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态度,是整首诗的升华,也是一种美好的人生境界。
整首诗情感真挚,层次分明,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与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与期许,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心灵的触动。(方寸)
欣赏歌曲《过去再好也是回忆》随感
人生溢彩随风逝,
梦里巡迴枉情痴。
低头苦忆昔斑斓,
不如展颜吟新诗!
一一2024年“五.一”节于故乡蕲春
【诗说】不少类似的歌曲,如《往事难回味》《往事难追》《往事随风》《往事如烟》等,讲的都是过往和现今的关系,可以说,忘记过去、面对现实、展望未来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毕竟时光不能倒流,往事再美也是镜花水月,沉迷不拔只是自寻烦恼,无谓挣扎终是徒劳无功。所谓“好汉不提当年勇”,或许,好汉也不提“当年情”。而今迈步从头越,懂得放下才能放飞自我,活在当下才是清醒洒脱。孔子曰:逝者如斯夫。所以,我非常欣赏诗人这首诗的末尾两句堪称醒世名言的警句:“低头苦忆昔斑斓,不如展颜吟新诗”!这“新诗”就是新的理想,新的向往,新的生活!以此种生活态度与读者们共勉!(方寸)
欣赏歌曲《静美雪夜》随感
夜辞瑶台赴人间,
漫卷绢花织玉帘。
一片冰心凝河堰,
惟愿大地淌清泉。
——甲辰夏天于惠州
[诗说]许峰的诗歌风格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诗歌不仅在形式上继承了古典诗词的结构,更在内容上融入了时代元素,展现出既古典又现代的特点。在《静美雪夜》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艺术特色:
诗中的“夜辞瑶台赴人间”和“漫卷绢花织玉帘”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描绘得如梦如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享受,从宁静的“夜辞瑶台”到“赴人间”,跨越了“形而上”至“形而下”,让这首诗一开始就提升到哲学的思考平台上。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刻,如“一片冰心凝河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惟愿大地淌清泉”则隐含了诗人对世界和谐美好的愿景,体现了诗歌的深刻内涵。
许峰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每一句都经过精心雕琢,如“夜辞瑶台赴人间”,用字考究,意境深远,短短几个字建立了天堂人间的空间感。
诗歌遵循了“七言四句”的古典诗歌结构,整齐划一,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美的方正与气势。从古体诗的格律中突破出来,又不与今体诗散漫为伍,既有传统又随时代而变化,自成一派。(彭松)
听歌曲《似是故人来》随感
人生聚散总悲欢,
安知得失福祸缘?
昔日哀怨情难已,
满目凄凉赴深渊。
——甲辰夏天于惠州
[诗说]这是一首由歌曲《似是故人来》引发作者的随感而作的七言诗。从内容上看,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聚散无常、悲欢离合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命运得失和福祸的沉思。
诗中"人生聚散总悲欢"一句,直接点明了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复杂性。"悲欢"二字,简洁而深刻地概括了人生的两种极端情感状态,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经历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安知得失福祸缘?"这一句提出了对人生命运的哲学性思考,"得失"和"福祸"是相对的。他在提示人们:失去的不一定是祸,很可能是因祸得福,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境遇不确定性的接受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命运的深刻洞察。
"昔日哀怨情难已,满目凄凉赴深渊。"这两句通过"昔日"和"满目凄凉",描绘了一种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怀。"情难已"和"赴深渊"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他在告诫人们:一味对昔日的“失”耿耿于怀而不能自拔,最后只能把自己带进无解的深渊。
从整体风格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深沉而不失细腻。作者通过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展现了一种超脱而又深情的文人气质。(彭松)
诗人简介:许峰,1957年3月30日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檀林镇界岭村一个农民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小学民办教师、大队团支书、党支部副书记。1976年12月入伍到兰州军区,历任战士、连队文书、团宣传股战士报道员、营部书记,师、军、军区司令部新闻干事,其间在解放军报社学习,当见习编辑一年,随军赴云南老山前线轮战半年,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首届毕业学员。1988年年底,调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宣传处任新闻干事。1993年转业,历任广东省惠州市委组织部科员、副科长、科长,市委督查办主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兼督查办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督查办主任。在部队18年从事新闻工作15年,自己独作和与人合作发表新闻、言论、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1000余篇,其中110余篇获得兰州军区、广州军区和有关新闻媒体优秀作品奖。许峰的事迹曾以“我就是我”为题,被编入《军旅新闻方阵——全军优秀新闻干部风采录》一书,结集出版了《武都路133号》(报告文学集)、《留在绿色军营的记忆》(通讯集)《许峰获奖新闻作品选》《咏物悟道100首》(诗集)《中国百座名山题咏》(诗集)《四季如歌》(组诗集)《许峰诗论》七本书。主编:洪新爱
组稿:放飞
编辑制作:放飞
图片主要由放飞制作。个别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