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碳库”为“财库”
文/房方
最近,网上获悉旬邑县清源镇石门村农民柴平贵是咸阳市首位领到林业碳票的林农,收益8·7万元。这是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旬邑县获得新政策、新举措和改革红利的第一人。
柴平贵的这笔收入是怎么得来的呢?两年前在全市林业碳票发放交易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他是咸阳市首位领到林业碳票的林农。说起当时竞拍的场景,他心情依然难以平静:“真没想到氧气能换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当时,旬邑旬东煤业有限公司以8·7万元的价格拍得我手中的碳票,获得4876吨碳汇量。以后我会把树种好,赚更多的钱。”他是真真正正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受益者。那么,什么又是林业碳票呢?林业碳票是指权属清晰的林地林木的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相当于一片林子固碳释氧功能作为资产进行交易的“身份证”,单位为吨,具有交易、质押、兑现、抵消等权能。是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惠民好政策。
据悉,咸阳市森林覆盖率38·81%,林业用地面积50·16万公顷,森林资源碳储量约为6948万吨,林业碳汇量前景可观。我不知道旬邑的林业碳汇量有多少,但我知道旬邑是全市最大的林业强县,林业碳汇量一定有很大的潜能。目前,咸阳正在加快推进碳汇项目和林业碳票等重点工作,努力将 “碳库”变成林农的“钱库”,让越来越多的林农过上好日子。
新时代渴望新作为,更需要新理念、新政策、新思维去引领。这个信息告诉我们,政策和知识同等重要。谁领会了,谁掌握了,它就会给谁带来财富。象柴平贵等人把碳票的钱都拿到手里了,我们还有人不知道什么是碳票,更弄不明白“碳票”和“碳汇”是怎么回事?当前,正值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局之际,迫切需要我们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新改革政策和改革成果尽快送到人民群众中去,让群众在共享改革成果中去支持推进改革,支持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实施。据笔者了解,目前还有一部分农民不了解什么是林业碳票?什么是林业碳汇量以及碳汇交易的方式等政策和知识,甚至还在政策面前犯糊涂,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怎么去引领群众推进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实施呢?
作者简介:房喜坤,笔名房方,在职研究生,陕西旬邑人,陕西省作协、散文学会、评论家协会会员,咸阳市作协,诗词、诗歌学会会员,《世界文学》签约作家,《检察文学》签约作家。有作品见于有关纸媒和网络媒体,出版个人诗文集《岁月留痕》等。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