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台江县新政权
1949年,党中央、毛主席指示挺进大西南,解放全中国。二野五兵团十七军五十师一五〇团三营九连的指战员们遵照上级的指示,历尽千辛万苦,挺进贵州,解放了台江。12月5日,成立台江县人民政府。为了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人民政府组建了县保卫队。
1950年4月4日凌晨,台江县匪首邰昌平、张光宗联合雷山匪首李子松纠合股匪号称千人,切断电话线路,向新生的台江县人民政权进犯。当时我驻军与地方干部仅150余人,而土匪号称千人,形成一对十的阵势。我军已在城关东南北三路布防,待土匪接近一举歼灭之。
台江县县长王子奎亲临各城门检查,鼓励战士沉着痛击来犯之敌。因雨大夜黑,一股匪众急功南门,越墙入城;另一股敌匪则由下水卡水洞进城,潜伏在城内的土匪支队长李刚开西门内应。进城土匪兵分两路企图攻入,情况危急。王子奎镇静沉着,一面命令县公安干警和驻九连的战士们分击入城股匪,一面组织机动部队反击。九连战士“小炮”端起冲锋枪,咬紧牙关,向土匪扫射。土匪见火力猛烈,自感不支,便以一部向西门撤退。而另一部钻入城中,想劫走几天前被抓获关在监狱的国民党中央情报局驻西南区少校情报组长何竞雄。县保卫队密切注视着土匪的动静,当土匪窜入监狱边沿,我公安战士奋力阻击,众匪预感不妙,退回西门,伙同先退往西门的土匪,欲打开西城门(时台江城墙四周,仅有东南西北四门),放城外李子松股匪入城助战。我镇守西门、北门之县保卫队架起机枪扫射,子弹如雨滴射至城门面墙上,众匪抱头鼠窜弃阵出城。城外众匪见状,退驻河对门村寨。经过3个多小时激烈的夜战,黎明前以土匪逃亡而告捷。
土匪逃出城后,白天,有的龟缩于附近村寨,有的隐匿于山间丛林,但一刻也不放松对城内的窥探。入夜,又胆颤心惊的来袭击城内,我军一还击,众匪又逃窜。如此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地斗了4天4夜,机关无法工作,群众的生活乃至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消除匪患,县工委、政府不得不派人冒着生命危险,送情报到镇远,向地委报告并求援。地委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出一五〇团三营增援台江县城。根据省委的指示,在增援部队的协助下,台江县工委、县政府率干部和部队于8日暂时离开县城转移到施洞口办公。邰昌平窃踞县城任匪县长,聚各路匪众三千余人集结台江,勾结施洞孙绍武部攻打施洞。
县工委、县政府移驻施洞后,县长王子奎发动干部、战士、群众抢修工事。施洞保卫战打响,王子奎一直在阵地前沿指挥部队反击,亲自炮击匪众,率队渡江支援西江街战斗,一次次打退土匪进攻,取得了保卫施洞的重大胜利。施洞保卫战之后,驻施洞的干部、战士组成小分队,回击台江土匪并突袭革东,出击长滩,夜攻宝贡,三打革一,多次粉粹土匪围攻施洞的阴谋。收复台江县城之后,接着,开展清匪、征粮和抗美援朝运动,重建基层政权。

投稿须知
1、本公众号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酌情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赞赏功能属读者自愿行为,包含点击率、转发率等与刊发作品无任何关联。质量第一为首选条件。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茌平文苑 第1159
本期编辑:冯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