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430》「飘舞的剑」(6549辑)

晨间寄语
人有劣根。走过许多年,再回首,体会了“人无完人”。难免发现,做了很多错,再深究,那是罪过,那叫劣迹。孩无邪,不畏虎,跳出打进,叫顽劣。顽劣纵深,无人教无人管,便是劣迹的缩影。劣迹有悔,叫浪子回头。人有善,众星捧月,扶持众生,年岁愈高,愈是觉醒。劣善对比,自有心得。
人际交往,都有光鲜的一面,且尽都展示光鲜,而私下,各有酸甜,不为人知。老百姓讲:河水流过,沉下去的不都是沙子,看不见的,全是脏。这种脏有数不完的个体,我把自己排在之列,所以有懊恼悔恨。人又像一部连续剧,你在自己充当主角的演绎中,一集一集,从成长、前途、命运、工作、收入、欠缺、利益、失败、与人交往对错、计划前进后退、青丝白发…,再搬到自己面前,又一集一集,回放,再看,集集对,还是集集错,或是对错交加?还有潜藏在你心底的罪劣…。感觉年纪大了不是醒悟,而是内心纠缠纠结和对比后的掂量,所以有人老来独处、出家、闭门修身、远离凡尘、虚空的同时惧怕触动曾经…,等等。知道自己,所有别人何不是自己的一部分?是人都有心思,那点心思都想隐藏罢了,但总能估摸吧…。
看过一个小册子,说一家四口走在路上,忽然远处飘来寺庙的钟声,男人对女人和儿子媳妇说,你们先去,我去办点事晚些回来。男人当天未回,几天也未回,一家人开始到处找。后来女人回想起那天寺庙传来的钟声,再回想近段男人时有恍惚的情绪,当即带领家人前往寺庙。原来,这家人的家境殷实,是男人年轻时犯科所得(略去犯科过程),虽未案发,但男人禁不住内心的挣扎和折磨,索性出家受戒,借以寻求佛祖超度超生。其家人再也无法唤回。
人有内心世界,这种世界是自己的心理活动,什么时候,想要做什么,只有自己知道。评论区里有这样一段话,“一位智者曾说:‘你一定要修炼一种能力,叫做如如不动。外在的一切风云变幻,都影响不了你,深入红尘,与众生为依,入什么场,显什么像。上可以与帝王同桌,下可以与乞丐同行,既可以高贵到让人膜拜,也可以卑微到像一颗尘埃’。”
这是一种坦荡坦然,也是一种境界,心有无私天地宽。有句话很多余,人活来活去,总是活成自己的样子,一人一个样子,活成你自己,不管高贵卑微,总是自己呀[OK]!
新的一天,早安!
2024.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