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体/ 三 八 奇 才
浙江东阳 金昔文
蜀之八仙尘飞天,扬州八怪土中壤。注①
韩愈宗元欧阳修,苏氏三子王安石。
古文八家有曾巩,唐宋文域夺三军。注②
三八奇才受人赞,满腹经纶千古扬。
注①: 东晋谯秀的《蜀 记》中称容成公、李 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仙等八人为“八仙”。后来在明代杨 慎的《升庵集》中也有记载。这些人物在道教文化中,被认为是在蜀地 (今四川地区 ) 得道成仙的,他们的故事传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也被称为扬州画派。他们大多出身贫寒,生话清苦,清高狂放,书画往往成为抒发心胸志向、表达真情实感的媒介。因为他们的书画风格异于常人、不落俗套,追求自然、真实,把生活化、平民化融入书画中。对后世书画家如齐白石、潘天寿等人有深远的影响。他们是:金 农、郑 燮、黄 慎、李 鳝、李方膺、汪士慎、罗 聘、高 翔。
注②: 唐宋八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八位文学巨匠分别是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以及宋代的欧阳修、苏 洵、苏 轼、苏 辙、王安石、曾巩。他们不仅各自在散文创作上独树一帜,更共同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展,使得散文这一文体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古之奇才,都是沉心奋斗而成的。不管出生家境如何,他们的拼搏过程都是艰涩的,但其结果都是值得后人仰慕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