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岭
千回百转过秦岭,
近处树岩远处峰。
仰望白云叠嶂外,
携妻七月入汉中。
洋县龙亭蔡伦墓祠
甲骨刻行惊鬼神,
龙亭纸艺更绝伦。
一页轻薄胜蝉羽,
便留文字到如今。
洋县龙亭蔡侯纪念馆
洋州雨后秋色新,
特赴龙亭拜蔡伦。
千古闻名为纸父,
岂只汉代一黄门?!
城固张骞墓
汉帝雄才重疆土,
塞北汉虏战无休。
若非博望出关外,
西域安得入版图 ?
城固张骞纪念馆
远望天山路漫漫,
汉骑杖节出长安。
陷身胡帐志难改,
月氏不达终不还 !
褒谷道中
百回千折望众峰,
天牢褒谷古闻名。
石门旧迹知何处,
岸下镜平湖水中。
行褒谷道中有感
千峰百壑眼前来,
褒谷逶迤夹岸开。
天公不与孔明便,
大星落击黄土台。
留坝张良庙
关东平灭尽销兵,
海内焚书灰付风。
博浪沙里椎奋起,
谁说留侯是书生。
儒子三进圮桥上,
项伯迎送灞营中。
三万户封弃若履,
归来还见黄石公。
环望青山白云间,
遥听水声过前川。
紫柏归卧高士地,
知机进退即神仙。
返汉川
早发汉水米粮川,
留坝石门日往还。
昔日天牢隔魏蜀,
今朝海内通途间。
勉县马超墓
伏波后裔震羌胡,
威加蓉城归炎刘。
未复家仇身已死,
魂依沔水望凉州。
勉县武侯祠
青山沔水阳平关,
一代英才眠此间。
庐舍初答鼎天下,
出师二表征岐山。
冲天夜火定军地,
萧瑟秋风五丈原。
终晓险隅不足恃,
守防不易亦攻难。
定军山
位于勉县,汉水之南。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从阳平关南强渡汉水,夺取定军山一带高山,并前伸扎营。夏候渊前来争夺,扎营其北与之对峙。张颌守东,夏侯守南。备夜急攻颌,颌不敌。夏侯再分兵与颌。备夜烧营角,夏侯亲至救火。备营鼓噪,黄忠从高处突袭,夏侯授首。此乃刘备夺取汉中关键一战,成就了黄忠一世的英名,遂与关丶张,赵、马同列。定军山也为后人周知。诸葛亮死后即葬定军山前。
余今一路从西至东,访阳平关,过武侯祠,望汉水,探定军山,地理遂了然于胸,魏蜀战场如在眼前。
汉江远望定军山,
将军夜刀如雪寒。
大火冲天围角起,
白首电斩夏侯渊。
故阳平关
寒蝉立秋后,朝霭笼秦山。
二水绕关垛,一城塞汉川。
村旁新禾壮,道下旧垣残。
欲晓故关胜,还翻典籍看。
故阳平关,位于汉川最西端,锁川陕之咽喉。此关西和南分别有白马河和汉江流过,白马河由此汇入汉江。古人的说法,山南水北为阳,此关在汉水北面,故曰阳平关。河外南和西紧接秦岭山峰,关北亦是青山。所以阳平关的地理形势就是两面河,三面山,东面广阔的汉川。古时汉川入蜀的官道,必须从关中穿过。当年刘备为了收取汉中,在阳平关和曹魏相持了一年,最后强渡汉江向东,才在阳平关背后定军山战败夏侯援以后才夺取了阳平关。
如今的阳平关早己不存,108国道从原来关内北处跨过白马河通向成都,只修复了西面从道南一直到汉江的一段城墙。登上城墙,观察周围地理,仍可以想像旧关的形胜之处。
图片说明:
图一是现在东西走向通向成都的108国道北的骑士塑像,后面就是原阳平关北面的秦岭山峰。
图二和图三是从108国道上向西南方拍摄,该小河即由原关城西面的白马河向东分出,还可以看到西面山峰,108公路由山峰相接处入成都,该处也是古代入川道路所过之处。
图四由108国道向南跨越白马河向东分支的吊桥,过此吊桥就到了新修复西城墙下,新墙把旧残墙包裏在内。
图五是南城墙外南北道路,通向西城门。
图六是城外进西门后从东向西所摄,明显可以看到秋稼。
图七是城墙上向西所摄,是西面入川两峰交接处,隐约可以看到白马河。。
图八和九是墙上向南所摄,可以看到南面的汉江。
武侯墓
汉道陵迟天下乱,
先主募兵起民间。
东奔西走无基业,
一路辗转到襄樊。
南阳高士号卧龙,
躬耕岗外陇亩间。
颖川徐褔来相荐,
先主三顾茅舍还。
先生挥手自兹去,
前收荆州后收川。
关羽毁坏秣陵败,
先主托孤在永安。
六月赤火渡不毛,
智擒孟获南中全。
自古王业不偏安,
先生北征出祁山。
木牛流马运粮秣,
八卦奇阵敌胆寒。
只手难将青天补,
巨星陨落五丈原。
生前望中原,
死葬定军山。
鱼水情未尽,
身后魂魄还。
可叹管乐才,
天时不由人。
青山独遗恨,
思之断人魂。
定军山道上
武侯墓位于定军山下,观赡过陵墓后,便在后面的定军山道上漫行,观察地利,同古人用心声对话。
密林蔽日少人行,
道上偶听午鸟鸣。
飒飒树叶秋风起,
总是关山不了情。
汉中古汉台
汉王已化赤龙①去,
此地空余古汉台②。
汉人老家③依然在,
只是汉王不再来。
注:①刘帮称帝后被神化。据史帝记载,刘帮原为亭长,押解劳工赴役,役工逃亡。高祖释放余人,自已亦带领追随者逃入芒砀山中。上山时遇一大白蛇,拔剑斩之。后遇一妇人当道而哭,问之,则曰:吾儿白帝之子,遇赤帝之子,遭斩而亡。按这个传说,刘帮就是赤龙。所以汉崇火德,称炎汉。
②古汉台,是刘帮分封汉王,入汉中后筑台之处。
③刘帮战胜项羽称帝后,遂以汉为国号。强汉成就了一个民族,华夏遂以汉为姓,汉中也被称为汉人老家。
汉中拜将坛
萧何月下追奇才,
高帝筑坛拜将来。
误下齐城七十二,
未央宫里事可哀。
高帝长安称赤龙,
淮阴合死未央宫。
神州一统皆刘姓,
何必返乡歌大风 !
汉中虎头桥旧址①
兵出子午欲奇功②,
师老歧山意不平。
丞相身亡延亦死③,
千秋功过有谁评④ ?
注:①虎头桥,三国马岱斩魏延处。魏延墓原在此二里外,今已消失。
②诸葛亮初出歧山前,魏延建_汉出奇兵于子午谷,直取长安。诸葛却要出兵陇西,声势大振,魏都督夏侯隣乃纨绔子弟,陇西三郡降蜀。但后来张颌出关西,诸葛亮用人不当,马谡败于街亭。诸葛亮退回汉中。事实证明魏延的建议是对的。诸葛亮过于自信和谨慎了。失去了良机,最后六出祁山,无果而终。因此魏延常闹意见。据说魏延死后,蒋琬怜其前功,为其建墓。延部下在墓前塑一文官石像,手持书本谢过,就是孔明。
③孔明殁于五丈原后,吩咐退
兵,兵权付于杨仪,延与仪有隙,不服,烧毁栈道,断大军退路,自己退于汉中,孔明生前伏马岱于延身边,于虎头桥出其不意斩之。
④现在看来,魏延不顾大局,但非真正谋反。孔明和魏延的公案,绝非一语可以断之。今虎头桥旧址有联:汉水长流太守名,虎桥旧事明月知。即此意。
汉川道中
村落棋布稻香风,
风光不与关中同。
两边青山望不断,
一路迢迢离汉中。
汉中怀古
余今暑关中一行,计四县、一区,行程四日有余。许多书上的地方和事,都呈在眼前。汉中,以汉水为名。刘帮,刘备,两王汉中。然高祖终成帝业,传国四百余载,昭烈却只能偏居西南,二世而亡,即使孔明如此的竒才,也无法改变其灭亡的命运,乃天时、人和不同,同一地利,攻守异势也。
悠悠汉水流难尽,昭烈莫及高帝尘。
项羽分封王满地,孙曹基早鼎三分。
孔明独相兼三任,何信良合佐一人。
河洛关中成旧梦,秦山望断尽浮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