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东北诗刊第226期同题“头条诗人”名录
站在月光里
文/龚小猪
我不知那光是不是光
但月亮是有的,像饼屈成一指
促使寂寥与默然
很快的安静与暗淡
照着个人的行走,影子属唯一不弃
虽左右不逢源
喜欢这般独立的样子
你无法效仿,所面临的承受
和无惧之担当
走夜路多了,就没什么好奇的
你走在框架里
我喜欢,立于水中央
(一笑了之简评:这首作品这样描写月光:照着个人的行走,影子属唯一不弃/虽左右不逢源。从中我们可见其中充分彰显个性。随后的喜欢这般独立的样子,亮明了自己的态度,让人对月光更加刮目相看,最后一段用你走在框架里/我喜欢,立于水中央进一步彰显个性,将整首作品的情感表达推至最高峰。这首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将自己的人生态度置于月光之下,景与情交融,彼此相得益彰。)
站在月光里
文/西楼望月(黑龙江)
有时,我会突然间感动起来
像久别的亲人重新见面时那样
在异乡
星星和草尖上的露水一样多
月亮圆得像月饼一样,被我咬一口
就缺了
人们爬上高高的梯子抚摸它
一道形单影只的影子,映黑了
白如雪的大地,碾碎了,就是上好
肥料
于是小兴安岭就长出一行行
一排排大豆、玉米
母亲,就一寸寸直起腰来
(一笑了之简评:要为作者写就的情景交融点赞。在这首诗中,月光的可爱令人们忍不住要登高抚摸,如此超现实的描写却不令人感到过分,皆是因为作者做了充分的情感铺垫,奠定了雄厚的行为基础。第二段月光之下母亲的勤劳忙碌,其实是比月光更美,如此深厚真挚的情感表达更令人动容,一寸寸直起腰来,疲惫的母亲影像占据整个画面,将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推上巅峰,这一寸寸其实就是这首诗所蕴藏的艺术张力所在。此作荣获主编奖!)
站在月光里
文/百花争艳(湖南)
当月亮,隔着那么远的距离
馈赠她的银辉
人间就蜷进了襁褓
被母亲温柔宠溺的眼神吻遍
一只夜鹭从苇塘飞出
牵出许多情感线
一半明亮,一半遮掩
流火已去,微凉可恋
懂你的私语,也懂你的羞涩
从心瓣舒展半阕清词,与你对白
还留半阕独白,伴清茶与小楷
(原来的我读诗:个人认为,现代主义诗歌的起点是意象派,而意象派主要是从诗歌语言上对传统进行创新,作者追求普通日常语言的句法和韵律,从技术层面看,意象派要求现代诗歌运用日常语言,自然节奏,这正是后现代主义诗者所遵循的信条,作者精细剖析月光所需用的语言及节奏,并认为这是借月光抒怀技术独特性的重要表征,这说明作者对现代主义诗歌的释读已经比较深入!!)
站在月光里
文/方小齐(湖北)
院子里下了一吨的雪。晚饭后才知道的
出奇的静中,茉莉,栀子,夜荷花
相约讨论着银霜的厚度
岁月被修饰
站在花前月下,连影子都饱满着凉意和惬意
在原地蹒跚
足音闪烁,回响无名的喜悦
这白茫茫的尘世呵,接二连三有月光普照
像极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福祉感
再细听,凋敝又醒来的花香发声了
一张纸提着所有的形容词
一盏灯提着所有的风云变幻——
人间步步缩小之际,那些洁白的爱
始终保持仁慈的模样,无需言谢
——落满,衣袖
(原来的我读诗:作者的“表意”不长,但其用意较为全面中肯,可以成为新现代诗的先声。“月光”诗中也提到了常人无法抒写的情怀,在手法上是含蓄派,在文创上属于白描,并且,这毫不含糊地说明了他在思想上是保守的、甚至是深意的。这种思想反映在他的“月光里”,这里,我们多少感受到文化语境对文学释读与研究的某种规约!!)
站在月光里
文/董哲(广东)
一片虚无的雪白
将村庄压缩成一个突兀的点
我在这个点里站成一条线
现在的我把另一个我死死压制
我想喘口气
在一览无余的清凉里
有银辉像树叶一样纷纷坠落
大地被砸得斑驳陆离
那声痛久久没有喊出来
(原来的我读诗:可以说,像作者这样对月光理解与阐释的合理性保持如此清醒认识,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诗文横行无方向的诗学界,作者受篇幅和论证构架所限,对过度诠释的预防作用。总之,“从变从义”话语所衍生的合理解释思想已经成为中国诗学解释者的自觉意识,而作者用多元解释理论才显得严谨而富有张力,其适用性和生命力也才因此变得更加广泛而持久!!)
站在月光里
文/楚凡(黑龙江)
把一个提纯阳光的香馥留给你。我
将奔赴你轻洒的银桥
这里折叠着禅念莲花的指纹
续着时空偷藏的羞涩
在一弯柔白里漾动如水的情波
告别红尘几经风雨的章节
安放雅度的眸光
守候,将续写万年的痴念
沐度轻衣晓唱
在你投来的温存里制酿崛起的芬芳
一篇寄储桑榆远渡
一滴远朔楼兰细腻
在七彩之魅里汲取爱的呼吸
抖落尘烟噬血
我将遂平一个玉润的涓流
迎候那株从纷杂里崛起的花朵
是你布设的诗美翅膀
怒放一重哲语
我属你光影交接的爱情
(余新明读诗:皎洁的月光下,会让人浮想联翩,想你留下的香馥,想你禅念莲花的指纹,想你柔情似水的眼眸,想你温润如玉的涓流,守候,在月光下续写万年的痴念,遐想,在温存里制酿崛起的芬芳,是你布设的诗美翅膀,放飞了你我光影交接的爱情,让羞涩的思念在时空里偷藏。)
站在月光里
文/魏瑞祥
酷暑把月亮遮蔽多日
比相思还厚的云朵
在月末的晚上
才留出一片空隙
露出一轮弯月
清澈如水
站在久违的月光下
除了蛙鸣,没有一点杂声
老槐树下微凉是夏天的奢侈
锈锁与我
皆在老屋门前畅想
曾经的热闹已成过往
土炕的温馨成了一个代名词
穿了一身灰尘的扁担
如同耄耋父亲腰
弯的让人心疼
就像今晚的这轮弯月
再也不能拉直
(余新明读诗:一勾弯月,勾起了作者对老屋的怀念,故乡已成为记忆中的驿站,土炕的温馨也成了一个代名词,还有屋角那穿了一身灰尘的扁担,如耄耋父亲的腰,弯得让人心疼,就像今晚这轮弯月,再也不能拉直,其实,拉不直的,岂止是扁担,弯月,父亲的腰,还有作者对故乡那深深的思念。)
站在月光里
文/刘寒云
柔软的月光,洒在庭院里
听着夏天的虫鸣,逐渐远去
遥远的秋风,将要来临
点开的笔,墨色清润,揉进月色中
印染的忧伤,融进血液,挥之不去
月光下,如何掐断,这缠绵的诗句
世界太小,各自奔赴吧,不谈别离
裁一段月华,留几句,酝酿的台词
飞雪且去,风霜即隐,只留我和你
还是喜欢,你举杯的样子,月夜下煮一壶无关世事的清淡
还是留恋,你我相见的情景,莞尔一笑,娉婷了四季
你成了,我唯一的高光和亮色
再多精彩,或者遗憾,都会随风去
那些日子,我还是在月下吹箫读经
你孤独的身影,始终,站在月光里
(余新明读诗:把相思揉进月色,把思念寄给月亮,裁一段月华,留几句,酝酿的台词,掐一段月光,将这缠绵的诗句,托付给风儿,再多的精彩,再多的遗憾,都会随风而去,唯有这印染的忧伤,融进血液,温婉了月色,娉婷了四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