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监狱管理局事件反映出公务员录取过程中社会监督和网民举报后处理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该事件中,河南省监狱管理局于6月21日对2024年度监狱系统第二批11名拟录用公务员进行公示(非正式录用),其中包括应届本科毕业生韩某某和王某某。有网友认为,“18岁考生上岸”非常罕见,不合情理。8月16日,河南省监狱管理局针对网传“18岁考生上岸”发布通报称,经调查核实,此前被舆论质疑的18岁的考生韩某某出生年月存疑,不予录用,将进一步调查。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公务员录取程序的质疑,也暴露了公务员录取社会监督与网民举报后处理机制的不足:
- 信息不透明:在河南省监狱管理局此前公布的《河南省监狱系统2024年度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第二批拟录取人员名单》中,出生于2005年8月的韩某某,以及出生于2004年8月的王某某引起了网友关注。该名单中,韩某某毕业于郑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今年18岁,用人单位是河南省豫南监狱;王某某毕业于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法学专业,今年19岁,用人单位是河南省信阳监狱。但公示通知上明明写着毕业院校、专业及时间的要求,为何涉事二人的简历上只有学校和专业,唯独缺少了毕业时间,引发公众质疑。
- 回应不及时:8月15日,舆情爆发当天,河南省监狱管理局就已经针对此事做出过回应。彼时,相关工作人员信誓旦旦称,被质疑的两名考生都已经大学毕业,符合《劳动法》和公务员录用法规。然而,仅仅一天之后,原本都“符合录用法规”的两人,就有一人被通报出生年月存疑不予录用。这打脸来得也太快了。
- 处理不严格:根据通报,早在7月29日接到学校转来的韩某某和王某某的学生档案后,河南省监狱管理局就对拟录取的11名考生的相关材料进行再审核,彼时就已经发现了韩某某出生年月存疑,经进一步调查核实,已经于8月13日作出其不符合录用资格条件、不予录用的决定。既然早已经有了处理结果,河南省监狱管理局在15日面对采访时,为何不直言相告,反而撒了个谎,言之凿凿地称韩某某符合公务员录用法规。
公务员录取是一个涉及公众利益的重要事项,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监督和网民举报后处理机制,以确保录取程序的公正、公平和透明。这一事件也提醒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公务员录取程序的监管,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回应公众的质疑,严肃处理违规行为,以提高公务员录取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