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为凌剑飞宗亲书法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又称为“午日节”、“端阳节”、“五月节”,拥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屈原,一个被昏庸的君主陷害的伟大诗人,一心报国却屡受挫折。他悲愤之下,投江自尽,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端午节的诸多习俗都源于屈原的事迹以及其作品,这彰显着其卓越的文化价值。屈原跳江的原因主要是他对楚国的政治腐败和国家衰落感到绝望和悲愤。他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大臣和文学家,他忠心耿耿地为国家效力,但却遭到了谗言陷害,被楚怀王疏远和流放。在流放期间,他目睹了楚国的日益衰败和人民的苦难,深感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在绝望中选择了投江自尽。 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一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凌世祥(广东.吴川)
端阳怀屈原
国失灵均盖世才,
苍天垂泪地同哀。
榴花亦为诗魂恸,
每到端阳带血开。
凌首超(江西.萍乡)
忆灵均
情怀人意真,
佳节忆灵均。
香粽传千里,
龙舟竞渡频。
遥知汨罗水,
泪洒楚江滨。
传世忠魂在,
丹心励后人。
忠魂永存
风雨千年忆楚湘,
汨罗波涌起悲伤。
龙舟新鼓惊江水,
角黍灵台吊屈郎。
一艾充盈邪气去,
千家和滿世情长。
为圆报国诗人梦,
吟罢离骚读九章。
渔家傲·端午怀屈子
汨罗江畔孤鹜叫,离骚一曲千秋调。悲水淼茫云影罩,灵均笑,家国情恨君臣了。
壮志未酬难尽孝,忠魂依旧朝天傲。岁月沧桑英名耀,思杳杳,诗词千古传人道。
渔家傲·甲辰端午
艾香满院端阳到,彩丝角粽几圈绕。蒸笼盖开滋味妙,佳节好,举杯同庆齐欢笑。
鼓响江河山杳杳,龙舟竞渡争分秒。十里人潮边岸闹,常言道,追思旧俗情难老。
凌智捷(江苏.淮安)
伟祠衣冢祭先贤,
清烈孤忠炳史巅。
兰芷椒荷怀令德,
每逢端午更暄妍。
端午竞龙舟
闸高岸阔涌人潮,
竞渡龙舟水上飘。
正则灵兮萦宇宙,
俯看故国定当骄。
端午怀古
一
楚贤遗迹在江滨,
屈子离骚万古新。
风雨满城悲宋玉,
烟波是处吊灵均。
千年往事精英逝,
一代才名俊雅陈。
惟有汨罗滩畔月,
夜深犹照钓鱼纶。
二
汨浪江河流逝日,
屈原天问古今情。
千帆竞发舟飞渡,
万众高歌鼓共鸣。
忠骨沉沙山鬼祭,
雄风激荡世人倾。
离骚绝唱留佳作,
九辨芬芳永载荣。
祭屈原
汨罗凄婉抚喧惊,
屈子忠魂万载萦。
天问问天天地坼,
国殇殇国国都嘤。
楚山湘竹犹啼月,
苇粽龙舟永祭平。
嘉德芙蓉偕芷蕙,
中华绍世育琼英。
鹧鸪天 .祭屈原
端午重临闻粽香。汨罗遥祭唱悲腔。问天难抒图强志,哀郢长存挽败殇。
人昏睡,子清匡。恨江山破碎凄沧。离骚一诵君如面,爱国丹心万载彰。
凌在纯(江苏.苏州)
一
屈公何奈昏君,
愤世投身楚源。
可恨江流渺渺,
不能洗尽沉冤。
二
几多端午心惊,
蒲酒饮祈太平。
真盼年年甘雨,
敢为屈子澄清。
端午守门神
艾叶菖蒲似剑,
红丝缠绕高悬。
赖君守护门户,
应是平安一年。
端午感慨
节名端午是何时?
古有汨罗凭吊诗。
今看几多伤憾事,
为官当读楚骚宜。
上为凌云志宗亲书法
凌双仲(江苏.连云港)
当年抱石急投,
江水奔腾未休。
天地忠心可鉴,
龙舟载动杞忧?
悼屈原
一
沅江千里觅忠臣,
不见当年抱石人。
明辨是非知善恶,
年年百姓悼灵均。
二
一生上下苦追求,
意冷心灰百念休。
谁继屈原悲怆甚,
数声天问泪长流。
三
江水滔滔未断流,
大夫一跳几春秋。
谁知端午龙舟去,
粽子能投难解忧。
上为凌在纯宗亲书凌双仲宗亲诗书法
凌双仲(江苏.连云港)
师生捧读大夫诗。
庙堂除几清官外,
劝学屈原真不宜。
2023端午节玉祁观龙舟赛书怀故地重游神采扬,
荷花处处溢清香。
镜头频逐龙舟转,
心事时随白鹭翔。
锣鼓声中天色午,
唐平湖畔柳阴凉。
奖杯闪闪谁先得?
团队同心此刻强。
凌秀云(江苏.盐城)
端午随吟
一
每逢重五韵徘徊,
蒲艾香熏丹若开。
吴楚烟云沉史去,
沅湘涛浪曳思回。
龙舟千载追忠骨,
角粽万民怀圣魁。
但借端阳承庶愿,
唯期盛世筑廉台。
二鹧鸪天 . 端午感怀
不觉端阳又一春,滿斟蒲酒祭忠魂。年年艾叶幽思发,岁岁榴花烈焰喷。
怀屈子,仰诗尊,古今骚客墨纷纷。汨罗涵韵流千载,悲水沧波烙楚云。
凌端萍(江西.萍乡)
吊屈原
沉沙抱屈卷愁雲,
宦海喧腾清浊分。
呵壁问天谁共语?
一江风雨泪纷纷。
感怀
屈子投江恨,
离骚酹酒吟。
汨罗无所变,
何必竟舟寻。
路
又逢双五节,
酹酒汨罗江。
不废其修远,
涅槃兴古邦。
凌思桃(江西.萍乡)
吊屈原
求索艰难九问天,
声声呐喊赋诗笺。
君王听信谗言语,
只有孤魂江底眠。
阮郎归.端午即感
棕香端午暗云天。倚窗观雨绵。龙舟水涨浪中前。欢呼两岸边。 曾求索,屈君贤。汨罗江底眠。离骚九问九歌篇。诗行今古传。
上为凌首超宗亲书法
凌云尚(黑龙江.七台河)
端午有感
端午江边泪未休,
趋风顶浪探中流。
沿堤抛撒箬包粽,
破水齐开龙渡舟。
螺号声声呼屈子,
旌旗猎猎摆吴钩。
普天同祭忠良士,
爱国精神万古留。
凌苑(广东.信宜)
端午纪念屈原臣
志士精忠忧社稷,
奸臣所害投江亡。
丹心赤胆苍天鉴,
角黍三牲吊国殇。
端午赛龙舟
龙舟竟赛闹端阳,
角黍投江吊国殇。
志士精忠忧社稷,
奸臣阴险害贤良。
昏皇无道听谗语,
屈子有冤泣断肠。
赤胆丹心昭日月,
流芳百世美名扬。
凌泽欣(重庆)
端午竹枝词
其一
菖蒲艾草挂门檐,
箬竹清香裹粽甜。
屈子冤魂端午祭,
龙舟竞渡渌波寒。
其二
浪滚波翻敢赴流,
男儿气盛壮如牛。
龙舟号子惊天地,
不摘金牌誓不休。
其三
铜锣鼙鼓震天鸣,
浪起舟飞短棹轻。
两岸呼声催未及,
健儿唾手得红旌。
端午
农户田中搜艾虎,
市民门外挂蒲刀。
雄黄洒酒邪虫净,
碧粽投江浊浪高。
棹击苍龙安屈子,
风敲蛮鼓镇阴曹。
年年醉里端阳过,
又上诗坛唱楚骚。
凌德霖(山东.潍坊)
依韵唐·殷尧蕃《端午日》
回眸不舍爱国情,
一啸奔雷大浪生。
十里青山花带泪,
千年汨水恨难平。
鱼龙能毁骚人骨,
风雨难摧孤月明。
满腹高洁何所寄,
江波日夜泣无声。
凌春禄(广东.电白)
一
端午佳节感概多,
缅怀屈子泪滂沱。
忠魂不灭留千古,
一曲离骚正气歌。
二
含冤屈子堕投河,
壮志刚强受难磨。
千古忠魂犹未散,
英名永颂世人歌。
端午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感怀
五月端阳号角长,
离骚壮志刻忠良。
汩江肠断哀华夏,
湘水奔腾泣楚乡。
竞渡龙舟思圣子,
飘群粽叶祭灵堂。
忠魂傲骨民间仰,
留下诗篇万古扬。
凌明明(湖南.衡阳)
游汨罗江屈子祠
碧波荡漾柳含烟,
屈子寻诗去未还。
祠壁长铭骚客赋,
江流难洗左徒冤。
行吟一曲抒孤愤,
求索千程感昊天。
今日无分秦与楚,
飞舟竞渡吊先贤。
凌伟添(广东.广州)
龙舟过沙亭,此屈翁山故里
一炬天南冢草繁,
祖祠深巷客居村。
沙亭坣外清江阔,
鼓应龙舟悼屈原。
深井龙舟采青
芒树盈盈荫碧台,
端阳云日映楼开。
喧天鼓炮榕溪响,
烟里龙舟并影来。
深井村端午龙舟
其一
探亲初一双岗行,
十丈龙舟载谊情。
赤帜蓝旗齐解缆,
炮烟浓里鼓金声。
其二
宦溪初二探亲来,
兰桨红衫玉浪开。
船泊芳堤融主客,
满堂喜兴共推杯。
其三
初三鼓斗爆声隆,
多少华舟会景中。
不尽玉烟封树岸,
玉栏外面水飘红。
其四
兄弟凌边报柬回,
朱旗斗笠桨相催。
烟中炮竹才舞罢,
纠纠红儿上岸来。
龙船谢亲宴
端午嘉筵百十开,
祠堂衣挤友亲来。
村边鼓劲清江贺,
斟满深情白玉杯。
深井榕溪龙舟即景
十丈龙舟入涌来,
过桥烟上玉楼台。
纷飞炮竹红纱散,
劲鼓一轮穿浪回。
贝岗龙船访深井村
后宫龙鼓访榕溪,
爆竹烟高岸阁迷。
千百年来同一水,
依然相望树花堤。
凌军强(甘肃.陇上)
赛龙舟
龙舟竞渡水波扬,
锣鼓喧天震四方。
旌羽飘摇风送爽,
健儿奋勇桨飞忙。
欢声雷动看官喜,
笑语盈盈满画堂。
端午良辰同庆贺,
传承文化永流芳。
凌均久(湖南.衡阳)
端午话屈子
一
国破江山易,
离骚泪满巾。
丹心昭日月,
谁个识灵均。
二
一片愁云笼楚空,
荐贤除弊引兰焚。
投江殉义辞尘去,
世道长歌屈子魂。
三
伤心欲问先贤事,
汨水滔滔去不归。
俗定端阳公祭日,
飞舟擂鼓喊君回。
端午话屈子
治国修行经满腹,
举贤除患罪何言?
欲倾四海五湖水,
洗尽灵均不白冤。
凌志兵(安徽.蚌埠)
端午情思
苇叶青青糯米香,
诗人屈子诉衷肠。
精忠报国经风雨,
赤胆思民对月光。
天问整篇成绝唱,
离骚千古作华章。
如归誓死昭晖日,
含恨纵身落汩江。
悼屈原
离骚读罢泪汪汪,
端午时分念九章。
志向宽弘生少岁,
胸怀博大长青狂。
主张对内举贤政,
宣定临他抗敌强。
屈子衷心思社稷,
悲忧永驻汨罗江。
凌伯俊(湖南.娄底)
端午节纪念屈原先贤
汨水东归日夜流,
先贤屈子为民忧。
身居朝庙蔑权贵,
徒配江湖念贱蜉。
上下探寻扶国策,
昼宵研讨救民谋。
九歌天问风千古,
诗雅风骚颂万秋。
凌斌(广东.湛江)
夜读《离骚》
夜读离骚星陨落,
惊雷电闪雨遮天。
三杯浊酒留君醉,
半句残诗让我颠。
岁月欺人添白发,
韶光逝水去如烟。
端阳啖粽家喧闹,
自在凡心一亩田。
上为凌云志宗亲书法
凌秀华(辽宁.沈阳)
端午
五月诗情伴艾香,
屈原故事宇寰扬。
人间难忘忠臣士,
带血榴花百世长。
端午有感——步韵苏辙《竞渡》
自古贤能后代讴,
千秋溢美赞风流。
临池草圣神毫舞,
对月诗仙醉酒游。
端午情因夫子寄,
嘉辰景与杜陵收。
寻求自在如今辈,
每把心同国运悠。
凌晨(江苏苏.州)
6月9日端阳雅集
丽日繁枝碎绿塘,
风翻莲叶水生凉。
绣囊摇曳香蒲艾,
倩影婆娑映粉墙。
絮阁贵妃含醋意,
游园小姐暗神伤。
仙音一曲满庭翠,
空谷优兰自吐芳。
注,曲社名为优兰昆曲社。
凌云丰(安徽.安庆)
端午吊屈原
遍野哀鸿苦战争,
香风两袖不沽名。
离骚曲曲新亭泪,
天问行行济世情。
去国怀乡千古恨,
舍身取义万人评。
汨罗江上忠魂在,
竞渡龙舟只为卿。
端午吊屈原
离人何处怨偷生?
意冷心灰恨不平。
空有安邦兴国策,
徒增束杖理民情。
愁肠百结离骚赋,
隐索千回天问呈。
江上忠魂今在否?
龙腾盛世莫担惊。
凌远科 (广东.信宜)
甲辰端午寄怀
年年端午又逢时,
信邑龙舟破浪驰。
鼙鼓声声催将士,
波涛滚滚决雄雌。
蒲香艾绿风犹在,
粽馥醪醇俗未移。
千古忠魂垂德范,
高怀劲节永传之。
甲辰端午感吟
葱葱夏节日初长,
屈子英魂万古扬。
艾草满城悬翠色,
蒲花逐户散清香。
尤憎帝蠢江山暗,
更恨臣奸社稷亡。
莫道楚荆千载远,
飞舟竞渡祭忠良。
甲辰端午寄远
又逢蒲节更思亲,
信邑风情入梦频。
菖剑高悬驱疬疫,
艾芬轻绕净埃尘。
龙舟竞渡鏖兵急,
糯粽飘香寄意真。
遥望天涯诚祝福,
鹏霄奋翼展经纶。
龙舟大赛
转瞬韶光十五秋,
锦江又闹赛龙舟。
鼓催桨舞鏖兵急,
浪拍槎飞剧战稠。
绮岸助威声震宇,
荧屏炫彩景烧眸。
天公忽洒怀臣泪,
更励今英夺胜筹。
信宜端午赛龙舟三首
信宜龙舟大赛
端午谁人闹锦江?
波嘶水啸几回肠。
旌旗漫卷呼声急,
鼙鼓飚催阵势昂。
奋进龙舟争胜负,
翻飞玉桨赛高强。
惊看教橹犁涛疾,
十万狂欢贺冠王。
赛龙舟
端午邀朋看赛舟,
锦江浪起逐风流。
鼓声激荡旌旗奋,
桨影翻飞将士稠。
绮岸助威雷阵阵,
金桥指战哨啁啁。
英雄豪气冲牛斗,
直引窦州辉九州。
端午观龙舟
江上龙舟破晓行,
鼓声骤起震天鸣。
健儿挥桨风雷动,
劲楫犁波云水惊。
斩浪雄姿堪缚虎,
夺魁霸气敢屠鲸。
江堤十里欢声荡,
古俗催新祭屈臣。
凌云志(江西.上饶)
龙舟古渡思端午,
两岸河边人海围。
锣鼓响时同使力,
烟波飞起共争威。
犹追鱼鸟江潮入,
不逊鲲鹏天宇飞;
鞭炮红旗霞彩映,
喜迎折桂锦标归。
凌长龙(安徽.铜陵)
甲辰端午吊屈原
端阳半未晴,
玉粽祭贤英。
天问乾坤怒,
离骚鬼魅惊。
忧民心独苦,
报国志难成。
忍看沅江水,
波波哭屈平。
端午祭屈原
一
粽艾香飘夏日风,
莺啼蛙鼓吐情衷。
丹霞似裹灵均血,
染出青荷几点红。
每到端阳醒一回,
飘飘衣袂逐云飞。
龙舟竞发千江上,
好接灵均回秭归。
上为凌海涛宗亲书法
凌在纯(江苏.苏州)
华夏时憎奸靳尚;
端阳雨泣耿灵均。
凌智捷(江苏.淮安)
祭屈原楹联五副
一
千载屈原悲楚韵;
百年忠节耀江山。
二
祭屈原,奠中华,
千秋伟业光昭日月;
兴文化,扬国粹,
万里宏图辉耀乾坤。
三
一脉古今同祭,
读英杰遗章,
千卷香飘湘水夜;
众家兄弟共祈,
望大江映月,
八方歌颂屈原魂。
四
屈子离骚,九歌绝唱,千古流芳,问何人不向汨罗,独抱幽怀悲楚国;
灵均故里,三闾遗风,万民祭祀,看今日又逢端午,更添雅韵颂尧天。
五
屈原自古多情,今又何来?一曲离骚,万年绝唱,独留遗恨,汨罗江水长清,楚天不老;
华夏从兹崛起,我当为祭?九歌大爱,百世英名,永续传承,龙舟鼓声高亢,国梦定圆。
凌门诗社简介:
凌门诗社,简称凌社,2021年秋,由湖南凌风,江苏凌双仲等人发起成立,并由凌双仲拟定社名,由凌氏宗亲凌风,凌双仲等多人讨论通过,名誉社长大家共同推举凌泽欣宗亲担任。并请凌朝祥、凌世祥二位宗亲担任本社顾问。2022年7月,宗亲们选举广东凌远科宗亲担任凌门诗社第二任社长兼主编。凌门诗社是全国较早成立的由国内姓氏成立的诗社之一。凌姓在全国姓氏中虽是小姓,但已有三位宗亲先后担任省市级诗词协(学)会领导:江苏省原副省长、省人大原副主任凌启鸿曾任江苏省诗词协会会长、江苏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凌泽欣宗亲任重庆诗词学会会长,凌朝祥宗亲任新疆诗词学会名誉会长。诗社本着团结全国喜欢诗词楹联,书画等有共同爱好的宗亲进行诗词歌联书画方面的文学创作为宗旨,适当时机出诗社成员专辑,并挖掘整理历史上凌氏先贤的诗词,适当时机出精选合集,个人专辑。今后对古今咏凌氏先贤的诗词作品将加以整理。
编者声明:
中国凌门诗社是一个以凌姓宗亲结成的民间团体,坚决持不以赢利为目的,守定初心,每期发刊之时就先关闭平台的打赏功能。也杜绝了以后为些蝇头小利可能引起的经济纠纷的隐患,志趣不同者可路过。 篇中部分图片和作品选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感谢本社书法顾问广东凌剑飞宗亲、安徽凌长龙宗亲百忙中题赠本社社名墨宝。
凌门诗社及社刊组成人员职务简介:名誉
社长:凌泽欣
社 长: 凌远科
副社长:凌双仲 凌长龙凌智捷 凌丽
秘 书 长:凌海涛
副秘书长:凌伟豪 凌军强
文学总监:凌天明
宣传部长:凌仕钿
顾问:凌世祥 凌云尚 凌在纯凌伟添 凌斌全 凌均久凌 风 凌 铭 凌苑 凌瑞明 凌明明 凌春禄凌秀华 凌秀云 凌思桃
书法顾问:凌在纯 凌海涛 凌长龙凌剑飞 凌宏康 凌 云凌士明 凌云志 凌海林凌 志 凌 丽 凌琳琳 凌敏
社外特邀书法顾问:陈凤桐 (连云港) 马丙红(南京)谢莉 (广东) 郭鸿森(苏州)顾龙平(无锡)李家旺(连云港)
美术顾问:凌裕斌
主 编: 凌远科
副主编:凌双仲 凌云丰凌伟豪 凌军强凌门诗社社刊都市头条、微信公众号编辑:凌沧海 凌 生 凌军强
《凌门诗社》社刊编委:
凌远科 凌双仲 凌 风 凌天明 凌云丰 凌拥军凌一二 凌思桃 凌 斌凌首超 凌万东 凌未风 凌生喜 凌端萍 凌伟豪凌秀云 凌新南 凌智捷 凌军强 凌 晨
刊头刊尾书法:凌剑飞 凌长龙刊中书法:凌在纯 凌剑飞 凌海涛
中国凌门诗社社刊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