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生命的行走》
铁裕
无论你遇到什么,只需向前行走;
走出生命的姿态,才算没有枉入红尘;
要用善良做营养,才会有高尚而美丽的灵魂;
人生本就是跋涉,去丈量坎坷的长途和翻山越岭。
有一次,我去看望一个朋友,已是深夜12点了,他还在挑灯夜战,伏案疾书。我嗔怪的问他:“难道明天没有时间了吗”?他抬起沉重的头,带着疲惫而有些忧郁的口气说:“是啊,人生无常,谁能预料?也许到了明天,我就会结束了生命”。
朋友的话,不禁使我感到震撼,也觉得吃惊。但他的话绝不是一个玩世不恭者的戏言,也不是一句玄奥的谶语,而是道出了一个对生命深谙、洞悉的智者的肺腑之言。
因为生命就是一场旅行,你确实不知在何时会停;
也不知在坎坷的旅途中,还能看多少自然的风景;
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自己所企盼的最终行程;
人生在世总是风云变幻,不知会遇什么样的事情。
记得有首古诗《明日歌》说: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事事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还有一首古诗是这样说的: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董必武也有诗云: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蒿松劲退千寻。
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这些诗都非常彻底、形象的道出了时间的弥足珍贵,也表明了作者对时间的大彻大悟。
人生就是一场梦,但却需要一颗随缘的心;
只要心态能平静,那么人生的行走也就是一场修行;
只要我们能放下,就能乐善好施做一个有慈悲心的好人;
人生行走的终极,也就是要在艰难困苦中珍惜自己达到一种真境。
据说,有一次孔子带领学生外出,到了一条大河边。孔子看到汹涌澎湃的河水一泻千里,滚滚东逝。他感悟到生命的短暂,对光阴的无法留住,无奈的发出了惊骇世俗的感叹: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我想:生命是以时间来计算,但一个人的生命有长有短。人生总是无法预测的:
有的人早上还精神抖擞,晚上就闭上了眼睛;
有的人今天还在计划着,明天要做什么事情;
可死神却早已迫不急待,过早结束他的生命;
有人早上还正春风得意,到晚上就离开人境。
还有的人正大紫大红,谁知不到几天时间,就贴出了他因病去世的讣告;有的人如日中天,可不到几个月,就像流星一样悄然划过;有的人学有所成,在某一学科领域做出了贡献,却英年早逝。
有一句话叫做“回归路上无老少”。想想这纷攘、繁复,充满着变色的世界,怎么不是呢?
在人世间,不知有多少撕心裂肺,感天动地的生死离别啊!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不是正在轮番上演吗?那种昙花一现,稍纵即逝的情节,不是让人扼腕长叹吗?那种“出师未解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结局,不是留下千古遗憾吗?在这充满苦难与幸福的世间,我们该怎样进行生命的行走?
路在脚下,只管迈进;
只管行走,这双勤劳的脚就是永恒;
春夏秋冬,从生到死都没有想着停下来;
丈量人生,其实也是一种体验生活的真正修行。
有时,我仰望着连绵、逶迤的群山,广袤、辽阔的天宇,苦苦思索着:什么是时间?它看不见,摸不着;抓不到,没有血,没有肉;没有感情,不会说话。可是,又是实实在在的。
我不知它从何而来,又归哪里?它以其神力、智慧创造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创造了飞禽走兽,以及我们人类。
人们把时光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单位:世纪、年月、小时、分秒、微秒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显得微不足道,有句古诗不是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吗?面对无情的岁月,我们该怎样行走?才对得起这短暂的生命?
人们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是,又有几个人真正的珍惜时间呢?有的人在深人静,惨淡经营时,有的人却在纸醉窗迷,一醉方休;当有的人在争分夺秒,呕心沥血,攻克科学难关时,有的人却在高枕无忧,万事大吉;有人在奋力拼搏,高歌猛进时,有的人却在醉生梦死,昏昏庸庸;当有的人在车间里、工地上,辛勤的创造财富的时候,有的人却在麻将桌上,歌厅里荒抛光阴。
《增广贤文》上不是说:“山中难寻千年树,世上哪有百岁人”吗?我们的生命,是多么的短暂啊!
生命每一次跨越,都是一次灵魂的运行;
人只有依靠跨越,才会不断的向前行走;
只有努力的人们,才会有勇气坚持向前;
无论怎样的人生,其实也就是一个过程。
据说,巴尔扎克在弥留之际,尚在哀求医生:“给我三天时间吧,我还有一部小说没有完成”。
面对死神,医生是无力回天的。历史上,不知有多少名人是死在书桌上。在生命的尽头,他们留下了让人感动而又令人遗憾的结局:
有的人丢下未完成的遗著,悄然走了;
有的人事业未尽志也未酬,就离开了人境;
有的人想着要与时间赛跑,可是又奈何不了死神;
有的人幻想着要万寿无疆,只可惜呀他根本没有那个命。
在滚滚红尘中,我们有太多的事要做;有太多的恩怨情仇,又有多少的牵挂和留念;面对这一切,我们将怎样进行生命的行走?
生命的行走,那是一种心性的历练;
也是其品质,与灵魂的洗礼或者提升;
漫漫旅途上,可以演绎出善良慈悲守信真诚;
生命的境界,那就是美妙坦然高尚恬淡柔软温馨。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家,《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仙泉文艺》《当代美文》等十余家平台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诗歌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工人日报》《诗歌报》《诗选刊》《边疆文学》《昭通日报》《中国青年报》《昭通文学》《昭通创作》《乌蒙山》《作家驿站》《湖南写作》《昭通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名家访谈》《一点资讯》《凤凰新闻》《中国人民诗刊》《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滇云文苑》等报刊、杂志、平台发表诗、文五千多首、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