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阄
黄诚专
现在的学校招生都落下一个抢生源的病根。为取得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认可,各学校都使出绝招展开招生大战。除了张扬以往的升学成绩,刚新鲜出炉的本年度上线人数更是至关重要。于是,挂横额,贴标语。在学校门前张榜公布。借助媒体,上电视,登报纸,以显示自己的实力来招揽更好的生源。
今年,市政府虽然禁止各种宣传,但学校还是我行我素,似乎做得更绝,江阳市甲乙两学校变着戏法以感谢的形式,不约而同地把宣传板报拿到各条街道,政府门口,主管部门门口等摆放。前言都说对上级领导表示感谢,不如说是自我吹嘘。这下可热闹了,两个学校的基本情况同出一辙,上一本线居全市第一,上二本线居全市第一,上三本线居全市第一,上本科线居全市第一,高分人数居全市第一,单科满分人数居全市第一……如此云云。同时,还印成宣传传单,发放到考生和家长手中。
社会哗然,学生和学生家长疑惑,到处询问,究竟那所学校是第一,谁也说不准。问学校,学校老师众口一词:那还用说,都是我们第一。大家都懵了。
张望在丙学校毕业,性格虽有些内向,却是该校的佼佼者之一。为此,甲乙两个学校,他都收到录取通知书。还没有毕业,他选择的是乙学校,而他的父母却持反对票,无论如何让他到甲学校就读。
这事,张望第一次与父母发生争执,拉开了何去何从的大战。
母亲对张望说:“甲学校系老牌学校,教学经验丰富,具有校址在城市中心,方便出入的优势。”
“乙学校是新兴学校,教师进取心更强,劲头更足。又是全封闭教学管理。非它不读。”张望争辩道。
“你还没有进入社会,你还单纯,你母亲的选择是对的,还是去甲学校读吧。”父亲帮腔。
“我都成年人了,希望你们尊重我的选择。”
“这关系到你将来的前途和命运,你必须听我们的。”母亲继续说道。
……
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下,家长求助于同事、朋友和亲戚。征求各方意见。他们说了:“其实,你孩子那么优秀,到哪个学校就读都不成问题。”
“别人的话,只能是一个参考,我们还是坚持我们的。”妻对丈夫说。
他们又一次发生争执, 没有一个共同的结果,他们都像热锅上的蚂蚁。凉在一边一直沉闷的爷爷终于发话:“抓阄吧,让抓阄来决定望儿的命运。”
张望无语,父母默言。一些学生知道后,也纷纷效仿。
抓阄,终于平息张望家庭的战争。抓阉,成为本市今年新生入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原载:《大众日报》2011年7月29日
《浔阳晚报》2011年8月3日 
作者简介: 黄诚专,壮族,60后,网名,山旮旯,从事诗歌、小小说创作,2003年2月主编一份以诗会友、交流为宗旨的纯民间诗歌小报《西部风》,2007年9月停刊,2019年2月复刊。写作至今,有上千首诗、超过500篇小小说散见于全国各地知名报刊杂志,小小说《追踪》、《守住一只羊》分别被北京、江苏拿来做高中和初中期中考试阅读试卷,《精妙的教育》入选“国培计划(2012)”-河北省农村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教材和“国培计划(2012)”—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科教师教学,2018年荣获“改革开放40年广西最具有影响力40篇小小说”之一。有作品被多家刊物疯狂转载,录入多种选本,获奖无数。现系【城市头条】认证编辑,【西部风微刊】创始人,历任主编、总编。【西部风微刊】作者、读者遍布全国,驰名海内外,影响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