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甘南七日游(二)
作者||葛连光
一.哈达铺,掀起历史的小镇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我们怀着好心情便向哈达铺驶去。哈达铺是个小镇,和许多中国西北的小镇一样,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村镇。与众不同的是,这个小镇的名声却气贯长虹。大凡来这儿的操着不同方言、来自不同地区的外地人、外国人,都怀着一种仰慕的心情,不辞辛劳,披风尘,踏泥路,走进哈达铺,寻找着历史的红色足迹。哈达铺,地处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岷山脚下,是红军长征的重要补给地和决策地。红军在哈达铺进行了休整,补充给养,部队整编等重要活动,为后续的长征奠定了基础。
走进哈达铺,顿时给人一种壮怀激荡的感觉。西北高原,天空蔚蓝,一尘不染,百年老屋,奇花异草,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印象最深的是那些红色的痕迹,迎风招展的红旗,八角帽似的雕像,遍布大街小巷,令人错以为走进了红军时代某一处红色基地,一种想投身进去的冲动瞬间裹挟住了你。
可以说,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这个深山小镇,走进它,就等于走进了一段既光荣又艰辛的历史当中。红军,当年就是在这个偏远的小镇里绝处逢生,四渡赤水,翻雪山,过草地,摆脱了国民党百万大军一次次围追堵截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来到了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小镇。可是,关山依然重重,远方的路又在何方?某一天,毛泽东从一张国民党的旧报纸上无意中获悉,百里之外的陕北由刘志丹领导的一支红军队伍正闹的风起云涌。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奔赴陕北,重新开拓一条救国之路。于是,经过修整后的红军,重振旗鼓,向陕北挺进,跳出了国民党的再次围追堵截,借助抗日的浪潮,令红军的队伍一步步壮大,最终摧毁了国民党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当我们游览完红军纪念馆,顺着纪念馆旁边游览的俑道,来到小镇外的红军街后,满眼所见都是泥墙黑瓦的老房子,街道也很狭窄,好在路面上铺着鹅卵石,虽说踩上去有点凹凸不平,可少了泥土,弯弯曲曲的,同今天任何一处小镇的街道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分明就是一处穷乡僻壤。但正是在这一处陋小之地,当年红军们在此休整,留下的活动场所遍布各个角落。如,义和昌药铺,同善社,关帝庙,张家大院,邮政代办所等等。其中的义和昌药铺,当年毛泽东和张闻天曾居住于此。因此,我特意在这间药铺前停下了脚步,临街的店铺,黄墙泥瓦,木质的门窗,既没有华丽的装饰,也没有显眼的招牌,普普通通的,和这条街上其它的民宅一样,貌不惊人。我与同行的张文进店,每人买了两瓶“官鹅源、羌源味到”的甘肃宕昌黄芪,也算是为老区人民的一点贡献吧。我们来到邮政代办所,门前立着当年的绿色邮筒,游人们自觉排队,既停步留影,又打卡留念。我立在门口,隔着木栅栏,朝里观看,阴冷、昏暗,顶棚用原木搭就,低矮的似乎是大同小异,一间间都毗邻着狭窄的街道,泥墙土瓦,乍一看,毫无现代化的气息可言。然而,历史偏偏如此造化于人,当年,正是从这一间间普通老旧的民宅里走出来的人,却在那个年代搅起一阵历史狂澜,不仅创造了中国红军的惊天伟绩,也改变了旧中国,令中国从此走向新时代。
哈达铺,历史悠久,小有名气的“旱码头”,一个红色加油站,一个浸透着“红色历史”的传奇小镇。“仓皇无计欲何之,正是闻风落胆时。”“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越岷山,哈达大整编。万里云和月,精兵存六千。导师指陕北,军行道花妍。革命靠路线,红星飞满天。”
二.天险雄关腊子口
腊子口,藏语的转音,原意为“险绝的山道峡口”,位于甘肃省迭部县东北部的腊子乡,是川西北进入甘肃的唯一通道,是甘川古道上的“咽喉”,是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时,突破的一个最重要的天险。腊子口,作为一个关隘,它掩藏于甘南的深山,几乎无人知晓。但就因为那次关乎中国革命、关乎红军生死存亡的战役,腊子口才声震中外,闻名遐迩。
未到腊子口之前,我实在无法想象它的实在情景。作为一个承载历史和战争信息的符号,腊子口传递给我们的却常常是山高路险,怪石狰狞,乱云飞渡,硝烟弥漫⋯⋯不管你想象力如何丰富,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腊子口和美丽与抒情联在一起。腊子口,身临其境,我才发现,不仅威武雄壮,令人不由自主为其险绝的地势而惊叹;腊子口还是一个风光绮丽,充满诗意的地方,令人流连忘返。当时下着阵阵小雨,大巴车刚停下来,我们走出车门,向前仰视,眼前铁青色的花岗岩山峰,刀劈斧削,耸立云端。这两山之间仅仅只有大约20多米宽的咽喉峡谷,腊子口河从峡口奔流而出,两边林密道窄,我为眼前这千古留下的天险而惊诧。我脑海中想起了古人所说的“山高鸟飞绝,万径人迹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古诗,大概就是指的是这类情景吧。
在1935年9月腊子口战役中的红军战士个个是英雄好汉。他们通过强攻与攀登悬崖迂回包抄的战术,经过两天的激烈战斗,英勇善战的红军出奇制胜击溃军阀甘肃第十四师师长鲁大昌早已布置好的守军。于9月17日凌晨全面攻克天险腊子口,使国民党军队梦想消灭中国工农红军的企图得到破灭。此情此景,我为伟人毛泽东、周恩来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而骄傲自豪,为这些英勇杀敌的红军战士而敬佩,为英勇牺牲的烈士而致哀。他们把自己美丽的生命贡献给中国革命。腊子口战役中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腊子口,这是一座许许多多革命者为了民族前途不怕牺牲勇于战斗的精神地标。
我站在了腊子口,站在历史的天险处,一只雄鹰,以凌空的高度,环览群山,目光灼灼。夺取腊子口,毛泽东,朝着北上的方向,大手一挥,用穿透时空的声音,无所谓惧地决绝着破釜沉舟的时光。永恒在这里,伟大在这里。一缕佛光,从甘南出发,走过甘南人民坚毅的额头,走向抗日前线,走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看见腊子口天险的杜鹃灿烂地开着,我触摸到了甘南另一层灵魂,盘旋天空的鹰,敲响了大地的琴键,拨动了大地的音弦。阳光,依然是那么慈和;蓝天,依然是那么肃穆;流水,依然是那么澄净;树木,依然是那么安详。一切,雅美、圣洁,醉人醉心。在甘南,我开成一朵莲,双手合十,心存挚爱,心存善缘,心存感恩。甘南•腊子口,心灵深处最血性的诗意抒情。红军血脉,代代相传,荆棘霜雪何所惧,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共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励精图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办好自己的事情,让别人去说吧。
三.神奇的扎尕那
扎尕那,全国十大非著名山峰,只差30海拔就高达4000米,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踏板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木石结合的古老智慧,匹配二十四节气,灰青白紫蓝五彩祥云慢慢腾空.……山势奇峻,青崖如镜,怪石嶙峋,鬼斧神工,犹如一座巨型宫殿(石头古城),美不胜收,眼花缭乱,令朋友流连忘返,忙为亚当夏娃选定诞生的家园。眺望正南,虎卧悠闲。两耳临风,聆听蜜语。曲珍格桑,天池共舞。岁月更迭,万物轮回。
我们7月24日披着余晖上山,裹着一身没有褪尽的残阳,转身欲归的刹那,回望,夕阳呈射线状融着我的情思百结,替我再次将美丽的扎尕那抚摸、抚摸.……车子一路疾驰,一路盘旋而上,越过山梁,走过清幽寂静的山谷,当渐渐靠近了目的地,铺展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场无法想象的景象。阳光一束一束,光辉洒在前往扎尕那的路上,微风开道,花儿让路,像是专门迎接我们远道而来的客人。我们怀着对她无限的虔诚和膜拜,一路欣喜狂奔,一路激情澎湃,想要急切扑进她诗情画意的山水间。心情,自然是激动了些。高的石山,厚的植被,蓝的天空,白的云朵,金的寺顶,绿的水,青的山,黄的野花。白云仿佛就架在山顶之上,而村子则掩映在绿水青山下。树木的繁茂和青翠,就掩盖了低处的屋舍;高耸的奇石,更是突兀了山梁的雄伟。扎尕那依山而坐,由四个村寨组成,白龙江丝绸般围着有人间伊甸园之称的村落,缓缓流淌,扎尕那,显得格外美丽耀眼。
远处山峰绵延,山雾缭绕,彩虹飞舞,近看,肃穆而庄严的拉桑寺醒目的坐落在扎尕那北山脚下最中央,金顶煜煜生辉,白塔落满阳光,经幡舞动,钟鼓沉沉。还有那藏红的木架,色彩斑斓的转经筒,一栋栋白红相间的藏式木屋,这些都无不诉说着信众们的精神寄托。太阳照在上面,幽深幽深的,像是一座座神秘的宫殿,更像是画家震颤灵魂的绝笔。而这些,你所看见的,都是神所遗落的。
我们徒步跋涉,直奔观景台而去,极目远眺,这里石峰为王,石山是扎尕那的独特风景,藏式楼阁与榻板红瓦则更是藏民居住的特色。四周岩壁群山环绕,怪石嶙峋,或巍峨雄奇,或秀丽柔美,都是天然雕饰的大自然鬼斧神工,这就让神山显得厚重和苍茫。这是一个绿色的王国,这又是一方让你为之震撼的天地。绿野无边,恰似没有终点。四处都是开阔的草场,草势葳蕤,碧海连天,小野花星星点点,随风轻轻摇曳,散发阵阵清幽的芳香,你会忍不住想摘一朵,别在自己的发上。游人欢歌起舞,牛羊散落其间,塌板房有序排列,村落人家炊烟袅袅。如诗如画的山水田园,一切都是恬静惬意的模样。
天空雄鹰翱翔,草场马蹄腾起,山谷百灵欢唱,坡上牛羊翩跹。这一切,和她的辽阔、恬静、安然、纯洁,静动结合,显得和谐自然,格外美丽。我们惊叹、欢呼、追逐、奔跑、舞动、拍照,又为她的苍茫与辽阔,肃然起敬……扎尕那,山野、树木、河流、草原、牛羊、小花、夕阳、炊烟,错落编排的小院子,一切都是悠然自在的样子;古朴静谧的藏寨,高高挺立的麦架,羞涩的牧羊女,骑着高头大马的汉子,一切都是热情澎拜的状态;悠扬的暮鼓声、诵经声,马蹄腾起的嘶鸣声,一切都是昂然热烈的景象。
扎尕那,一座天然石头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乡的一座古城,藏语意为“石匣子”。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这片世外桃源,至今仍是一块处女地。一个让人舒畅惬意的雨中漫步的地方,一个别具民族风情的地方,一个让人难忘的天国般存在的地方,一个让人游玩尽兴的地方,我会永远记住你的容颜。
扎尕那,云落山尖,白云眷恋的神山令人向往。恍若天上人间,白云、彩虹织成梦境,民族传说里写着英雄故事。山崖标志尊严厚重,守着铁的性格,白云布置的心愿,石头上长出苍松翠柏,意志在这里开花,神山护佑的村落,流传着质朴的民风,经幡叙说虔诚的信仰,吉祥如意,扎西德勒,德勒扎西。飘飘仙境落人间,群峭携云入碧天。雾伴炊烟生袅袅,泉环山涧响潺潺。花香盈袖芳能品,草绿熏衣秀可餐。待到采花节,还来醉藏歌。扎尕石城气象雄,山青水秀势恢宏。诗情画意游人醉,万语千言到此空。九色甘南之缩影,人类精神之地标,离天堂不远兮,举目可眺也。迭部扎尕那,人间香巴拉。中外游人蜂拥,文人墨客如潮,伟哉扎尕那,天下竞娇娆。
(未完待续)
2024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