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种瓜得瓜”
张玉庭
有句挺深的大白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句极朴实的大白话能使人想起我们的教育。
这就是,男子汉挺胸一站,本应是一座巍峨的山,可今天的男孩子们却分明少了点阳刚之气,柔弱得像根软面条。
这究竟是因为什么?我想,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换言之,我们的家长太娇惯男孩子了,对于他们,那种关于自信自强、关于坚韧不拔的教育的确少得可怜,这才在不知不觉中断送了我们的男孩子。
许多现代的调研报告也用大量事实表明,我们的男孩子的确太少男子汉的气魄,既不能挺胸一站以示顶天立地,更少见那种从容不迫挑战艰险的勇气。
这就是我们的悲剧!一个男孩子成了“娘炮儿”的悲剧!
那么,这悲剧是怎么来的?不妨说穿了,男子汉的恢宏气概来自日积月累的刻苦锻炼,这种锻炼理应从小开始,从娃娃做起。可我们偏偏没有做到,这才导致了一个完全合乎逻辑的结果,即,如果我们不能从娃娃抓起,不能对男孩子施以关于勇敢、关于自信、关于顽强、关于拼搏、关于坚韧的的教育,而是用甜腻腻的爱把他们包得严严实实,那么,就只会在无形之中使他们日益女性化。
想必所有男孩的爸爸妈妈们都在盼着自已的儿子能顶天立地,那么,就请您务必明白一个道理。这就是,对于男孩来说,要想真正培养他健全的人格,就必须给他来点艰苦的磨炼,如果老是把他泡在甜水里,宠他惯他,让他习惯于当小少爷,就只会使他从小染上软骨症,变得既尊且贵,既娇且懒,到头来一事无成。反之,有意识地来点磨难,来点困苦,来点锤炼,来点压力,才意味着一种目光远大的有责任心的爱。
可以毫不客气地断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溺爱只能意味着断送!过多过滥的爱,只能培养出娇滴滴的男孩儿,试想,如果男孩儿长大后才发现他胆小如鼠,弱不经风,岂不是反而成了爸爸妈妈们的精神负担?
于是想起了鲁迅先生的名言:“施以狮虎式的教育,他们就能用爪牙;施以牛羊式的教育,他们到万分危急时还会用一对可怜的角。然而我们所施的是是什么式的教育呢,连小小的角也不能有,则大难临头,惟有兔子似的逃走而已。”(见《南腔北调集》《论“赴难”与“逃难”》)
既然我们的男孩子兔子似的柔弱,何不呼唤狮虎式的教育?
换言之,那种男孩儿女性化的可悲的倾向,的确该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警惕了!
张玉庭 安徽作协会员,执教高校中文系 《读者》杂志签约作家,著有小小说集《女教师的特异功能》和《爱情四重奏》,刊首语集《青春女神嫁给了谁》,文艺随笔集《美与趣》、《理与趣》、《情与趣》、《雅与趣》、《书中的红豆》、《点击智慧》,爱情美文集《醋溜男女》、《爱情麻辣烫》,幽默小品集《不妨幽它一默》,寓言集《会开花的故事》,童话集《男孩帅帅和老鹰秃秃》。有大量作品入选多种文集,如各种年选和不同版本的小小说散文精品集、语文教材、教辅用书、中考试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