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而不休(散文)
作者:莫善贤
诵读:木 子
我理解的退休,是干了一辈子工作的老人,到了一定年纪,在赚钱养家糊口的位置上退了下来,退出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但,只要人还活着,总是退而不休,不干这样,就干那样,完完全全停止手头上的事情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总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退休的本是制度性安排,要退下来好好休息。循着这样的理解,退休不是什么都不干,可以边干边休息,边休息边干。干也不是再去赚钱养家糊口,而是干一些家务事,一些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没有岗位的硬约束的事情。这里理解的干,其实是一种活动,一种运动,一种行动,简单一句话不要一动不动,为着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而进行必要的活动。
如果有人问我,退休了有什么体会?怎么回答才好呢,在快退休的时候,心里是忐忑不安的。就要离开一辈子为之奋斗的事业,当然有些不舍。真正退休了,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这过程,一言难尽。

像我这样与共和国基本同龄的人,经历过文化大ge ming,经历过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当农民,甚至还在煤矿当了五年煤矿工人,然后到某银行工作,兜兜转转去了好几个地方干过,也算是一个有一点经历的人。我曾经用口述历史的笔法,写了长达七十万字的传记文学题材的《不经意的拐点》,把经历写了出来。真正到了办好退休证的时候,感觉人啊,就是那么回事。有经历,有故事,但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地方。
退休是制度性的安排,不是什么好事,也不是什么坏事。只是人生经历的一件事。还是诗人白居易字诗中写得好:老自退闲非世弃,貧蒙强健是天怜。白居易的心态是坦荡的,他把退休当做快乐的事,而不是被遗弃了。只要身体好,什么都好。这就是古人的智慧,古人对退休的感觉。
当然,今天我们更应当有如此心态,我的感觉是现在退休有退休金,有医保保证。一句话,只要身体好,就是幸福的生活。退休了,人变得清闲了,但千万不要人闲心不闲,总去想那些曾经工作上的事,想社会上不该想的事。那是徒劳无功的 ,没必要在这些方面费心思。要使自己真正的闲下来,也并非容易。我也想过,一个人闲的时候,是想那些不好的事情的时候。人的思想是很难停止的,想静下来不想事,是很难做到的。

退而不休是现在许多退休老人的生活状态。由于各种原因,他们还是想找事来忙,来打发日子。我大概也是如此,不想太闲,但又忙不出个所以然。说句实话,所有的忙,都与争名夺利无关。都是想兴奋起来,不至于因无所事事而颓废。弘一法师曾经告诫,不要无事“偷事”,意思是不要无事找事。其实,这也有些难做到,真这样了,也会感觉很无聊。
闲是有程度的,最好是转移思维法,去想老年人应该想的事情。虽然说很难判断什么叫闲,但是,每个人心中都是有底的。有病心就不闲;有家庭矛盾就不闲;有官司就不闲。有一句俗语:看来富贵不如闲。把闲放在富贵之上 。闲与不闲,不是人能够左右的,还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发挥自己的爱好,转移思维的话题 。
人生的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退休老人的生活节奏应该是慢节奏。做事要慢半拍,需要把过去快节奏的习惯降下来。当然,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快节奏,慢节奏,都是生活节奏,这与人生的生命周期,经济状况,身体状况是相联系的。

不管你愿意闲还是不愿意闲,到了退休年龄,都应该闲下来了。仔细想想,退休之后,朋友圈一直在压缩,朋友少了,信息少了,行动不那么利索了。有人调侃,为了帮子女的忙,还得“再上岗”。这也是情有所源,但也要以自己身体力行为标准啊。再也不要去打什么官司了;再也不要去争什么名利地位了;再也不需要好高骛远了。
有一次,我到中医院看病。一位主治医生对我说,你是书法家,诗人作家,金融家。我听了摇摇头,我说,现在什么都不是了。这位医生再补充了一句,有一个家,你肯定是,我说不可能有什么家了。他很严肃地说:老人家。是吗,我笑了。对他的调侃或者说幽默感到非常兴奋。是的,我现在已经是老人家了,过去的职位,头衔,一切都是虚的,是过期无效的。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退休,从今迈步从头越。走好人生最后的一段路。该享福了,有福不享,或者不会享,那都是傻瓜。
昨天越来越多,明天越来越少。这是一个有哲学意义的话题。所以,要正确的看待昨天,不要沉湎过去。要憧憬明天,看好未来。你的昨天再辉煌也是过去,再遗憾也无济于事。而你的明天,是你的希望所在,幸福所在。

社会上很多退休人员不愿意说自己老了。我听说有一位老人退休了,广州老人可以免费乘坐公共汽车,他想用老人免费卡,又害怕老人优惠滴滴的声音让人听到了,暴露了他的年龄。有什么怕暴露的呢?你的一头白发就已经暴露了你的年龄,你的走路的姿态也暴露了你的年龄,你脸上所反应出来的气色也暴露了你的年龄。即使你不显老,退休了实质也是老了。
人是不自觉的暴露年龄的,也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年龄。比如,刚退休时,到豪贤路市场买菜,卖菜人叫我阿叔,慢慢的,就有人叫我阿伯了。有人总认为自己心理年龄很年轻,其实,只是一种自我感觉。现在出了一个新的名词,叫视觉年龄。那就是你自己的心理年龄可能是年轻的,但社会对你的年龄,都会有一个视觉年龄的判断。当然个人心中也有自己的判断感觉。
不管怎么样,你的身份证年龄就是最真实的年龄。感觉老一点,或者感觉年轻一点,都是一种表象。人生啊,这部机器用了几十年,零件都会老化。不信你到医院去看腰椎问题的毛病。医生闭上眼睛,都会写上一句:退行性病变。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老化的病变。

养生,也许是退休老人绕不过的话题,我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特别的体会,我很少吃养生保健品。唯一的养生方式就是家里面养了一只狸猫。一只走了,又养一只。还真有一些离不开猫的感觉。慢慢的我体会到猫是有情感的。有时候,我叫它摇尾巴,它似乎听懂我的说话,真摇起尾巴来。当然,猫也有淘气的时候。不管怎么说,它还是陪伴着我们一起生活,家里没有老鼠了,甚至蟑螂也被它捉了。
再就是没事时写写书法,写写诗歌。也算是动动脑子,防止痴呆吧。这是我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自己的生活。有人说。老人最好要能吃、能动、能拉、能睡。当然,能做到这几个方面是最好的,但是也是一种理想化。也许年轻人都做不到这四点,何况老人。所以我的追求不是要求身体的极致,而是希望身体勉强过得去,有点小毛病是允许的。不要希望一点小毛病都没有,像年轻的时候一样。
对退休人员来说,生活方式喜欢就好,适应就好。退休了,适应退休的生活,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有爱好的生活,也就万事大吉了。老人的最大毛病总是感觉自己还行,还不老。我退休是老人一生最好的时光,最应该珍惜的时光,最应该享受幸福的时光。生活应该低调一点,脾气好一点,思维糊涂一点。

【作者简介】莫善贤,广西融安人,现居广州。曾受聘任为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兼职研究员,大粤网专家智库专家,广东省未来预测研究会高级顾问。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九十年代开始诗歌创作,诗歌在海内外文学刊物均有发表。出版《阅读名片》《七蒂莲花》等七本诗集。诗观:生活里有诗,诗在生活里。著作:传记《不经意的拐点》(上下册)、(70余万字),以口述历史的方式,通过手机写作。介绍了作者的经历、履历和心路历程。从一个知识青年,成长为高级经济师,诗人、作家、书法家的过程。书中《知青生活》生动地讲述了作者在木赖当知青的经历和乡土文化。以及作者通过学习在认知明理方面的提高;与书法、绘画、诗歌、等方面艺术家交往的故事。《知青生活》篇章在《晓犁文化传媒》文学平台、今日头条、都市头条连载刊登。

【朗诵简介】木子,现为天津老年人大学学员,文化志愿者。喜欢朗读,愿用声音传递人间真情,传播正能量。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今日头条《红月亮诗画艺苑》头条号创办于2018年6月18日(1月9日注册),百家号《桃花艺苑》创办于2020年4月3日,都市头条《晓犁文化传媒》头条号创办于2020年10月5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余禄珍(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配图作者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