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422》「飘舞的剑」(6497辑)

晨间寄语
著名相声演员、冷面笑星方清平说:“原始社会没有高仿,猿人不会造假,猿人进化成人的标志,就是学会造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假雾里,深受其害。远在我们当兵之初的1978年,我们在当时的四川省眉山县训练期间,新兵团抽选部分人员参加“四川省公安机关打击刑事犯罪成果展览”,我有幸得以前往。展览是在成都皇城坝一栋宏大的建筑里,这栋大楼的名称我已记不请,据说那里是原蜀国的皇城所在地,所以叫皇城坎。这样的成都历史我没有作过历史考证,只是听带队干部和老兵在说。
最让我震惊的,第一次看到了假的人民币。那个时候人民币最大的面额是10元,10元是什么概念?我们当时的每月津贴是6元,6元足可以购买个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包括抽烟买零食。比较节余的战友,两三个月还能十元八元寄回家。看到那一沓一沓的人民币,那么逼真,其厚重感可想而知。对于我来讲,典型的土包子,第一次到成都那样的大城市,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钱”。尽管已经听了解说是假的,毕竟是平生的第一次,既不可思议,也感到困惑,怎么会做得出来?脑子里没有这个概念,可能拿在手里怎么也不敢相信是假的。参观中,有鸦片、大洋小洋银元、有仿真枪、有特务隐藏的定时炸弹等等。那个时候晓得的“假”,纯属对这个社会的无知,换作今天,任何人都会见怪不怪。因为市场上假的东西太多,几乎是无孔不入。包括学龄前儿童拿到一个地摊货与品牌店的东西,也比较得出来。而以假乱真的东西,比比皆是。
假货的危害威胁很大,现在特别令人堪忧的是食品安全。总感觉现在的医院“生意”太好,人满为患,这是为什么?不难想象,病从口入,你无法相信没有涉假的东西,所以奇病怪病疑难杂症都出来了,防不胜防…。
我看过《焦点访谈》记者的暗访,暴光了酒店牙膏的制作过程,在那苍蝇满天飞的陋室里,一个脏兮兮的大盆里装着白乎乎的、又浓又稠的糊状物,那就是销往酒店旅社的“牙膏”,从那时起,我住酒店一般不用那玩意儿…。
方清平说他是混血儿,因为爹是这省、妈是那省,地域不同,所以“混血”。可当人们大笑过后,咀嚼这其中的蕴含和哲理,显而易见,试问,还有什么东西是不“混”的?令人深思和咋舌,也让人深恶痛绝!
人们呼吁,还我们生活的空间一片净土,任重而道远啊…。
新的一天,早安!
2024.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