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有传统意义的"七夕"里,乌当区布依学会2024年8月10日在百宜镇拐比村举行第二届“三滴水”歌会暨首届"七夕"民族风情活动。贵州省布依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白明政,省布依学会副会长、贵阳市布依学研究会会长周国茂和贵阳市各区布依学会负责人及乌当区民宗局支部书记杨祥贵、乌当布依学会领导班子郭文学、卢国民、罗应赋、王立琪等出席了活动开幕式。
开幕式由乌当布依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应赋主持,贵州省布依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白明政宣布开幕,省布依学会副会长、贵阳市布依学研究会会长周国茂和乌当布依学会会长郭文学分别致辞。
百宜拐比村山川秀美,空气清新、民风淳朴,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避暑纳凉、清心养肺的理想之地,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关怀下,乡村民宿、乡村旅游、乡村民族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了进一步宣推动百宜镇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用独特的气侯、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多彩的环境资源,吸引八方游客,促进乡村振兴,乌当区布依学会举办了这次活动。
在开幕式上,来自乌当区各村及贵阳市各区的10多支代表队踊跃登台表演,他们放开歌喉,竞相演唱"三滴水"调及"杨柳"调《好花红》等民歌,演唱节目异彩纷呈,歌伴舞,舞伴歌,虽天公不作美,活动过程中下起阵雨,但大家热情不减,演唱不断。高亢、悠扬的歌声在风雨中回荡,给人以浪漫的快意与遐想。
布依民歌调 “三滴水”,即在演唱每句歌时,都要停顿三次,犹如山崖的水珠往下滴,因歌声与山崖滴下的水珠声合拍,给人以跌宕起伏、抑扬顿挫的感觉,故名为“三滴水”。"三滴水"的特点是: 这种民歌与其他布依族山歌同样都具有旋律优美、平仄押韵、讲求对衬、对唱"见子打子",即兴编唱。歌词的结构与古诗词的七言绝句大体相同,“三滴水”歌声高亢、婉转、悠扬、穿透力强。这种独特歌调的形成与过去布依人居住的地理环境有关,由于人们居住的地方山高谷深,为了让双方能够相互听到声音,便用山歌的形式相互传递信息,长年积累,便形成了独特的“三滴水”歌调。应该说它的传承及存在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及根源,它与其它布依山歌有共性、也有自己的惟一性和独特性。这种歌调主要流行于贵阳市乌当、开阳、修文等地一些布依村寨,其中乌当区羊昌镇黄连,百宜镇拐吉、拐比、罗广等布依村寨传承较好。
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布依歌调,2022年8月21日,乌当区布依学会在乌当百宜镇拐比村尚客园山庄召开“三滴水”歌调研讨会,会议决定把“三滴水”歌调作为非遗项目向有关部门申报。经专家多次考察调研评估,贵阳市人民政府以黔筑[2023]1号文件把“三滴水”列入第七批非遗文化代表性项目。
这次布依民歌竞唱,除了来自本地团队外,还有一个省外组成的特殊团队,就是来自于湖北武汉的老年协会旅游团队。他们在乌当区百宜镇休闲娱乐的民居生活中,深刻感受到布依民歌调的无穷魅力,在很短时间内就自编自排了"杨柳"调的布依民歌并登台演唱,由于能很好把握布依民歌的特点,演唱很到位,让大家见证了布依族民歌传承传唱的一个典型案例,故获得了广大观众热烈的掌声与好评。
(图/文 阿悟 晓磊)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