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秃头”羊
文/郑金桥
童年的我是一个放羊娃。在我的记忆里,总是闪现出拔草喂羊的场景。
小时候,由于父亲体弱多病,家里经济条件特别差。母亲为了让我们弟兄三人能正常读书上学,挣点花销贴补家用,便从姥娘家牵来了两只蹦蹦哒哒的小羊羔养着。那时候大哥二哥都在乡镇上念初中,我在本村读小学,很自然,放羊拔草的任务就落在我的身上。每天放学后,我回到家就拿上镰刀,挎着草篮,牵着羊出门了。村外不管是家西还是家后,哪个地方草多我都摸的很清楚,而且我很喜欢跑远路。到了荒草多的地方,我割草,羊吃草,每天回家都是篮里装得满满的,羊儿吃得饱饱的,满载而归。时间久了,羊从开始的两只小羊羔,逐渐扩大繁殖到了七只羊。
在这七只羊当中,我最喜欢、和我感情最深的是“小秃头”(因为没角)。小秃头很可爱,有点灵性,是领头羊。我割草时,它总紧跟随着我,边啃草边盯着我。我偷藏起来,它会咩咩叫着,到处焦急地找我;我往前跑,它会带领着其它羊追赶我;当我割的草太多,它会任劳任怨地帮我驮回家;我在河里游泳假装不识水性喊救命时,它就会站在岸上紧张不安地叫着,好像要跳进河里去救我......这些到现在还一直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每当家里缺钱花,大人商量着要卖羊时,我都会着重提醒他们别卖小秃头。可是家里缺钱花的时候太多了,羊卖了一只又一只,最后只剩下可怜的小秃头了。
那个星期五,对我来说是灰色的一天。放学回到家,我像往常一样放下书包,从墙上摘下镰刀,挎上草篮,准备出门割草。这时候在院子里写作业的二哥扭过头来,低沉地说:“弟弟,不用去割草了,羊已经卖了.....”我当时就蒙了,猛然回头,发现羊圈里已经是空空的了,只有一根熟悉的羊缰绳耷拉在栅栏上。
我的小秃头已经不见了,再也看不到它可爱的模样了,再也听不到它的声音了,再也不能和它一起度过这涩涩的童年了。那晚,我的泪在流,我的心一直在哭泣。
从此,我家再也没有养过羊。


作者简介:郑金桥,聊城市茌平区人,普通农民工,热爱生活,善于观察,乐于记录生活点滴,捕捉自我感受和灵感,自知写作稚嫩,仍需学习。

投稿须知
1、本公众号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酌情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赞赏功能属读者自愿行为,包含点击率、转发率等与刊发作品无任何关联。质量第一为首选条件。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茌平文苑 第1146
本期编辑: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