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园春·高鸿院士
西北天高,泾水之阳,育得英才。看鸿图初展,科学领域,教育园中,桃李花开。院士荣光,中科院里,学术高峰任尔裁。更难忘,于南京西大,终身讲台。
春风化雨泽被,设奖学金惠泽后来。赞桑梓之情,千秋功业,育才无数,光照尘埃。知识之光,创新之火,点亮后学希望海。高鸿去,留精神永在,万世师楷。
含辛填词手记
高鸿(1918年6月26日—2013年6月14日),陕西泾阳人,分析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和西北大学终身教授。
高鸿院士奖学金成立11年来,共资助高中、大学生272名,这些受助学生中有20名考上研究生,有一名博士后苑航同学现在中科院物理所工作,高鸿奖学金成为泾阳学子欣欣向往的荣誉,是泾阳县教育界一张靓丽的金名片。
我们期待这些荣获奖学金的学子们铭记高院士“锲而不舍金石为开”的人生座佑铭,修身敬业学好本领,报效祖国造福桑梓。
我作为一个礼泉人,但是因为参加各种活动,今年去的次数最多的却是泾阳。
泾阳有“红色热土”安吳堡,红军抗日出发地,泾阳有“绿色农业”,大棚蔬菜惠及全国各地,泾阳有“黑金茯茶”,驰名四海,大美泾阳有“天下第一渠”,名冠天下,泾阳人文历史深厚,人杰地灵,有“高鸿院士奖学金”,功在千秋,泾阳无时不刻吸引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