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中请客
曹英柱
大雨“哗哗”地下着,无情地抽打着树上的叶子。我站在窗前,望着宽阔的街道,行人们举着雨伞在匆匆赶路,两个收废品的老人蜷缩在大楼的屋檐下,几个做生意的小贩躲在商场的门口,一个身穿黄马褂浑身湿透的环卫工人正吃力地推着三轮车前行,几辆汽车急驶而过,雨水溅到他身上……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几十年前父亲雨中请客的事忽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记得那是70年代末,一个炎热的夏天,我还是小学生,无忧无虑的年纪。俗话说“六月天,孩儿面,说变就变”,刚才还是烈日当空,晴空万里,转瞬间就阴云密布,狂风“呼啦啦”席卷起地上的落叶、泥沙到半空中,顿时天地间灰蒙蒙一片灰暗。紧接着,一阵“轰隆隆”的雷声伴随着闪电从远处滚滚而来,瓢泼似的大雨“哗啦啦”从天而降,猛烈地敲打着房顶、墙壁和路面。疾风中,密集的雨点形成一道道扭曲的雨帘水幕,重重砸落在泥土地上,飞溅起无数晶莹的水花儿。房顶上的雨水也不停地涌下来,在房檐上形成无数的小瀑布。院子里很快积满了雨水,水流像小河通过夹道流向大街。
这场不期而至的大雨,豪迈洒脱,酣畅淋漓,大大地缓解了旱情,正好下在农民们的心坎上。父母都很高兴,我也欢呼雀跃,举着一把雨伞冲到雨幕里去玩耍。
推开家门,蓦然发现一个中年男子站在大门屋檐下,衣服全湿透了,紧紧地贴在身上,头发湿成了几绺;身旁是一辆半新的自行车,车后座上有个大拖框,放着杆秤和小竹篮,一看便知是卖豆芽的。那人中等个,大眼睛,瘦削,干净利索。看到我先是一愣,接着苦笑了一下说:“被大雨淋了!偏巧自行车又扎了带!”我一看,可不是吗,车胎都扁了。
我急忙回家告诉父亲和母亲:“有个卖豆芽的大叔在门口哩!”。
父亲大手一挥说:“中午饭时间到了,赶快请人家吃顿饭!”
父亲和我去叫那大叔,大叔不好意思打扰我们,连连摆手,不肯进家门。父亲拉着他的手,诚挚地说:“兄弟,出门在外谁没个难处?你就不要客气了。”大叔见父亲诚心相邀,就不再推辞,把车推到院内小屋里,随父亲进了堂屋。母亲赶快递给他一个干毛巾,又给他找了一件父亲的衣服让他换上。大叔感激地说:“谢谢大哥,谢谢大嫂!”。母亲转身就做饭去了。
那大叔却急忙转身跑到他的车旁,盛了满满的一竹筐豆芽,递给父亲:“大哥,我也没有别的东西相送,咱们炒豆芽吃”。父亲执意不肯收,那大叔涨红了脸,搓着手说:“大哥,必须吃这个,要不,我就走了”说着,就要推车子往外走。父亲没有办法拒绝,就接过篮子递给我。我就去厨房里送给母亲。
母亲正在厨房里忙着做菜,我就帮着烧火。母亲把豆芽淘洗干净,葱姜切丝,红辣椒切段。待菜锅的油烧热了,放入花椒、葱姜和辣椒,再倒上绿豆芽爆炒。随着“吱吱啦啦”的声音,翻炒均匀的绿豆芽出锅了,清脆爽口,麻辣鲜香,盛了满满的两盘子。接着母亲又做了一盘凉拌莲藕,一盘清炒豆角,还有一盘热腾腾的西红柿炒鸡蛋。我帮着母亲把菜端到了饭桌上。
父亲则拿出了那瓶一直舍不得喝的北京二锅头,两个人就你一杯我一杯地喝起来。他们边喝酒,边谈论久旱之后的这场大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因为这场及时雨的降临,让田野里的庄稼、路边的树木花草久旱逢甘霖,畅饮着甘甜的雨水,全都伸展腰身绽开笑脸,“蹭蹭蹭”拔节生长,焕发出勃勃生机。
他们憧憬着秋天的收获,田里正在抽穗的玉米、拔节的高粱这下子该喝个痛快了吧,到了秋天金黄的玉米会露出了笑脸,火红的高粱在风中摇头晃脑。父亲和大叔谈农村的生产责任制和搞活经济,谈今年的收成,也谈风土人情;时而开怀大笑,时而举杯共饮。他们兴奋地聊着,就像多年未曾谋面的老朋友,无拘无束。酒酣耳热之际,大叔举起酒杯对父亲说;“地里的庄稼是‘久旱逢甘霖’,我在这里算是‘他乡遇故知’呀!”
吃过饭,父亲转头对我说:“去把你堂哥叫来,带着修车的工具”。堂哥在村口开了个自行车修理铺。
“雨这么大,过一会儿吧!”我迟疑着不愿意去,小声嘟哝了一句。父亲伸手把我拉到一边,严肃地说:“人人都会遇到难处。咱帮人家解决了困难,自己心里也高兴!”我点了点头,撑了雨伞立马而去。不久,堂哥带来了工具,心灵手巧的他很快补好了车胎,又用气管打足了气。
两个小时后,雷声渐渐远去,雨停了,天边出现了美丽的彩虹。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与花草的清香,天空澄澈,世界重新变得清新明亮起来。
那大叔酒足饭饱,再三致谢后方才离去。
父亲则又一次向我讲起了他得到陌生人帮助的事:七十年代初期的一个夏天,他到微山湖去为生产队买鱼苗,那时还在割资本主义尾巴。回来的路上遇到大雨,天黑路滑,一个老大爷留他吃饭住宿……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时常回忆起父亲雨中请客的情景。那位大叔姓啥名谁,家居何处,现在生活得怎么样了,都无从知道。但父亲雨中请客的那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他的善良、厚道与乐于助人的品质永远教育着我们,并伴随我们一生。
父亲让我懂得了,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身在何处, 当遇到困难时,都有可能遇到一个善良的陌生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或者一份微薄的帮助,就让你体会到这个世界的温暖和美好,给你无尽的力量、勇气和希望,让你重新振作起来。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只要我们愿意付出一点点时间和爱心。世界需要那些愿意给予帮助的人,他们就像寒冬里的碳火,燃烧自己,温暖别人。
我们要相信世界是美好的,爱是会传递的,人性闪耀着光辉!

曹英柱,山东菏泽人,曾用笔名“草竹”。从事建筑工程机械行业,机电工程师,业余喜欢文学、历史。作品散见于《济南日报》《山东大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山东商报》《茌平文苑》《牡丹文学》《郓城文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