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奥运史》
(十一)
1.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第二十五届奥运会又于1992年7月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举行。共有169个国家和地区的9367名运动员参赛。。
中国有251名运动员参加了20个项目的比赛,获得16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4名。
这次25届奥运会,中国运动员有备而来,表现出色,一扫兵败汉城的窝囊气,确立了中国作为体育大国的地位。如跳水项目,四块金牌就拿了三块,年仅14岁的伏明霞成了奥运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在女子十公里竞走比赛中,陈跃玲夺得冠军,这是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田径项目的第一金。游泳项目,原来一直是中国的弱项,可这一次却一口气拿了四块金牌,输给庄泳的美国名将汤普森差点背过气去!
2.随着巴塞罗那第二十五届奥运会的结束,申办2000年的奥运行动也到了关键的时刻。
早在1984年,萨马兰奇就曾建议中国申办奥运会。1990年7月,邓公在视察新建的十一届亚运会奥林匹克中心时,就问国家体委和北京市的领导说:“办奥运会的决心下了没有?为什么不敢干这件事?十一届亚运会建成了这么好的体育设施,如果不办奥运会,就等于浪费掉了一半!”话说到这个份上,国家体委抓紧研究了申办奥运会事宜,加快了申奥步伐。
1990年9月22日亚运会开幕的那一天,国家主席杨尚昆代表中国向萨马拉齐正式表达了申办奥运会的愿望。
1991年2月22日,北京市政府向中国奥委会递交了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正式申请。两天后,李鹏总理批示同意。
1991年4月1日,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正式成立。同年12月4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拉齐接到了中国装璜考究的蓝色锻面申请书,微笑着说:北京是继柏林、悉尼、巴西利亚后的第四个正式递交承办申请书的城市,祝你们好运!
不久,继北京之后,英国的曼彻斯特、意大利的米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也先后递交了申请书,从而使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城市达到了八个。
在八个申办城市中,各有各自的优势,但澳大利亚的优势更为明显,悉尼不但有优美的环境,有完善的体育设施,有比较统一的语言习惯,更为有利的是澳大利亚已是连续三次申奥了,这让不少国际奥委会委员心生同情,不忍心看到悉尼再一次失败。
在申奥过程中,为了抵毁中国,有些敌意国家故意搞一些阴暗的小动作,如澳大利亚准备花重金出版一本污蔑中国人权问题的书;美国众议院外委会人权小组通过决议,反对在中国的任何地方办2000年奥运会;还有4名英国人以所谓藏胞女青年为名,穿着反对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T恤衫,跑到蒙特卡洛大街上示威。还有澳大利亚记者,在报道北京副市长张百发的采访时,对采访内容进行断章取义的报道,使人们误以为一旦北京申奥失败,中国将抵制1996年在美国举行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意在引发人们的反感。悉尼还放出风声,提出了诱人的“居家计划",说是参加奥运会的一万名运动员,每人可随带2名家属,由悉尼各社区安排住宿,免费提供来回机票,回国时还奉送1500澳元。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对申奥工作,中国也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筹备工作、宣传工作及公关工作。9月14日至16日,北京申奥代表团200余人陆续来到蒙特卡洛。从当时的情况看,在91名投票委员中,中国有把握拿到40票,若能再争取拿到6票,第一轮就会以超过半数而取胜。
决战的关头来临了。1993年9月23日,在蒙特卡洛举行了国际奥委会第101次会议,会上将投票产生2000年奥运会主办城市。
第一轮投票结果,北京32票,悉尼30票,其他的都只有十来票,但无一国超半数。第二轮投票,第一轮得票最少的被淘汰,北京得37票,悉尼仍为30票。紧接着进行第三轮投票,二轮最少得票者又遭淘汰。这一轮,北京40票,悉尼37票。
申奥代表团团长何振梁见此,不禁心头一沉。现在,北京虽比悉尼多出3票,但下一轮随着英国曼彻斯特的淘汰,原来支持曼彻斯特的11票,将会有大多数票转向悉尼。因此,北京得票令人堪忧!
据事后了解,在最后一轮的投票中,英国曼彻斯特遭汰,其原所得的票数投票人,果不其然有8票转向了悉尼,其中有两票还是与中国很亲近的国家和地区,从而使悉尼反败为胜。中国以43:45两票之差,痛失千禧年的奥运会举办权。假如,这两票投给了中国,我们则可超过悉尼4票,这真是中国人的世纪之憾!
当第四轮投票结束后,监票人姆巴依不好意思地避开何振梁的目光。他的这一举动,何振梁最后的一絲希望已经破灭了!因为,头一天晚上他们曾约定:如果北京获胜,姆巴伊将用目光传递喜讯。
一脸严肃的姆巴伊,走上前去,把一个封口的信封交给萨马兰奇,投票程序基本结束。1993年9月24日凌晨,全世界的目光都对准了此时的蒙特卡洛。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站在主席台上,从西服内口袋里掏出一个白色信封,小心撕开封条,然后郑重宣布:胜利者--悉尼!
此声一出,悉尼代表团欢声震天,而中国代表团和所有中国人却在忍受着失败的痛苦:中国输得太委屈了,非战之罪也!
3.但是,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国人没有过多地沉浸在饮恨蒙特卡洛的失望阴影之中,又振作精神备战1996年将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二十六届奥运会。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时逢奥运会的百年华诞,有197个国家和地区的10381名运动员参赛,是奥运历史上第一次所有成员都参加的大团圆。规模之大,水平之高,堪称空前。
为备战亚特兰大奥运会,国家体委出台了“奥运争光计划”。该计划,是对我国竞技体育改革实践的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思考和举措,强调在继续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下,既要重视资源的有效配置,走好“高、精、专”路子,还须改革竞技体育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走社会化、产业化的路子,增强造血功能。
二十六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组成了495人的庞大军团,其中运动员309人。经过奋力拼搏,共获金牌16枚、银牌22枚、铜牌12枚,获奖总分名列第四。虽金牌、银牌与上届持平,铜牌还比上届少了两块,但此次奥运会是参与国最全、参赛运动员最多的一次全球竞技,全世界的顶尖高手悉数亮相,因此实际含金量应高于上一届。
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亮点纷呈:王军霞曾在1993年第四届世界田径赛上,勇夺万米赛冠军,并破了世界纪录。这一次,在5000米长跑决赛时,动如脱兔,跑如奔鹿,最先冲过终点,并以14分59秒的成绩打破奥运纪录。伏明霞在这届奥运会上,也创造了一项纪录,她是奥运史上第一位女子跳台、跳板的双料跳水冠军。
中国乒乓球队在第41届世乓赛上,男乒大滑坡,曾跌落排名第七。少帅蔡振华临危受命,放弃了国外优渥待遇,下决心重振雄风。在他率队下,四块金牌全部拿下。
举重运动员唐灵生,更是感人。为了控制体重,他每歺饭只敢吃个半饱,赛前头晚一滴水也不敢进。第二天早上一称,体重还有59公斤,又到蒸房去热蒸出汗,这才降至58.61公斤,但仍比其他几个同级别的运动员重了几十克。还没开赛,体重上就已输了。因此,必须要多举重量才能取胜。赛场上,唐灵生在肚子空空的情况下,似有神助,先后轻松举起了130公斤、137.5公斤和他平时的最好成绩167.5公斤。
举重台上,最后的对手萨巴尼斯,已两次失败于这一重量。唐灵生眼看金牌即将到手,岂知峰回路转,萨巴尼期第三次走上举重台,虽有些摇摇晃晃,但还是顽强地将杠铃举过了头。
唐灵生无奈被逼上绝路,因为两人的举重重量虽是一样,但唐灵生的体重多出对方几十克,那只能屈居亚军。唐灵生决心拼了,以坚定的步伐走上举重台,要了他从来没有举起过的170公斤。一旁的教练深感紧张:他真是玩命了呀!万一受伤了怎么办?可只见唐灵生深呼吸后憋了一口气,抓杠、提铃、翻腕、发力,一连串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完成了这石破天惊的一举。连裁判员都被惊呆了,竟呆着忘了按下成功的信号灯,害得唐灵生硬将这170公斤的杠铃举了足足10多秒钟,犹如钢铸铁浇一般巍然不动!惹得观众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2024.08.07于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