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翰墨老兵情
——古浪籍参战老兵庆八一联谊会
设置好导航,开车缓缓驶出小区,直到这一刻我还不相信自己会以这种方式重返阔别十几年的家乡。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诞辰97周年,应参战老兵邀请,我专程驱车700多公里,去古浪参加以“书香 翰墨 老兵情”为主题的联谊活动。
车轮飞驰,翻过巍巍贺兰,穿越茫茫沙漠,一路“归心似箭”,终于安全抵达。
一场阵雨洗漱了旅途的疲劳,一句家乡话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古浪,我来了!老兵们,我来了!
8月1日早上8:30,原139师参谋长的警卫员祁志军一声令下,60多位参战老兵和部分家属在古浪战役纪念馆前集合,大家排着整齐的队列,拾阶而上,缓步来到庄严肃穆的古浪烈士陵园,向红军西路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向曾经一起并肩战斗的英烈默哀致敬。
英雄赞歌永世传唱,烈土英名万古流芳!
听着原139师415团特务连何自林哽咽的致辞,老兵们热泪盈眶,仿佛又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仿佛又见到了昔日出生入死兄弟。
“巍巍祁连埋忠骨,茫茫瀚海祭英灵”
一等功臣马金元肃立在张文年烈士的墓前,“黑豹行动”的惨烈场景历历在目,张兴瑞想起李万华临终前送给他的那个打火机,驻守猫耳洞的情境就涌上心头,看着眼前冰冷的墓碑,这些钢铁英雄止不住老泪纵横,“兄弟,你在天堂还好吗?”
吊唁完毕,老兵们排着方队又回到了古浪战役纪念馆。
缅怀革命先烈,追忆英雄业绩,杨森指挥大家合唱【长征】组歌,嘹亮的歌声回荡在了巍巍祁连,唱响了红色古浪!在鲜艳的八一军旗两侧,分别是“攻无不克”和“黑豹突击队”两面战旗,这是47集团军钱树根将军亲手授予“兰剑-B行动”和“黑豹行动”的战旗,程体林、李宗根、李自盛、卢向虎(民勤县)杨国录、张恩昌、陈玉璞、李能武、杨森、马金元、邵宗文、何成军、俞忠贤、郑奇基、樊安惠、杨登明、李忠虎、王建元、袁占才、张兴瑞、俞忠平参加了“兰剑-B行动”,周玉斌、申文忠、哈能春三位英雄血染疆场。段世杰、李秀栋、李富才、唐国军、叶永贵、马金元、胡维团、在“黑豹行动”中奋勇杀敌,徐开军和张文年在这次战斗中英勇献身。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英雄四连”、“攻坚英雄连”的旗帜上,有我们古浪英雄血染的风采,“勇猛顽强,所向无敌”--参战老兵张兴瑞的孙子张学栋和来自内蒙古的丁梓豪两个小朋友排在队列的最前面,通过他俩坚毅的目光和标准的队礼,我们看到了大国的自信和红色基因的传承,革命后继有人,“老山精神”薪火相传!
许多老兵给战役纪念馆捐赠了压箱底的藏品,程体林的那套沾满鲜血的作战服极具收藏价值,王华用炮弹皮和60迫击炮弹身制作的“战争与和平”工艺品格外引人注目,硝烟散去,愿世界和平,再也没有战争。
著名书法家董希荣老师不远千里前来参加此次活动,他给“张掖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刘海东会长赠送了一幅【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老兵劳苦功高!
参观完战役纪念馆,大家来到清泉生态园召开了座谈会,本次组委会会长、二等功臣程体林不辞辛苦,为这次活动准备了极具古浪特色的美食。
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由何自林收集、王华制作的与会老兵的照片及事迹介绍,古浪战役纪念馆张兴祥馆长和古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李永红主任、还有张掖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的刘海东会长也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我非常荣幸站在家乡的这个舞台上,和这么多的英雄们面对面的交流,心情是无比地激动和自豪。
在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思想指引下,我们有幸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
南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一支人民军队的诞生,生逢盛世,我们不要忘了从哪里来?怎么来?往哪里走?今天的中国能屹立于世界之巅,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强大的人民军队,在中东,在索马里,在欧洲,在南美、在北非……为什么五星红旗能够飘扬?是因为“八一军旗”就在后方!
猫耳洞内的19岁生日 杨登明 杨发科 庞衡
回想起1985年,你们千里机动到达云南战区,临战训练的艰苦记忆犹新,“猫耳洞”的经历终生难忘,许多家属看到当年你们赖以生存的那一个个小小地洞穴,泪流满面,简直不可思议,968、604、167、310高地挡不住你们冲锋的步伐,老山、八里河东山、那拉战场见证了你们的青春岁月。
兰剑所指攻无不克
北虎行动所向披靡
黑豹出击天下无敌
古浪英雄名垂千秋
30多年过去了,曾经浴血疆场的老兵都已是满头银发,就像何自林老班长说的“芳华在战火中淬炼,花甲在复兴中结晶”,现在提起发生在中越边境的那场战争,还有多少人能记住呢?
“对越自卫还击战”是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一场战争,是“文革”之后国家和军队走向正规化发展,全面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正义之战。
“两山轮战”是练兵场,是磨刀石,充分展现了全民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更是政治智慧的高度体现。
当外敌入侵时,马金元、何自林、王华、段世杰、程体林、邵宗文、厉永祥、俞忠平、李宗根、张恩昌等400名古浪籍优秀子弟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的奔赴疆场,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为祖国赢得了尊严,为家乡人民争得了荣光。
忠骨雄风万古存
英烈豪气千秋在
李万华 周玉斌 申文忠 哈能春 常安泰 徐开军 张文年7位烈士血染南疆,长眠在了老山,经过战争的洗礼,参战老兵退伍不褪色,依然坚守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发挥着光和热。
没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谈何国泰民安!没有军人的奉献精神,谈何伟大复兴!人民军队是祖国的长城,老山精神是民族的脊梁,参战老兵是历史的财富。
硝烟散去,你们没有居功自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传承着老山精神,践行着一个老兵的誓言,今天,我们欢聚一堂,胸怀“永远的丰碑”,向往“诗和远方”,共叙“书香翰墨老兵情”,让“老山精神永存”!
随着快手、抖音、微信等媒介的传播,“书香翰墨老兵情”的活动引起了全国参战老兵的一直好评,昔日的老首长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丰碑不朽,兵心依旧!在回程的路上,我路过阿拉善英雄会,回望故乡,两天的见闻终生难忘,老兵们!不要忘了我们的约定,明年见!
杨登福 于2024年8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