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海峰:种业追梦人,守护粮食安全的实干家
文/常炜
在广袤的田野之上,有一位默默耕耘、矢志不渝的种业开拓者,他就是毕海峰。他的故事,不仅是对种业的深情坚守,更是对梦想的不懈追求,以及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庄重承诺。
当许多人还在为选种小麦良种而发愁时,毕海峰已经在种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了十余年。创业之初,资金的压力如巨石般沉重,常常让他喘不过气。无数个夜晚,毕海峰望着窗外的沉沉夜色,思绪万千,为资金的周转而愁眉不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诗正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每一次资金的短缺都像是一道难以跨越的沟壑,他的内心充满了焦虑和不安。“难道我的种业梦想就要这样夭折吗?不,我不甘心!”毕海峰暗暗给自己打气,他告诉自己,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找到出路。
他在扶风县法门镇新开发区宝塔村低调地建起了规模宏大的润农种业基地。那占地 20 亩,拥有 6000 平米的种子加工厂房、4500 平米的贮藏仓库、100 平米的检验室和 200 平米的办公场所,还有 13000 平米的晒场,以及成套的 18 台(套)检验仪器,这一切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他的决心和努力。
然而,发展的道路总是充满坎坷。技术瓶颈也曾如拦路虎一般横在他面前。那些辗转反侧的夜晚,毕海峰反复思考着解决方案,“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勇往直前。他带领团队不断试验、研究,请教专家,查阅资料,终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当面对一次次的失败时,他的内心也曾有过沮丧和自我怀疑。“我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这一行?是不是我的能力还不够?”但这样的想法只是一闪而过,他很快就振作起来,“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不放弃,总会找到办法的。”
他不仅在法门镇有所建树,在扶风绛帐也早有布局。多年来,公司经营着多个备受青睐的小麦品种,更自主研发培育出了小麦新品种润麦 5 号、玉米新品种润玉 2 号。他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洛阳农科院的合作,买断了多个优良品种的生产经营权,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全国各地,他精心打造了 36000 亩的小麦良种与原种生产基地,每年加工生产的小麦原种多达 2000 多万斤。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毕海峰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是他对种业事业的无限热爱。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良种的重视与日俱增,毕海峰始终秉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谋发展”的经营理念。在种子生产过程中,他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从选种、培育到加工、存储,都遵循最严格的质量标准。他深知,一粒劣质的种子可能会让农民一季的辛苦付诸东流,因此,润农种业出品的种子,都经过了层层筛选和检测,确保其纯度、发芽率和抗病虫害能力等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同时,毕海峰注重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他建立了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为农民提供种植技术咨询、病虫害防治指导等服务。无论是电话咨询还是田间地头的现场指导,他都要求团队成员耐心、细致地为农民解答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种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农民的信赖和赞誉,也为润农种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2023 年,那令人瞩目的销售成绩——1600 多万斤的良种,见证了他的成功。而今年,新厂区加工的 1000 多万斤小麦良种,尚未上市就已被抢购预定。
然而,对于毕海峰来说,这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为了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心中不变的信念。
在与农民打交道的过程中毕海峰深知他们的艰辛与不易。每到农忙时节,他总会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们交流种植经验,倾听他们的心声。他看到农民们为了丰收而付出的辛勤汗水,也感受到他们对优质低价种子的殷切期盼。这份来自农民的信任和期待,成为他不断前进的动力。
毕海峰常常对身边的人说:“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做种业的,就是要为他们谋福利。”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降低种子成本,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他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加强管理,降低不必要的开支。同时,他积极与供应商谈判,争取更优惠的价格,努力把每一分钱的效益都回馈给农民。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毕海峰有着清晰而宏伟的规划和目标。他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将产量提高到 3000 万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准备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和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种子质量。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成立专门的研发团队,专注于培育适应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尤其是针对干旱、洪涝等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高产稳产的品种,以满足全国各地农民的多样化需求。
在质量把控方面,他将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从种子的源头到销售终端,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记录,确保质量问题可追溯、可控制。并且加大对质量检测设备的更新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服务提升上,他打算构建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业服务平台。线上通过网站和手机应用,为农民提供远程咨询、种植技术视频教程、市场行情分析等服务;线下则组织更多的实地培训和示范活动,邀请专家和经验丰富的种植户进行现场指导和交流。
除了关注国内市场,毕海峰还将目光投向国际。他希望能够将润农种业的优质品种推广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种业竞争,展示中国种业的实力和风采。
在降低价格方面,毕海峰表示将通过优化供应链、提高管理效率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为农民提供更加实惠的种子。他深知,只有让农民买得起好种子,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除了关注产量和价格,毕海峰还注重与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他计划开展更多的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活动,帮助农民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提高种植效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农民不仅能用上优质的种子,还能学到先进的种植技术,实现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转变。
在毕海峰的心中,农民的笑容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他愿意为了这份笑容,为了那份浓浓的农民情怀,继续在种业的道路上拼搏奋进。他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就一定能够为国家的粮食安全贡献更多的力量,让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丰收之花。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毕海峰用他的行动诠释着一个种业人的坚守和追求。他让我们相信,每一粒种子都承载着希望,每一份努力都在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添砖加瓦。
如今,面对毕海峰所取得的成就,我们满怀敬意。希望他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引领种业发展,为我们的餐桌带来更多的安全和美味,为国家的粮食安全铸就更加坚固的防线。我们期待着他的润农种业在未来创造更多的辉煌,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