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齐鲁”诗词大赛
获奖作者名单及作品公布


2024年,欣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华诞,也是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成立20周年。为营造喜庆氛围,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举办了系列活动,其中作为诗文专题活动的“风雅齐鲁”诗词大赛作品评审工作于7月19日圆满结束。
本次诗词大赛由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主办,山东省诗词学会指导,山东省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联办,以文、史、书、画为吟咏主题,深入挖掘诗词文化价值和内涵,用传统形式讲好文史书画故事。大赛自2024年5月26日公开发布征稿启事至2024年6月20日截稿,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诗词作者投稿1000余首。
在评审工作环节,大赛组委会严格遵循糊名盲审双轮筛选机制,投票推优、对比选优、交流论优。经过评审委员会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35首(组),其中一等奖5首(组),二等奖10首(组),三等奖20首(组)。大赛组委会特邀请吟诵专家为一等奖获奖作品进行吟诵配音。现将获奖名单及获奖作品公布。获奖者将获得由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著名书画家提供的书画精品,同时具备加入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的资格。
“风雅齐鲁”诗词大赛
获奖名单

获奖作品
一等奖获奖作品
1
作者:陈自如
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感赋(中华通韵)
笔墨流传纸砚存,纷呈白雪与阳春。
文章一脉俗兼雅,史册千情古到今。
书走龙蛇山海壮,画描人物地天真。
再将齐鲁风华续,时代宏篇页页新。
注:中四句嵌“文、史、书、画”四字。
康凯/吟,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1分钟
2
作者:邓威
[文] 望海潮·情寄青莲居士(词林正韵)
床前明月,举头相望,孤云独饮清池。
舒卷起伏,流霜碧落,半轮吹到峨嵋。
今夏雨来迟。正苍梧郁郁,山影逶迤。
欲挽长河,随风啸入谪仙诗。
狂歌莫道人痴。
仰天观自在,苦乐参差。
尘事不闻,千金散尽,逍遥把酒东篱。
万木竞新枝。
看灞陵柳色,一别如斯。
静待朝花向晚,是我肆游时。
冯迎春/吟,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2分钟
[史] 秋宵月下读史有怀两首(平水韵)
其一
狂风落尽旧时春,一卷残书月与邻。
咫尺天涯询北斗,无边海角数星辰。
千帆过后清江绿,世事轮回白发新。
满目山河空念远,登临恨晚不由人。
其二
余晖向晚映重廊,料得星云宿远乡。
月影流霜秋不冷,蛩声入梦夜初凉。
花笺小字谁人写,绕耳琴音几许长。
负手风中听寂寞,当年未解是潇湘。
[书] 桂枝香·临池学书感怀自勉 (词林正韵)
清芬满纸。
尽入妙风流,神采相视。
不论钟张羲献,蔡黄苏米。
一朝堪作山阴客,墨淋漓、顿生欢喜。
晋门寻隐,临池探艺,碧天初洗。
得要法如舟在水。
看策马腾云,绝尘迤逦。
莫道兰亭路远,慎终承始。
古人学问无遗力,且澄怀、躬行而已。
字为心画,书犹其品,帚谈之旨。
[画]雨霖铃·晴窗泼墨怀古(词林正韵)
清风如穆,月华初起、复照新竹。
晴窗碧透春色,星河入望、烟云轻逐。
向晚空庭,草木对眠夜相续。
枕上梦、梁下书声,漏断三更剪银烛。
梨花落尽潇湘曲。
引丹青、墨染无重数。
深浓浅淡勾画,形且似,意神难足。
素笔分辉,试写当年带雨颦蹙。
疏影里、愿许余生,有艺文长筑。
3
作者:王岳
鹧鸪天•观画作《柳絮》有感
非雪非花知是谁,旋生旋灭欲何依?
泪抛点点坡翁叹,风起翩翩谢女题。
人不惜,梦空期,浮萍化了也难归。
随风舞无人会,着行人便扑衣。
白汉生/吟,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1分钟
题扇画
笔底青山渐次开,涧流云影共徘徊。
瘦红数点藏深翠,小屋溪桥扑面来。
题画
岸边垂柳拂妆台,云逐青山浪底来。
嬉戏孩童桥上过,又添笑脸水中开。
4
作者:李跃贤
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平水韵)
其一
廿载耕耘戴月光,鹅池潮起卷汪洋。
文澜涨绿千秋韵,史海探骊万缕香。
凤舞书山臻胜景,画开仙境著华章。
凝今承古襟怀远,泼彩攒星恋草堂。
其二
文澜浩荡不争春,泼彩簪花韵有神。
笔泛烟霞诗意远,胸怀壑谷墨痕新。
高峰泻瀑奇无限,沧海遗珠美绝伦。
造炬成阳光射斗,卷开画境向云伸。
丁桂明/吟,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1分钟
5
作者:王勤礼
文史书画绽芬芳(卷帘体)
文吟九曲颂苍黄,史记烟云警八方。
书写人生焉有悔,画于山水乐尧乡。
一
文吟九曲颂苍黄,韵泽诗心绽艳芳。
最是高山流水暖,登峰访客步铿锵。
二
史记烟云警八方,笔挥司马写沧桑。
乾坤最是胜为主,总把雄风作栋梁。
三
书写人生焉有悔,长歌血火亦无妨。
登山无路勤为径,瀚海驰舟韵导航。
四
画于山水乐尧乡,漫步山川自吉祥。
但使春风作浓墨,尽描社稷固如钢。
王菲/吟,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40秒
一等奖获奖作品
二等奖获奖作品
1
作者:
许禹睿
赠诗社诸友(平水韵)
已见中州文脉新,更观诗律可怡神。
只应健笔长无恙,便有华篇动世人。
读史(平水韵)
灯前读史费工夫,眼底浮光见画图。
愁看干戈衰息后,青山几处更荒芜?
春日读陶渊明(平水韵)
清吟自爱古人书,幽客文章近世无。
不为功名分得失,常思耕钓入菰蒲。
归园山色亲黄鸟,齐案溪痕涨绿芜。
诗稿此中新读罢,已传真意在冰壶。
观范宽《临流独坐图》(平水韵)
阁馆今来看画图,岩腰水抱似仙都。
波澜远近随空谷,草石高低绕翠湖。
人在春山春色外,风回野径野云无。
偶然寻得幽深处,崖际霜凝自未枯。
2
作者:冯振兴
文人叹(平水韵)
文人自古最堪伤,菊桂多经九月霜。
贾谊再迁思圣主,东坡屡谪见沧桑。
篱边抱膝诗千首,柳下弹琴酒一觞。
夫子若从巢父隐,平生何用苦奔忙?
咏史(平水韵)
唐宋明清万代功,兴亡牛马鼎彝中。
施仁天下盆间日,立德黎民草上风。
野水寒川烟霭绿,苍山古道夕阳红。
阿房铜雀终为土,谁是乾坤不倒翁?
鹧鸪天·观书法展(词林正韵)
落纸狂风恣意横,
恍如平地起雷声。
须臾雨过云收罢,
一挂苍龙天放晴。
轻用印,缓签名,
拂衣掷笔转身行。
仰头不顾推门去,
好个王家坦腹生!
丑奴儿·画秋(中华通韵)
高山独上寻秋影,不见寒枫。
不见寒枫,拈笔迟迟风入亭。
悲秋本是诗人事,鸿雁声声。
鸿雁声声,惹动苍云满画屏。
3
作者:
邓礼明
文墨情(平水韵)
千年传统绽奇光,古往今来翰墨香。
笔走龙蛇书锦绣,文凝智慧写华章。
心怀壮志吟情韵,梦绕浮生野性狂。
观照尘间繁琐事,才思敏捷闪灵光。
史海行舟(平水韵)
浩渺长河千古流,兴衰交替意难休。
英雄振臂传佳话,岁月蹉跎染暗愁。
读史方知尘外事,修文始得素心留。
乘风破浪济苍海,更用丹青照战舟。
书海寄情(平水韵)
学海遨游岁月长,卷中世界韵悠扬。
行文走笔书千古,展纸挥毫赋万章。
雁渡寒潭寻正道,人思晓岸觅良方。
心怀梦想书为伴,一路归来气志昂。
画境人生(平水韵)
龙飞凤舞画乾坤,五彩斑斓绘世尘。
笔底风光呈万象,心中意境蕴千巡。
可观圣域挥毫末,能展明天在纸皴。
岁月如诗多绚丽,人生漫步醉情真。
4
作者:谢正江
咏文(平水韵)
文章无价重于金,莫笑雕虫费苦吟。
大雅寥寥惟继起,高山落落有遗音。
千年已去人何在,六籍虽亡道可寻。
此意只凭天地识,悠然万古付知心。
咏史(平水韵)
六朝陵阙已成灰,只有青山对古台。
千载英雄谁复在,空馀黄鸟向人来。
5
作者:
肖德飞
文史书画(平水韵)
文山笔海可雕龙,史写千章喜梦逢。
书瀚传神能化古,画中天地意犹浓。
风雅齐鲁(平水韵)
风骚隽永漾黄河。雅士雄才似孔多。
齐奋耕耘兴廿载,鲁堂璀灿我高歌。
文人赋(平水韵)
德艺双馨八斗才,文光齐鲁好声来。
华章焕彩豪情放,妙笔生辉任剪裁。
咏书画家(平水韵)
丹青点画毫飞韵,墨海扬帆润玉流。
舒袖添香迷彩蝶,勾描远景绘神州。
6
作者:祝兵志
文韵(平水韵)
华夏文章第一流,风云际会此中讴。
苍生社稷丹书表,壮志豪情笔墨酬。
兴盛衰亡词寄意,悲欢喜乐曲知忧。
千年音韵何其美,吟咏高歌万载秋。
鉴史(平水韵)
鉴史为师明不足,慎思方悟古今同。
千秋万载谁曾见,只在丹书笔墨中。
满庭芳·书(词林正韵)
墨染芳华,笔挥佳句,尽收文脉流芳。
潇潇夜雨,临魏晋隋唐。
无数名篇佳帖,徒留得、潇洒锋芒。
更寻味,方圆神韵,绘出梦悠长。
正柔肠百转,风流浩荡,谈笑徜徉。
最难忘,兰亭温酒先尝。
此意与君同诉,笔中味、了却韶光。
云笺趣,帖前求索,对影写疏狂。
正宫·塞鸿秋画
山含雅韵丹花路,
水随幽影和风渡。
云携丽日韶光误,
岚浮沃野征鸿去。
虫鱼纸上娱,
花鸟心间驻。
无言大美同君诉。
7
作者:李延玲
画梅(孤雁格)
学画梅花昼掩门,不知疲倦度朝昏。
意传松影三分骨,韵借霜颜一缕魂。
拙笔脂匀妆玉面,老干锋劲写龙痕。
梦中涂抹痴人醉,纸上丹青恐未真。
学国画(中华新韵)
其一
颜料生宣笔墨全,涂鸦作画也疯癫。
几张紫翠春能语,一纸丹青夜不眠。
毫运点划相称易,干湿浓淡自如难。
红尘天外浮云去,斗室耕耘学少年。
其二
挥毫涂抹趣无穷,草木山川入画中。
松劲皑皑观雪色,梅幽寂寂报春红。
横斜竹影清心净,浅淡荷花禅意融。
学艺轻抛身外事,胸间块垒早成空。
西江月·闲情(钦定词谱柳永体)
几片绿茶翻转,
一张宣纸铺开。
兼毫大小笔成排,
颜料生辉七彩。
万丈红尘抛却,
点梅画竹悠哉。
闲云舒卷任风裁,
琐事都关窗外。
8
作者:王见贤
赞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平水韵)
勤耕廿载韵清幽,齐鲁明珠赖众俦。
研史情牵帘外月,行文灯亮柳边楼。
龙飞凤舞右军继,墨泼笔皴金垒求。
风雅鸿儒凭自信,冰心一片写春秋。
注:“右军”指王羲之。“金垒”指徐渭。
9
作者:李利坤
文(平水韵)
天下文章传不绝,风流千载有谁知。
江湖满目空搔首,岁月惊心只赋诗。
万里关河双短鬓,百年身世几残棋。
何时得遂归田去,共醉东篱菊未迟。
史(平水韵)
千百年来事渺茫,江山如此亦堪伤。
英雄已逐东流去,父老犹传北斗旁。
天下几人能识汉,古今何处可称唐。
兴亡多少同时恨,只有西风慰夕阳。
书(平水韵)
翰墨纵横呈万象,寸心波浪涌鲸鱼。
风云变幻真难测,天地包含岂易除。
腕底英雄归草莽,笔头珍品尽丘墟。
何人得似王书圣,写出江山意有余。
画(平水韵)
案头山水不难求,壁上江南最胜游。
风送落花春欲暮,雨生芳草日初收。
云开远岫千重出,天阔晴霞一抹浮。
何处渔郎歌古调,扁舟荡漾荻湾头。
10
作者:唐秀玲
贺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平水韵)
廿载耕耘睿智藏,传承国粹不寻常。
诗篇吟得三分雅,笔墨拈来一脉香。
淡看尘烟情浩荡,笑谈风雨韵铿锵。
初心不忘前程远,大美情怀续彩章。
浣溪沙·风雅齐鲁(词林正韵)
翰墨丹青雅意酬,
书山艺海任遨游。
诗心浩荡足风流。
点缀诗坛光闪闪,
弘扬国粹韵悠悠。
人文厚重誉神州。
鹧鸪天·
咏齐鲁文化(词林正韵)
独领风骚雅韵浓,
试看吟帜舞长空。
唐风宋雨心头荡,
画意诗情笔下融。
扬正气,树新风,
高歌一曲响苍穹。
传承国粹豪情展,
铸就辉煌耀彩虹。
三等奖获奖作品
1
作者:马金玉
风雅齐鲁(平水韵)
优遊齐鲁地,宛若访奇闻。
孔孟传经典,河山接碧云。
百工推墨子,贤士有田文。
美酒同谁饮?二安已半醺。
清平乐·风雅齐鲁(词林正韵)
四时如画,
尽在人前挂。
历史千年曾称霸,
齐鲁名闻天下。
曼妙景致谁书?
仲尼门里鸿儒。
写下文章不计,
犹如沧海明珠。
风雅齐鲁(古风)
(以“文史书画、风雅齐鲁”为韵)
自古齐鲁多贤士,灵山秀水蕴奇文。
滚滚黄河风舞棹,巍巍泰山岭拿云。
鱼书雁字劳谢女,榜甲魁元馈儒君。
伤春悲秋泪涟涟,吟风弄月醉醺醺。
客问文源何处是,可知圣人孔夫子。
开创千年儒家风,尽现诗经无邪史。
一部诗经代代传,至情至真至善美。
叹此大千十万绪,心有波澜无休止。
望里青山绵天际,渌水婉转绕乡居。
桃红李白东风嫁,江南塞北雁字书。
好山好水看不足,安得贤良叹如如。
二安故里星光耀,词田种玉谁荷锄?
九州云气牵衣袂,好山好水一幅画。
大兴文旅诗与酒,何幸齐鲁多豪迈。
如许风光当自珍,岁稔民丰心头挂。
今朝巨变满城乡,楼台掩映媲仙界。
2
作者:于春水
齐鲁吟(中华通韵)
齐鲁风云海岱间,山雄水浩圣人贤。
春秋史册治天下,笔墨文心铸铁肩。
朗朗书声听万里,悠悠画意染千川。
星桥寻道溯源去,情系家国肝胆悬。
3
作者:张荣才
沁园春·安阳怀古(词林正韵)
七朝京都,千载安阳,龙飞凤翔。
望冀幽北接,帝丘(1)水碧;
彰洹(2)东去,太行云苍。
甲骨连宗,司母戊鼎,殷遗文明惊八方。
群星灿,数英雄人物,源远流长。
万年风雨沧桑,人间換、业兴胜禹汤。
论极仪象卦(3),尚余漏算;
曹齐魏燕,稍逊华章。
一道天河,红旗渠出,水上长城摇碧光。
阅今古,数人间奇迹,举世无双。
注(1):【帝丘】即今濮阳市,古称帝丘、开州。濮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颛顼遗都、帝舜故里”之称,被中国古都学会命名为“中华帝都”。
注(2)漳洹:即漳河、洹河。洹河古称洹水,是安阳人民的母亲河。
注(3)【极仪相卦】即周易 四纲:极:太极,仪:两仪、象:四象、卦:八卦。即泰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注(4):【魏齐曹燕】安阳为七朝古都,指商朝、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词中为使三魏稍做区隔,沿用史称,以曹代魏。
水调歌头·安阳古城吊古感怀(词林正韵)
邺城(1)千秋史,自古帝王京。
七朝风雨,殷墟文字响雷声。
西伯拘推周易,鹏举精忠报国,吕览一时兴。
建安七贤在,妇好义请缨。
红旗渠,小南海、太行青。
重峦叠翠,天嶂西耸做屏风。
扁担(2)万重山水,旗卷两堤风雪,大爱从无声。
一部安阳史,灿若滿天星。
注(1)【邺城】现安阳市,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河南省辖地级市,古称殷、邺城、相城、彰德府等。
注(2):【扁担】上世纪40年代中期,太行山区石板岩供销合作社人靠一根扁担起家,从革命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一根扁担不离肩,勇挑重担,爬高山,翻峽谷,走村串乡,为山区人民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架起了联接城乡、沟通党群关系的桥梁,并在实践中创造出“扁担精神”。
水调歌头·大哉乾道(词林正韵)
两仪生四象,南北织西东。
大哉乾道,相生相克律相通。
预断风云变幻,遥识兴衰起落,推背重玄功。
太极阴阳布,八卦化无穷。
天对地,损对益,电同风。
顺时而为,世事皆在变迁中。
谁道浮生风雨,谩说流年气象,序行四时风。
周易三千载,羑里脉寻宗。
4
作者:朱醴
曲阜孔庙(古风)
名高齐鲁万世扬,千年圣地见辉煌。
阙里至圣先师庙,耶路撒冷在东方。
曲阜三孔此为最,孔子故里圣人乡。
建筑孤例成遗产,故宫蓝本引思量。
泰山崩颓哲人去,衣车琴剑归庙堂。
高祖崇圣有诏敕,独尊儒术正朝纲。
先师尼父文帝号,玄宗又封文宣王。
太宗颁诏兴土木,遂见殿宇复盛昌。
缭垣云矗淹日月,但见飞檐羽翼张。
一变维新换旧样,又观复殿接回廊。
章宗钦赐琉璃瓦,檐柱石龙腾云翔。
明清雷火频遭难,屡次重修焕荣光。
金声玉振皆绝响,壁立万仞出宫墙。
棂星门上辉牛斗,圣时门内凝风霜。
弘道门中开觉路,大中门外引凤凰。
同文门下苔痕古,奎文阁上足清凉。
十三御碑亭错落,大圣门边启学航。
大成门前常列队,钟鼓沉沉久相望。
当年犹在手植桧,至今依然传芬芳。
杏坛讲学施雨露,大成殿外云苍苍。
佾舞韶乐动天地,干戚羽籥尽儿郎。
盛典岁时恒告敬,俎豆春秋祀烝尝。
寝殿巍峨出云外,圣迹殿头生苍茫。
崇圣门过清辉遍,诗礼堂开皆华章。
故井波澜照云影,鲁壁古文宿愿偿。
崇圣祠内拜先祖,家庙香火未能忘。
启圣门开兴大道,金丝堂过有新妆。
启圣王殿通今古,庙貌肃穆动八荒。
信有神灵护持久,终见此地存圭璋。
圣迹历历千秋在,万世永护国安康。
5
作者:秦雪梅
藏头诗(中华新韵)
文中自有好河山,史载春风又一年。
书蘸飞花江畔水,画了天上画人间。
6
作者:任家潮
题文史书画(平水韵)
文化传承国粹扬,文明久远蕴沧桑。
史之为鉴民犹贵,史自铭心贤乃彰。
书可怡情茅斋雅,书能养性墨花香。
画中有景诗难绘,画里融诗景亦芳。
7
作者:郭传刚
一七令·文(中华通韵)
文。
美妙,绝伦。
篇幅短,构思新。
传颂千古,治愈世人。
快读觉意浅,细品叹情深。
贵在自然生动,美于质朴求真。
字里行间藏力量,只言片语显精神。
一七令·史(中华通韵)
史。
论今,谈古。
辨是非,明道理。
过往佳话,来回叙议。
上下五千年,横贯八万里。
浓缩智慧精粹,传递人文故事。
钩沉岁月叹奇闻,倾刻历轮咏秘密。
一七令·书(中华通韵)
书。
国粹,明珠。
藏意境,显沉浮。
神韵灵动,雄秀独出。
续千年魅力,展万代宏图。
静赏便能养性,勤习方可脱俗。
自称名家乱象盛,公认大师世纪孤。
一七令·画(中华通韵)
画。
墨香,风雅。
绘春秋,描冬夏。
日月山水,人田鹿马。
半尺可万金,一幅能无价。
留存瞬间优美,传颂千年乐话。
丹青浓韵醉星辰,飞笔绽香沁宇厦。
8
作者:孙运才
文史吟(平水韵)
文传一脉养精神,史鉴兴亡醒世人。
书里读来终觉浅,画成风骨始天真。
学诗有感(平水韵)
意绪有时深锁眉,未成章句已先痴。
笔端春色浮云上,梦里行程接水湄。
心静堪为三径约,身闲好拾一囊诗。
人情世俗皆参破,写到平常即是奇。
9
作者:魏吉良
齐鲁风雅情(平水韵)
文星耀齐鲁,史海漫钩沉。
书韵千秋绕,画魂万载寻。
山川凝雅意,岁月蕴儒音。
齐鲁风华盛,诗心共赏吟。
齐鲁风雅颂(平水韵)
文光齐鲁灿,史迹韵悠长。
书墨传心意,画屏溢彩光。
风舒诗意远,雅聚赋情扬。
齐鲁多才俊,千秋翰墨香。
风雅齐鲁吟(中华通韵)
文藻缤纷齐鲁地,史篇浩瀚蕴情长。
书斋静逸诗心醉,画境空灵墨韵扬。
风抚林泉添意趣,雅凝庭院溢辉光。
千年齐鲁钟灵秀,华夏文明此续章。
10
作者:刘士德
赞风雅齐鲁(中华通韵)
文心齐鲁盛,史海觅遗踪。
书阁凝香墨,画屏展丽容。
先贤留雅韵,后辈继儒风。
齐鲁千秋景,诗成意万重。
浣溪沙·风雅齐鲁(词林正韵)
文墨飘香齐鲁间,
史章铭记岁华绵。
书斋静对画屏前。
雅韵千秋情未改,
风流万世意相连,
吟笺赋笔颂时贤。
11
作者:邓刚
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平水韵)
齐鲁融情雨露滋,结来硕果又开枝。
风云犹握八叉手,才兴同高七步诗。
寄慨书成天地朗,传神绘就水山奇。
莲香一瓣悠然境,无意于佳乃妙之。
12
作者:贾来天
贺新郎·为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二十周年贺(词林正韵)
旗展文坛阔。
聚高贤、史文书画,壮根添叶。
心血浇田知多少?只晓芳菲蓬勃。
促进了、流传通达。
更溢诗香香华夏,
乐交融、引领风骚阕。
功廿载,赞难绝。
瓶装韵酒尤清澈。
饮豪情、会坛踊跃,美篇频发。
文化繁荣多自信,何况地灵人杰。
笔紧系、黎民冷热,
歌向春天为主调,
扎根深、筑梦翻新页。
齐迈步,再超越!
夺锦标·临淄赞(词林正韵)
五霸头牌,七雄争冠,自古都城之首。
桓管图强奋起,孔子闻韶,何方还有?
数遗坑殉马,比秦俑、窀穸犹久。
几千年、淄水情深,尚忆当年雄赳!
萧瑟秋风依旧。
换了人间,山水城原如绣。
一派生机勃勃,市井和谐,粮仓丰厚。
见高新产业,正腾飞、岂甘人后?
树旌旗、戮力同心,试看明天成就!
贺新郎·游唐岛湾忆宋金之战(词林正韵)
水涌胶西阔。
绍兴间、宋金海战,骤然开杀。
强势金军分四路,欲把临安吞灭。
赞李宝、奇兵突发。
举火猛攻金战舰,敌军亡、敌舰全沉殁。
金恐惧,宋仇雪。
将军火战开新页。
少胜多、相差廿倍,火焚贼血。
原是岳家军战将,壮志凌云难遏。
令敌首、慌然悲切。
磅礴雄风留战史,振河川、号角葵丘别。
当奋翼,浩天夺!
(后几句摘自李宝之诗句)
望海潮·齐国旧地游咏(词林正韵)
淄河怀抱,齐人旧地,英姿自古豪奢。
姜尚钓钩,齐桓霸业,闻韶夫子堪夸。
原野灿云霞。
旅游觅文脉,一树多葩。
千载春秋,乌河遥抱夕阳斜。
山川表里清佳。
有粮棉矿产,麦果香花。
科技百强,乡村振兴,“标杆”榜样飞车。
绿意向天涯。
带起全盘活,璀璨难遮。
今日传承逐梦,葳蕤绽新芽!
13
作者:刘磊
论文史书画四首(中华新韵)
其一
文似平生顺气丹,莫论世事且加餐。
半卷韩非才助睡,一晌黑甜似神仙。
其二
汉书佐酒杯频倾,血雨腥风莫漫评。
不如吹笛三弄后,问讯梅花不畏冰。
其三
翰海翻沉无数春,临仿废笔冢中存。
梦断酒醒墨瀋尽,惟余冰片一点痕。
其四
广厦高堂张画纷,工笔细描逼近真。
徒俱面貌略相似,究竟几人能入神?
14
作者:任刚
题友人《牡丹图》(平水韵)
夜雨随风又一场,入秋何处满庭芳。
黄蜂斜绕琼枝舞,粉蝶双飞玉蕊藏。
都说花开呈富贵,怎知冬尽阅寒凉。
谁裁阆苑仙葩出,素手描来国色香。
题《喜鹊登梅图》(平水韵)
疏香灵鹊两相逢,跃上枝头画意融。
梦里仍期飞雪白,庭前对坐赏梅红。
闲听鸟唱藩篱外,漫抚琴鸣阆苑中。
喜事临门会须饮,凭栏小酌待春风。
题《虫菊图》(平水韵)
九月菊妍新蕊黄,漫山红叶衬孤芳。
归鸿列阵穿云过,促织挥镰觅食忙。
自苦伶仃声渐悄,谁吟萧瑟夜犹凉。
秋虫寿享无多日,也趁天晴沐暖阳。
题《玉兰图》(平水韵)
几树玉兰初吐华,轻挥素手焕烟霞。
方开笑靥黄金蕊,半掩娇颜锦绣葩。
冷艳逍遥争一季,芬芳馥郁入千家。
仙姿绝美无双客,看我临风漫舞纱。
15
作者:孙金山
白鹿洞书院(平水韵)
五老峰前白鹿栖,一方净土凤鸾啼。
文章载道传青史,松竹成阴掩碧溪。
雅室书香留客住,庐山画境使人迷。
千秋贤士高名在,犹见诗篇壁上题。
菩萨蛮·读史(词林正韵)
世间几度乾坤乱,
江山永享谁如愿。
千古帝王名,
从秦数到清。
人人求不老,
尽作陵头草。
对此叹悠悠,
纷争何未休!
西江月·写意画(词林正韵)
纸上飞腾云气,
笔间舞动龙蛇。
折钗屋漏与划沙,
任我随心挥洒。
皴出高山流水,
渲开墨叶红花。
性情所至易为佳,
师法自然造化。
注:折钗屋漏与划沙,指“折钗股”“屋漏痕”“锥划沙”。
16
作者:刘义志
风雅泉脉(平水韵)
文脉泉香不染尘,轻风流响自撩人。
史班笔上寻瑶草,烟雨壶中点绛唇。
书我三千齐鲁韵,携君万仞岱宗春。
画廊锦绣诗心阔,踏梦登云景更新。
注:“司马迁和班超并称“史班”。
17
作者:边树本
齐史有感(中华通韵)
桓管霸业震古今,稷下诸子励来人。
一匡周室尊王权,九合群雄顺民心。
牛山巍巍千古秀,淄水粼粼万古春。
一部齐史多少事,无数英雄乱纷纷。
东夷史歌
混沌未开天地乱,盘古一斧天地判。
伏羲画卦变龟筮,神农尝草寻医验。
涿鹿之野兵气浓 ,炎黄聚众来大战。
问鼎大地山河谁做主?铜头铁额食沙蚩尤苦。
风后雨师助炎帝,雾霾风沙卷地天日无。
魃自天宫驱旱魔,指南车带军出迷途。
炎帝不胜怒气鼓,头触不周山崩扑。地维断绝东南隅。
尧帝之时十日出,东夷后弈射九乌。
封豕长蛇为民害,凿齿鹰隼乱世界。
靖扫妖氛海内清,舜耕历山泽樵渔。陶精渔让民风朴。
夏水襄陵漶漫苦百姓,大禹荷锸遍中土。
冒雨冲风胫不毛,三过家门不驻足。
开定九州疏九河,荡荡乾坤神州万民乐桑农。
商纣无道嗜荒淫,酒池肉林宠妖女。
四海黎庶不聊生,八百诸侯孟津集兵伍。
太公率师佐武王,吊民伐罪展宏图。
楯折为三风雨骤,孟津渡舟跃白鱼。
牧野洋洋檀车耀亮,金戈铁马奋鹰扬。
殷军阵前多倒戈,纣王自焚鹿台亡。
武王承绪改大统,顺天应人靖海疆。
大周定鼎封功臣,首封初封姜太公。
东夷齐地有营丘,以屏藩疆辅西周。
齐地泻卤人民寡,墨面蒿莱虫蛇多。
太公举贤尚功定国策,因俗简礼治齐国。
鱼盐农桑利八方。冶铁工商兴家邦。
重本通末建国本,平叛安周征四方。
五侯九伯服王师,四海普天属周疆。
大齐泱泱立华夏,顺天应人谁作主?
六世胡公徙薄姑,七世献公复故都。
桓公春秋霸业称第一,宣闵战国七雄著。
国祚绵绵八百载,一遭暴秦奸计成旧墟。
共城王建松柏叹:用人不贤有也无?
历史长河滚滚去不返,八百载兴衰荣辱亦不过小插曲。
齐始祖姜太公祭赞
煌煌太公,大齐冢宗,
功高泰岳,德配苍穹。
太公之望,尚父以名。
阴权本谋,军祖兵圣。
六韬三略,阴符之经。
初为周师,鹰扬纵横,
朝歌倾商,孟津合兵,
吊民伐罪,殷灭周兴。
封齐建国,平叛东征。
二度安周,翦灭三凶。
兴齐创业,改革经营,
因俗简礼,尊贤上功。
招贤纳士,荟萃群英。
夙夜惟勤,不矜细行,
允迪兹志,上下克恭。
变革缛节,改除繁刑。
利便鱼盐,益通商工。
创建国本,肇始兴隆,
家给人足,本固邦宁。
海内名都,谁与争雄?
国祚绵延,八百余冬,
泽被后世,福荫众生。
名垂竹帛,誉驰丹青,
妇孺传绩,童叟颂功。
降而当今,故都再兴,
改革开放,经济腾升,
商工农贸,繁荣稳定。
高楼林立,公路纵横,
交通发达,百业兴隆。
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牛山仍翠,淄水又清。
安居乐业,民享太平。
追源报本,祖德宗功。
祭我始祖,黎庶乐从。
敬我先祖,煌煌太公,
线香五谷,太牢三牲。
伏惟尚飨,后世之衷!
管子祭赞
淄水清清,牛山巍巍,
管子丰功,如山如水。
大哉管子,名播青史,
一匡九合,相业第一。
甫昔少年,战乱频仍,
严父早逝,母子相依。
自幼聪颖,胸怀大志,
习文练武,不遗余力。
及长从商,时运未济,
贩盐贸布,奔波盈利。
分银多取,鲍叔不计,
战场三北,为孝母慈。
管鲍之交,情满天地。
入齐为官,姜纠之师。
僖公即位,祸心杀弟,
子纠小白,携傅逃离。
分赴鲁莒,以避荼毒,
管仲鲍叔,各保其主。
无知篡位,不久被杀,
公子争位,纷纷返国。
管仲射箭,小白诈死,
衣带中钩,齐桓登基。
鲍叔荐贤,桓公称奇,
一箭之仇,泯不再计。
登台拜相,尊为仲父,
安邦定齐,大展宏图。
尊贤尚功,三选录能,
寄军于政,全民皆兵。
三本四固,量能授官,
四民分业,各攻其专。
生产发达,科技领先,
盐铁官营,广聚财源。
林渔设限,林茂鱼繁。
尊王攘夷,伐戎救燕,
讨狄助弱,邢卫忘迁。
九合一匡,霸业兴焉。
君奢亦奢,三归有家,
代君隐过,伟功不夸。
昭昭日月,天地光华,
哲人其萎,山河喑哑。
巍巍牛山,浩浩淄水,
三齐大地,永享福祉。
至圣孔子,赞誉有加,
仁者如之,谁当此夸。
光耀史册,福泽后世,
大哉管子,德配天地。
享誉世界,国家永祀,
伏惟尚飨,酹酒以酾。
18
作者:侯国玺
诉衷情·题红楼梦书(词林正韵)
鸾笺留鹤语消绝,游园颤音初。
云燕对,对喧飞,雏凤话龙驹。
挟款驾长鲸,绛珠无。
诗花瑶草宴潇湘,梦何殊。
渡江云·题怀素书蕉(词林正韵)
蕉书堪几载,梅英点壁,瘦墨且腾蛟。
或听狂僧客,佛镜狮嗥,肆意往歆瑶。
金须麟角,醉三时、鹤绕凉霄。
兴未然、复痴绳矩,眉锁紧轻袍。
贪聊。
虬髯当笔,散发抛怀,赤眼作筇糙。
此雄杰、绝湿青衲,凌乱心飘。
秋毫茧纸驰骋过,旋律尽、诗逸经弢。
倏有悟,神清妙数潇潇。
苏幕遮·冬晨喫茶有画(词林正韵)
鲤巡缸,栾鹊闪。
曦线鄰楼,茶热霜红泛。
墨影皴山蒸紫砚。
枯瘦仙家,经略痴人念。
走梅岭,悬峨观。
远瀑环梯,且看风云变。
老榭长竹添鹤苑。
茅店社林,炉鼎檀芳羡。
19
作者:吴春喜
赓续文脉展新篇(平水韵)
其一
文海泛舟寻雅趣,史山漫步觅高贤。
书斋静坐听风雨,画阁闲居赏月圆。
笔舞龙蛇惊四座,墨飞凤藻动山川。
文章锦绣流芳远,史册丹青照世间。
其二
继承先贤扬正气,开拓创新谱华篇。
传统精华融现代,文明薪火永相传。
展望未来心澎湃,承前启后志更坚。
赓续文脉千秋业,共谱华章万古延。
文脉赓续(平水韵)
其一
赓续文脉耀乾坤,活化传统启后昆。
观照现实求真理,走向未来步新程。
文心独运开生面,史笔纵横绘古今。
书香满室传千古,画意盈堂映日新。
其二
书斋静坐听风雨,笔走龙蛇绘心声。
琴棋书画皆入韵,诗词歌赋尽含情。
画阁闲居赏白云,山水花鸟映心灵。
丹青妙笔绘华彩,翰墨飘香满画屏。
20
作者:刘庆波
读红偶咏(平水韵)
遗石谁曾记大荒,生前身后隔茫茫。
朱楼富贵真如梦,好了一歌闻断肠。
门前画荷并拟七绝(平水韵)
曲栏独倚小亭空,绿盖重重數点红。
忙里能消闲几日,翠禽时唱野蒲中。
重过趵突泉次子昂韵(平水韵)
亭上尘埃半点无,流泉飞洒一倾壶。
冰轮奋涌湍何急,浮藻参差思不枯。
来鹤虚名余胜概,观澜有术溅晴湖。
他年杖履乘清兴,王屋寻源迹恐孤。
组委会名单
主任
张树新
主任委员
张本友 郭震 郭执铨 牛洪涛
王 鹏
委员
刘潜坤 胥利剑 赵 迪 孟庆泉
路立军 杨淑涵 高天翊
风雅齐鲁”诗词大赛
评委名单
丁再献
中国骨刻文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
中国东夷文化研究会会长
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
孙春亭
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顾问
济南诗词学会顾问
济南诗词学会散曲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
李九香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理事
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雅阁诗刊》主编
张树新
中国职工书协理事
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会长
济南市青年书协名誉主席
翟红卫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北京金融作协副主席
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
王奇嵩
中国书协会员
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
王庆利
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
山东省宁阳县教育书协主席
泰山学院艺术学院特聘教授
范秋晗
中国书协会员
中国书法媒体联谊会理事
北京书协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委员
附:
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前身是山东省省直机关美术书法家协会,成立于1998年1月,2004年更名为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8月20日召开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主管部门为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年来,研究会一直致力于坚持人文传统和弘扬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继承古代文化遗产,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积极贡献力量。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