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奧运史》
(八)
1.新兴力量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使国际奥委会认识到:第三世界的力量正在冲破西方垄断的体坛。中国作为第三世界的重要一员,是根本封杀不了的,没有占世界人口四之一的中国参加,奥林匹克大家庭也是不完整的。这种认识,日积月累,为最终接纳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但是,自1966年起,中国进入了特殊时期,体育界被诬为中国“修正主义独立王国”,整个体育系统陷入崩溃状态。自此,中国运动员就再也没有参与任何国际比赛了。这些年,除倪志钦在跳高项目上跳出了2.29米、打破世界纪录外,其他的就乏善可陈了。
中国自1956年为捍卫一个中国的原则退出第十六届澳大利亚墨尔本奥运会后,1960年的第十七届意大利罗马奥运会、1964年的第十八届日本东京奥运会、1968年的第十九届墨西哥城奥运会、1972年的第二十届德国慕尼黑奥运会、1976年第二十一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1980年的第二十二届莫斯科奥运会,中国都没有组织体育代表团参赛。
3.在那特殊的时期,国家体委的机关干部大多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干校地点位于山西省长冶市下面一个叫屯留的地方。他们日出而耕,日落而息,一个个当起了田舍翁。
一天,当周恩来总理了解到国家体委的军管会主任赵正洪,一直没有去过屯留“五七干校”,发火说:你忘了他们了!我看把你的军装扒了,你就会关心他们了!直到1972年,在周总理关心下,下放屯留的体委干部才陆陆续续返回北京岗位。
你可能想不到,三届乒乓球世界冠军庄则栋也曾下放屯留好几年。好在屯留有个小型机场,机库里放有一张不太标准的乒乓球桌,场地条件十分寒酸,四周的隔板都是用玉米秸杆扎成的。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等人,劳动之余时不时地打上几板,所以功夫倒没搁下多少。
4.1971年,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举办。日本乒协会长后藤钾二先生,一心想把这次比赛办成真正的世界大赛。他知道,中国是乒乓球王国的多年霸主,这次世乒赛如果没有中国参加,那必将减色不少。于是,排除各种干扰,向中国发出了邀请。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已有八年没有参与国际比赛了,这次名古屋之战是去还是不去?周总理考虑后认为应组队参加。报告送到毛泽东处,毛主席也赞同总理意见,批示“照办",并附上一句:“我队应去,要一不怕苦,二不死”。
于是,男女乒乓球队组队出发了。在进行男子团体冠亚军争夺赛时,庄则栋虽归隐数年,但宝刀不老,仍是世界乒坛的“大哥大",战胜了上届世界冠军、本届头号种子选手日本名将伊藤繁雄。一时间,庄则栋成了新闻人物、传奇英雄。
5.此时的美国,也正在关注着名古屋。美国针对美苏争霸的战略考量,准备拉中国以抗苏俄。
此时的中国,也正面临中苏边境苏军陈兵百万的压力,苏联对中国虎视眈眈。为此,毛泽东主席要周总理委托总参情报部付部长熊向辉牵头,召集叶剑英、陈毅、聂荣臻和徐向前四位老帅共商国际形势,得出了“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中国应从中美对峙中主动脱出,利用美苏矛盾对付威胁最大的苏联”的结论。
既然中美双方都有各自的战略需要,于是借着第31届世乒赛的机会各自向对方发出了信号。比赛期间,美国代表团团长斯廷霍文数次有意靠近中国代表宋和,希望中国能邀请美国乒乓球选手访华。
宋中认识到,让美国人访华可不是一件小事,自己无权回复,于是一封电报打回国内请示。情况一直报告到周总理、毛主席那里。最高领导层结合中美关系冰封数十年的现状和严竣的国际形势,几天来处于反复权衡考量之中。
说来也巧,一天中国运动员正要开车前往比赛场,刚要关门启动,突然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科恩冒冒失失走了上来,原来是上错了车。科恩一看到滿车的中国人,顿感手足无措。车里的气氛也瞬间变得紧张起来,要知道当时的中美关系是互相为敌,谈虎色变,人人避之不及。坐在后排的庄则栋见状,起身走到科恩旁边,得体地说:中美两国人民是友好的,我代表中国人民欢迎你上车!并从随身携带的挎包里,取出一块绣有黄山风景的杭州织锦送给科恩。科恩爱宠若惊,高高地举起织锦,旁边的记者敏捷地按下了闪光灯。第二天,这亇镜头上了不少报纸的头条。两天后,科恩又找到庄则栋,回赠了一件短袖运动衣,又引得大批记者采访,作了许多妙笔生花的报道。
国内,毛泽东主席在《大内参》上也看到这一消息,毛主席看得津津有味,一边翻阅,一边展开了难得的笑容。
作为最杰出的政治家,具有超一流政治敏感性的毛泽东,对是否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原在踌躇再三之中,但现在已清楚地意识到了中美关系已到了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此时发出乒乓球队访华,就是最及时、最妥当的外交方式。于是在4月6日深亱近12点时,尽管毛泽东已吃过安眠药准备休息了,但他还是拍了板,叫工作人员马上通知国家体委,向美国乒乓球队发出访华邀请。
第二天上午,世乒赛已经结束,美国队已打算打道回府。宋中急急忙忙赶到美国队下榻的饭店,拦住正要出门的美国乒协国际部主任哈里森,以口头的方式邀请他们访华。哈里森一惊,他简直不敢相信,原来望眼欲穿却一直没有声息的访华要求,突然间幸福就紧急降临了。
美国总统尼克松获悉这一消息,当即批准接受邀请,并连亱召集罗杰斯和基辛格商议,共同意识到,北京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绝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情,而是一亇中美外交的新开端。作为回应,尼克松于4月16日向外界发出一个信息:美国将在不久的将来,与中国结束与世隔绝的状态。
小球转动了大球,中美两国互相关闭多年的大门终于打开了。同年10月,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席位。由此不难预见,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国际大家庭,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2024.08.04于金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