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417》「飘舞的剑」(6463辑)

晨间寄语
下雨了,借着在公交车站避雨等车的当口,一位手拿渔网的老者自言自语道:“年成不好啊,钓不着鱼。”我好奇,主动搭腔:“有这种说法吗?”他说:“当然有,而且事实证明如此”。这是我昨日出行时的一遇,也尝试了个中,人对事物有怨的看法。
老者说,河坎边、池塘边、水库周围,到处都是钓鱼的人,年轻人在钓,七八十岁的人在钓,钓的人多,钓着鱼的人少。他说以前一天能钓几十斤,现在几天也不过钓几条。凭他那身装具和渔杆的数,感觉得出,他不仅钓来吃,还钓来卖,一句“一天能钓几十斤”,那是他收获颇丰的时候。河鱼价格不菲,人们都知道,市场上大都是人工喂养,而野生鱼往往会多出好几元钱。有人专事捕捞野生鱼,成为一分工作或职业。
我在农村派出所工作时,那里有一条横贯东西方向的河流,在境内绵延十多公里,在离乡政府不太远的河边上,住着一户人家,老乡们说:“最穷不过打渔子”。言下之意,那是不务正业。农村人不种庄稼,“懒汉”才去打渔卖,其实不无道理。好在只此一户,其能勉强度日。我们乡间有一种火把鱼,即是打渔人卖不完了,从背部把鱼剖开,几条小竹签把鱼撑住,弄些树枝杂草把鱼熏烤干,挂在背阴处,时有人前来购买。我带人去过他们家买鱼,真像老乡们说的那样,家徒四壁,没一样像样的家俱,甚至连坐的板凳都少有。他们很少与人来往,他们家亲戚说,那条河的鱼不多,如果拿送人了,他家就没了生计。我调离那里后,河的上游开了煤洞,河水污染得厉害,这家人就不得而知了。
山里的打渔子与外界的渔业不同,钓鱼人说钓鱼要“坐得”,一要“技术”,二要有耐烦心,三要“得闲”。就这一个“闲”字,道出不同层面的缘由。年轻人有失业待业、游手好闲有之,老年人有业余爱好或闲情雅致的…,凡此种种,那么多人在扎堆在水边,让本能多钓者两手空空,他不当着大家的面讲,在回家的路上说说,不可以吗?
至于年成是否好坏,我没有具体考让,但是那位老者是这样说的,就当闲聊一回吧[OK][咖啡]!
新的一天,早安!
2024.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