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情》
作者:武稳祥
编辑:诗词中国
都市头条,发现精彩,传播正能量
师生情
作者:武稳祥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昨午,(2019、3、5、)我正在给鸿波的诗歌写留言。猛听到电话响,是个生号。“谁呀?”“我是王沛霖,专门来找你,已经到你家了。”“哎呀!是王老师。”真是喜从天降,我赶紧迎进门来。王老师神态矍铄,耳聪目明,背不驼腰不弯,完全不象是个86岁的老人。我赶忙上前,二人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好久好久,就一同进了屋内。
王沛霖,我鲍陂村南十几里的南章曲村人。是我在本村上小学时的老师。当年(1966)我六年级共有男女学生130多人,分为甲乙丙三个班。我在甲班,他是丙班的班主任。虽然没在一个班,但他对学习优秀的学生也非常器重,我对他的学识渊博 平易近人也极为敬重。有时碰见 我们也很谈得来,互相都有信任感 亲切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66年至今有50多年了,自从离校 再也没见过面了。按常理,都是学生拜会老师。在多年前 我和秀春、吉祥、博利等几个相好的同窗好友,也曾说过 应去看看王老师。(他几个都是丙班的)但由于身体欠佳、诸事繁杂等原因 从未成行。现秀春 博利均已作古,我又多病,也就只好罢了。
今天,耄耋之年的王老师亲自登门探望学生,蓬荜生辉!我简直都是受宠若惊 心花怒放了。师生相逢,亲切之情 洋溢于表。询新忆旧,畅所欲言。其中说到:去年夏天,我堡子有一家乡党过事,正好他有一家亲戚是南章曲的。我托他给王老师捎过一本我的拙作《诗苑雅韵》。他是从书中知道了我的一些情况的。
他说,50年抗美援朝时 他当志愿军上过战场。以后当教师育人。另外 自修学习中医,多年刻苦 并颇有建树。主攻治疗良恶两性肿瘤,成果显著!全国各地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并在联合国世界医学会议上得过奖,我听了半信半疑。他从提兜拿出一个小相册,里边囊括了许多照片。大概浏览后,不由我不相信他的所说。
我让别人给我俩照了张合影。又从相册上选择了几张而翻拍,请大家欣赏。其中有他一张单人照背面是印度洋。有一张是2006年在斯里兰卡召开的“联合国世界医学会议” 上荣获的奖状。英文字母我不认识,他说中文是: “为人类医学作出重大贡献奖。”另一张是三人合影,中间持奖牌的是他本人,左边戴红帽的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人,右边是国际交流医科大学校长。还有一张双手捧花的是美国女医学博士和他的合影。
他的两儿两女都在美国等地工作学习,他老两口现在郭杜居住。生活美满 心情舒畅。难怪老师比学生还显年轻呢!他知晓我车祸后腿不方便,特意给我带来两包他培制的中草药面让我洗脚。并给我把脉开方,效果如何,以后方知。
喜气洋溢,宾主同乐。举杯祝愿,友谊长青!我赠他一本我的新作《春暖京华》,前几天我侄女淑敏等从紫阳送我的装潢精美的普洱茶转送与他。依依惜别,我因气喘 妻送他到906汽车站。傍晚,打电话问他、已平安到家。
——2019、3、6、晚
《再续师生情》
我们中华民族一年最隆重热闹的节日,自然就是首推“春节”了。在我们长安地区的“过会”,(也叫忙罢会)当之无愧的就名列第二了。各村各有各村的固定日子(多为农历单日),届时,亲友们携带礼物,成群结队,欢聚一堂。论长道短,说新叙旧,把酒言欢,喜气洋溢,共享太平。
我鲍陂村的东堡子 原有一个‘马王庙’,是七月十五的庙会。也就是我村的‘过会’之日。由于其时天气太热、菜较难买。又因相距很近、在一个行政村的小鲍陂 过会是六月二十一,五府井 过会是六月二十七,故在1988年、经上堡子的呼正贤老师提议:改在了六月二十五日‘过会’,正好在两个小村之间,大合民意、一致赞同。因而,已成定规,多年以来 大家都自觉遵行。
昨天是7、30、农历六月二十五,正是我村的“过会”之日。自从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国策以来,政宽民安、吃穿不愁,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大幅度的提高了。欢庆节日的喜悦笑容,无不呈现在每个人的脸上。在先一天都积极忙碌筹备。
儿子文超和孙子孟泽、去西安超市、回民街买回了好烟好酒、牛肉、水果、饮料等,龙平、文娟、周江绒等 都在灶房辛苦忙碌。昨午,陆续来了以李婧书记为首的十几个乡领导、以及他的许多高朋好友,大家欢聚一堂,围坐了好几个大圆桌,客气热闹,气氛热烈,不必细说。
实在没有料到,昨午 多年不见的王沛霖老师、乘坐上堡陈翠玲的顺车也来了。师生重逢、令人格外激动、倍感亲切,双手紧握良久良久,简直是蓬荜生辉喜相逢!一路来的还有甘寨村同学陈学敏,多年未见面、我们都很高兴。互相询问对方近况可好,言谈投机,气氛热烈 亲切融洽。
王老师是我村之南十几里的南章曲人,1934年生人,现年91岁。精神矍铄,腰不弯 眼不花,腿脚麻利,言谈随和,思路敏捷,从容不迫。我情不自禁的说:“王老师,你比学生我的身体好得多,我走路气喘 平时哪儿也不去。”
当年(1966),我那一级共有男女学生130多人,分为甲乙丙三个班。我在甲班,他是丙班的班主任。古曰:‘心有灵犀一点通’。虽然不在一个班,但我十分佩服他的学识渊博、平易近人,一直很尊敬他。当然他对学习优秀的学生也十分器重。
喜今相逢,随意交谈,我看到了他胸佩三枚军功章的照片,尤感兴趣,不由得就询问起了当年他当志愿军的事情。日月飞度,世事沧桑,弹指一挥间,往事如云烟。 转眼70多年过去了。
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和巨大牺牲,终于抗战胜利。又四年的解放战争,打败了蒋介石集团,把他赶到台湾去了。1949、10、1、新中国成立,在东南沿海 党中央集结了几十万部队,委任粟裕为总司令,积极准备解放台湾。不料 在此关键之际,朝鲜战争爆发,攻台计划被迫搁浅,错失了良机、十分遗憾。
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战争
以三八线为界,朝鲜半岛分为南韩国、北朝鲜两个国家。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
1950年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北朝鲜的进攻。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南韩军队驱至釜山一隅,攻克首都汉城,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大有能统一朝鲜之势。韩国的李承晚赶忙向美国求援。
1950年9月15日,以美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为总司令,以美军的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哥伦比亚、泰国、菲律宾、南非、埃塞俄比亚 共16国)在韩国西岸 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兵锋直北,越过三八线,炸毁了平壤。
逆转直下 形势十分危急,朝鲜的金日成首相急电、请求中国和苏联援助。苏联只愿出武器,守卫咽喉要道——鸭绿江大桥。我党中央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以林彪为首的一部分人认为;刚初建国 百废待兴,不同意出兵。毛主席、周总理力排众议 权衡利弊,坚决主张出兵。
并亲自点将,委任彭德怀元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兼政委,统辖邓华、韩先楚、解方、洪学智等将军,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积极备战、准备越过鸭绿江 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朝鲜气候极为寒冷,冷至零下30 - 40 度,我军许多志愿军战士是由南方紧急调来的,来不及更换棉衣御寒,有多少人被活活冻死在异国他乡,实在可歌可泣!
经过五次大的战役,浴血鏖战,英勇壮烈,以巨大的牺牲代价,终于把美军打过了三八线。最终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一带。
1951年7月10日,中国和北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 就此宣告朝战结束。
当时 王老师还不到20岁,正是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国难当头,响应号召,投笔从戎,毅然参加了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当时他所在的部队 直属中央军委,他在170团参谋处。主要任务就是绘制军用地图,以供部队首长参用。由于工作积极 认真细心,多次受到表扬,曾先后荣获三枚军功章予以表彰。这也是上级对他的成绩突出的肯定。
在2019春、86岁的他 曾独自一人前来我家,令我又惊又喜,促膝长谈,鱼水甚欢,依依惜别。后来 我觉得应把这罕见的师生情记下来,让王建西老师在‘灞水两岸平台’发表,反响还不错。
今天幸又重逢,令人尤为欣慰。在闲聊中得知;他现住斗门,老伴已故,子女们都各有工作,礼拜天回来看看他。我说:“多亏你身体好,会做饭。” 四面八方常常有人慕名前来看病,他虽年事已高 但发挥专长,来者不拒,贡献余热,堪为可敬!
他还说道:70年前的志愿军、现在健在的人 已经不多了。大概在前年 陕西电视台还专来采访过他。说他们都是‘人民的功臣’。‘八一建军节’ 前夕,他现居的斗门街道召开欢庆会,还把他的事迹制成视频、在主席台大银屏上放映,供大家观赏宣传。
一般都是学生看望拜访老师,因我身体不佳、气喘走不动,反而 高龄老师竟然两次前来学生家,令我尤为感动!吃饭时,王老师和学敏都说 刚在翠玲家吃过饭。因而都没动筷子,仅仅喝了几杯酒。
饭毕,我说 不容易见上王老师,应该就把吉祥也叫过来合个影吧。打了两次电话都没打通,我们师生三人就合了个影,以作留念。翠玲的顺车来了,时光急促,我们也不及畅谈,依依惜别。真可谓是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下午,吉祥来电话说:他在家招呼客人,手机没带在身上,刚才看到有我的未接电话。我说 本来想叫你过来,咱们和王老师合个影。他连说;那太可惜了,也空余遗憾了。
《赞王沛霖老师》
1
弹 指 花 甲 一 挥 间,
抚 今 追 昔 忆 从 前。
小 学 恩 师 王 沛 霖,
耄 耋 寿 星 又 上 原。
2
投 笔 从 戎 赴 朝 鲜,
抗 美 卫 国 献 赤 胆。
多 年 教 坛 育 桃 李,
老 当 益 壮 堪 佩 赞!
——学生 武 稳 祥
2024、7、31 - 8、1 完稿